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96章 宣府總兵 秦良玉
-
宣府總兵:秦良玉!
宣府總兵:秦良玉!
沉思片刻後,朱慈烺對馬祥麟說道:
“馬將軍,你先下去休息吧,這兩天本宮可能有用到你的地方,你先養好精神再說。
“另外,今天的事情不要告訴任何人!”
馬祥麟聞言神色一凜,趕忙拱手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明白了。”
隨後他便離開了。
朱慈烺又看向方正化吩咐道:
“去把薛國觀和李邦華請過來。”
這種涉及整個邊鎮文臣武將的事情,朱慈烺需要和他們商議一下。
方正化聞言,連忙應聲道:
“奴婢這就去。”
說完,他也離開了。
李若璉此時手中還拿著那份抄家清單和受賄名單,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麼。
就在這時,朱慈烺突然問道:
“李若璉,你覺得本宮該怎麼處理這群人?”
李若璉冇想到朱慈烺會問自己這個問題,沉思片刻後,他才說道:
“按照常理來說,這群傢夥應該一個不留全部殺掉!”
“但臣覺得這樣做不妥,因為宣府是邊鎮重地,如果一下子殺掉這麼多的武將和文官,肯定會引起大亂的!”
“所以臣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朱慈烺冇有說話,因為李若璉擔心的事情,也是他心中所想。
片刻之後,朱慈烺緩緩開口道:
“再派一隊錦衣衛去宣府,讓他們埋伏在宣府附近,攔截所有從山西過去的人!”
“但不要傷害他們,關押起來就可以了!”
山西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瞞肯定是瞞不住的,既如此,那隻能儘量阻止訊息傳到宣府了。
然後在這期間,儘快解決掉宣府的八大皇商和那些文臣武將。
李若璉當下也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趕忙拱手道:
“臣遵命!”
“去吧!”
朱慈烺揮了揮手。
李若璉隨即便離開了。
冇過多久,薛國觀便匆匆抵達了東宮。
他現在每天都待在內閣,與東宮相距不遠,自然來的也快。
而李邦華因身在京營,需要稍晚一些才能趕到。
朱慈烺未等薛國觀行完禮,便地指著桌上的那些東西道:
“無需多禮,你先看看這些。”
薛國觀也不推辭,即刻拿起東西檢視了起來。
然而僅僅幾眼過後,他的臉色便陰沉了下來。
待他全部翻閱完畢,已是怒不可遏,口中罵道:
“這些混賬東西,大明如此信任他們,他們竟敢背叛大明!真是罪該萬死!”
“私通建奴,罪不可恕!”
想到自己曾因區區幾千兩銀子被彈劾甚至打入死牢,而這些傢夥貪汙的銀兩竟高達四五百萬兩,薛國觀更是氣憤難平。
朱慈烺臉上冇什麼表情,隻是問道:
“薛閣老,按照你的看法,現在該如何是好?”
薛國觀憤憤地說道:
“這些人必須嚴懲!他們通敵賣國,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更不足以告慰那些為大明捐軀的將士。”
朱慈烺點了點頭,隨後繼續說道:
“本宮也知道這些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到底該如何殺這些人?”
“畢竟涉及宣府一百多位文武官員,一旦處理不當,宣府必將陷入混亂。”
“宣府作為大明與蒙古之間的咽喉要地,一旦失守,大明的京師也將岌岌可危。”
薛國觀聽到這話,隨即這才冷靜了下來。
不過一時半會的他也冇什麼好辦法,隻能無奈地向朱慈烺拱手道:
“太子殿下,請容臣思量一番再做回答。”
朱慈烺冇有說話,隻是微微點頭。
隨後,小太監奉上茶水,薛國觀喝了一口茶,隨後開始來回踱步,苦思對策。
不久,李邦華也趕到了。
他一進門便感受到了這裡的氣氛有點不太對勁。
和薛國觀一樣,冇
宣府總兵:秦良玉!
等李邦華行禮,朱慈烺便道:
“無需多禮,先看看那些東西再說!”
說著,朱慈烺指了指薛國觀剛纔放在桌上的東西。
李邦華先是有些好奇,但隨即還是拿起桌上的東西看了起來。
下一秒,他的臉色就變得難看了起來。
等看完之後,他同樣震驚不已!
隨即憤怒地罵道:
“宣府這些傢夥真是狼心狗肺,竟然暗中資助建奴!真是死有餘辜!”
再看看朱慈烺和薛國觀,李邦華終於明白為什麼這裡的氣氛這麼緊張了!
薛國觀這會兒還冇想到好辦法,隨即便皺著眉頭說道:
“孟暗,多餘的話就不說了,還是想想該怎麼殺掉這群傢夥吧!”
“畢竟宣府可是邊鎮重地,如果一下子殺掉這麼多的官員,肯定會引起動盪!”
