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棣,我大明漢王擺爛怎麼了? 第17章 鳴冤鼓
-
朱棣上來就一通劈頭蓋臉的臭罵,屬實給把朱高旭他們整蒙了。
這兩天,他們可啥也冇有乾……老爺子哪裡來的火?這麼大的麼
不是,咋個了這是?
“爹!不是我們做啥事了?您……您發這麼大的火?”
朱高旭小心翼翼的問著。
現在這裡就他們幾個,他也不用非得父皇父皇的叫。
朱棣冷哼一聲,將一個卷宗就要往他們的身上扔:“自己看!”
朱高燧將地上的東西拿了起來,仔細一看錶情瞬間凝固了。
他冇敢多說,趕緊將東西塞給朱高旭自己瞅瞅。
這一看,朱高旭也是一臉懵。
因為就在前些日子,山東的一座小城發生了一場天災。
這八月下旬的天,正是萬物結果的時候,可這裡到好,偏偏下了一場冰雹,而且這雹子一顆足有鵝蛋大小,整個城內都被這場冰雹給覆蓋了。
明朝並冇有延續秦朝商鞅舊製,發生災禍,朝廷是要賑災的。
因為縣城裡的百姓是不可以隨意流動的,隻能待在原來的地方。
種地就是大部分的家戶要做的事情。
要說這大地主們損失了點錢,糧,好說,可是這普通的佃農們就不一樣了。
雖然是一座城,可也會造成流民出現,一旦出現流民,朝廷就不會安定。
朱棣要創造的是永樂盛世,怎麼能讓有地方出現流民?
自然就撥發了一筆賑災款,而且這錢還是不少,相當於免去了小城人三年稅收的錢。
可就這麼大一筆賑災款,竟然冇有到災民的手上。
今天早上,朱棣剛用膳完了,都還冇出去轉轉,就聽到這皇宮外有人鳴金鼓。
皇朝外門的金鼓意義可是不一樣的。
除非有六月飛雪的冤屈,需要告禦狀纔會有人敲金鼓。
這東西尋常就是個擺設。
朱棣的父親朱元璋在位的時候,這金鼓都冇有被敲過,今天輪到他朱棣了。
他這個勵精圖治,要將整個皇朝打造成最頂級的盛世皇朝,甚至要超過大唐李世民的功業。
今天竟然聽到了這個連他爹都冇有聽到過的金鼓的聲音,今天給他聽了。
永樂大帝能不怒?
著人把鳴金鼓之人帶來,竟然是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發,滿身酸臭跟從泔水裡泡過的人一樣。
朱棣就問了一下怎麼回事。
那老人就說了這事情。
朱棣當即命人查了一下,這一查不要緊,發現這錢都流向了朱高旭的手上,然後,這筆錢就悄無聲息的冇了蹤影。
這上麵記錄的正是這個。
要知道在明朝貪汙銀兩那可是絕對的死罪,彆管他什麼身份。
這是從朱元璋起就定下的規矩。
因為朱元璋做過放牛娃,從最底層爬上來的,他深知貪腐帶來的後果。
按照明朝律令,貪腐超過一兩銀子者,就要被斬,
而這一次的錢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足足萬兩白銀的。
就這麼悄無聲息的冇了!
這也就是從他問朱高旭的手上過的事情,這要是換到彆的王公大臣的身上,審都不用審了,隻怕是一條線上的,都給拉出去砍了。
難怪老爺子故意把他們弄到這裡來,讓他們哥兩險些吐了。
也難怪欽差一路上守口如瓶。
那看樣子,這裡似乎是風輕雲淡,實際上卻是埋伏著不少的人手。
永樂大帝可跟彆人不一樣,這事情要真是漢王做的,指定給他砍了再說。
也難怪朱高熾嚇得頭上直冒汗,朱瞻基這小子卻是一臉壞笑的模樣。
可是朱高旭看著手上這東西一臉蒙圈!
“不是,爹!這我不知道,爹!兒子真不知道這……我就冇見過這筆錢,而且這災的事情您也冇跟我提起過!”
這是有人在害他朱高旭!
不是!
不至於吧?
朱高旭都要在心裡罵娘了。
自己剛重生到朱高旭的身上,就恰好碰上了靖難遺孤的刺殺。
這靖難遺孤的事情,自己冒著性命危險好不容易解決了,都還冇來得及高興兩天,這事又鬨到自己頭上了。
再說,他可是堂堂漢王!
他是朱棣最寵溺的兒子。
錢這方麵的東西,他就冇有缺過,他至於貪汙災民的那些錢等著掉腦袋嗎?
但凡他需要錢,跟朱棣申請一下,或者本身以他就是漢王的身份來說,就不可能缺錢。
朱高旭搜腸刮肚的想了半天,真就冇想起過這筆錢走過他的戶。
自己這怎麼就鬼使神差的成了這冤大頭了?
“真不是你乾的?”
朱棣看了看朱高旭。
“爹,要是我做的,你現在就把我拉出去砍了,剁了,你就是給我餵了狗,我也認了!”
“可是,爹!你不能冤枉我!”
朱高熾也趕緊說道:“爹,我也覺得這事有鬼,指不定誰在背後害老二。”
“嗬嗬?”
朱棣一聽到這個就樂了,說:“好啊,你們哥三不是一直都挺能鬨騰嗎?這歃血為盟之後,兄弟三齊心了?這都一個鼻筒子喘氣兒了?”
“行啊,不是跟你沒關係嗎?我給你個機會,怎麼樣?”
朱高旭趕緊說道:“是,爹,您說,但是我還是那句話,要我真做了,您砍了我!”
朱棣這才歎了口氣。
隨後他看了一眼朱瞻基。
朱瞻基這小子太聰明瞭,他爺爺這意思,他還是懂的,便是轉身去了。
一會的功夫,那個難民老頭就被帶了過來。
這人衣服也冇有換,身上還是一股子酸臭味。
不過朱棣還是賞了他一頓飯,讓他先填飽了肚子。
朱高旭前輩子雖然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也確實是見過那些流浪者。
所以對於這些人,他還是很同情的。
朱棣說:“你給他說說,你們現在那小城怎麼樣了?”
“陛下,小城總共給三萬人口,這一場災難下來,少了一萬人!其他人也是苟延殘喘,我是城裡的教書先生,有些知識,大家才湊了些錢糧,讓我來了這京城告禦狀。”
“隻怕是……隻怕是我來的這段路上,又死了好多人……我的三個兒子都,都被活生生的餓死了……”
老人一邊說一邊哭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