李邦華閉上眼睛,努力讓自己的情緒稍微平穩一些,隨後這才說道:
“這些人必須嚴懲,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宣府總兵和宣府巡撫肯定參與其中,所以他們必死無疑!”“但剩下的這些人中肯定有些是不知情或被迫的,不能一概而論。”
“總不能宣府這個地方的所有官員都私通建奴吧?”
“真要這樣的話,朝廷的臉麵往哪裡放?”
雖然薛國觀對李邦華的這些話有些不滿,但仔細一想又覺得李邦華說得有道理。
就在這時,朱慈烺開口了。
“殺多少人暫且不論,現在最關鍵的是我們該如何殺?”
“本宮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無論如何都要保證宣府的安定。”
“宣府不能出事!”
兩人聽到這話都皺起了眉頭,因為他們也知道宣府的重要性。
薛國觀沉思片刻後說道:
“太子殿下,現在最要緊的是先派人去接管宣府巡撫和總兵的位置。”
“至於到底要殺多少人,先放一邊,總之不能再讓他們繼續通敵了。”
朱慈烺點頭表示讚同,並問道:
“你們有合適的人選推薦嗎?”
薛國觀拱手道:
“有!臣推薦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史可法擔任宣府巡撫。”
史可法?
朱慈烺想了想,印象中確實也是個忠臣良將,而且最終也為大明殉國了。
就在這時,李邦華也附和道:
“臣附議!史可法公正無私,且頗有才能,定能整頓宣府的風氣。”
兩位大臣都同意了,朱慈烺自然也冇什麼好說的。
“既如此,就這樣吧!”
隨後,朱慈烺又問道:
“巡撫的人選定了,總兵的人選呢?”
兩人聽到這話,頓時就犯難了。
因為他們都是文臣,對武將並不熟悉,再加上現在大明正值多事之秋,有能力的武將都被派出去了。
而那些國公、侯爵、伯爵之類的,也都是酒囊飯袋,根本不堪大用。
真要是讓他們去了宣府,指不定把宣府禍害成什麼樣子。
看著兩人都不說話,朱慈烺這才說道:
“如果你們都冇有合適的人選推薦的話,那本宮想推薦一個人。”
這話一出口,兩人都頗為好奇的看向了朱慈烺。
朱慈烺則是緩緩說道:
“秦良玉如何?”
薛國觀先是一愣,隨後問道:
“太子殿下是說四川的石柱宣慰使秦良玉?”
朱慈烺點了點頭:
“冇錯,就是她!”
薛國觀對秦良玉有些印象,而且印象不錯,畢竟之前秦良玉可是不遠千裡前來救駕過的,而且崇禎還做了好幾首詩送給她。
不過
秦良玉終歸隻是一個女人,她能擔得起宣府總兵嗎?
李邦華這會兒也想起了秦良玉的事蹟,隨即說道:
“秦良玉確實是個可用之才,她雖為女將,卻不輸男兒,依臣所見,比朝廷的那些勳貴們要強上何止百倍?”
“聽聞她手下的白桿兵甚至擊敗過建奴,如果是她的話,臣覺得可以!”
“不過四川距離北京實在太過遙遠,一來一回恐怕來不及。”
朱慈烺心中好笑,口中卻是說道:
“你們有所不知,父皇
宣府總兵:秦良玉!
早已下令讓秦良玉帶著白桿兵進京了,現在她距離北京也就三百多裡的路程,不出意外的話兩三天就能趕到。”
兩人聽到這個訊息,皆是麵麵相覷,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因為秦良玉進京的事情兵部和內閣都不知道,也就是說這是皇帝越過內閣和兵部私下調動的!
雖然這有些不合規矩,但考慮到大明現在的局勢,這些規矩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就這樣。
新的宣府巡撫定為史可法!
新的宣府總兵定為秦良玉!
緊接著,李邦華好似又想到了什麼,繼續說道:
“太子殿下,臣認為除了派遣新的巡撫和總兵之外,還得再派一個能鎮得住場子的人過去,才能穩住那些躁動的士兵。”
“否則,就算秦良玉和史可法真的去了,恐怕也難以掌控那些邊軍。”
“畢竟宣府的邊軍向來驕縱。”
朱慈烺聞言,微微頷首,覺得這話頗有道理。
畢竟史可法和秦良玉從來都冇去過宣府,確實得派一個大人物跟著鎮鎮場子。
隨即他問道:
“那你覺得該派什麼人去?”
李邦華略一思索,道:
“本來應該派英國公去,但據臣所知,英國公最近似乎不在京城。”
“冇錯,”
朱慈烺介麵道:
“最近遼東那邊有件事情需要英國公去辦,所以他去遼東了。”
聽到這話,李邦華隻能又說道:
“那麼臣覺得,可以從現有的公爵、侯爵中選一位有資曆和膽識的勳貴前去。”
說這話的時候,李邦華自己都有點底氣不足。
因為他之前剛說過大明的勳貴們都冇有一個女人厲害,現在說這話,明顯有點打臉的意思。
打的還是他自己的臉!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