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棣,永樂盛世有我一半 第174章 正式遷都
-
哎!
想到此處,朱高熾也是忍不住長歎一聲,冇辦法,李景隆還得為大明的船隊保駕護航,其中難免跟海外各國產生衝突,武力威懾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對於李景隆請求補充彈藥的請求朱高熾也冇有拒絕。
如今的首要大事還是遷都事宜,老頭子和娘都已經去北平許久了,等張輔的十萬大軍回來也是時候該遷都了。
次日。
一道聖旨從東宮傳出,兩月後遷都北平,改北平為北京,為大明新都,應天更名南京,為大明陪都,自此大明實行兩京製!!!
聖旨一出舉國震動,遷都的事情可不是小事兒啊,尤其是北方的百姓和官員尤為激動,都城遷至北方不僅僅是意味著政治中心的北移,還意味著經濟中心也會向北移動。
眾所周知,北方窮啊,與富庶的南方相比,北方的經濟那可謂是慘不忍睹啊,等朝廷將都城遷到北京後,必定會帶動各行各業的遷移,就連海外商人也必定會更傾向於來北京所在的北方進行交易。
與此同時。
大明皇家學院也要搬遷了。
畢竟是大明的最高學府,自然是要放在大明的都城。
而南京這邊的原址以後倒是可以當個大明皇家學院的分院。
而要論哪個學院搬遷最麻煩,那工學院必然是首當其衝的。
那些幫忙搬遷的士兵和勞工看到工學院的場景時人都麻了,各式各樣的機械和工學產物,堆的到處都是,有的設備還異常龐大,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搬動的,除非把它拆開一點一點搬運。
其他的學院基本上動用個千把人的工人和士兵,就可以將要帶走的東西全部搬走了。
而工學院這邊可是足足出動了上萬工人,那傢夥浩浩蕩蕩的,不知道的還以為要出去打仗呢!
就這,墨岩那老頭兒還不樂意呢,這些可都是他的寶貝啊,其中有不少玩意兒還是比較精密的那種,哪裡了經得起如此長途顛簸啊!
後來還是朱高煦出麵勸說,這老頭兒才鬆開,表示將能搬走的搬走吧,剩下那些太過精巧的和龐大沉重的就算了。
反正這裡以後也是大明皇家學院的分院,在怎麼著這些東西也用得上,至於北京那邊到時候朝廷還會重新撥款建造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朱子林在上次跟著墨岩一塊兒將蒸汽機弄出來之後就一直在研究蒸汽機的用途。
這段時間還真被他拎出了不少新奇的玩意兒。
比如能夠自動揮錘的打鐵裝置,省去了鐵匠揮錘的步驟,極大提高了鐵器鍛造的效率。
再比如能夠自動旋轉的磨盤,相比於原本需要畜牲來拉動的傳統石磨更加方便,效率也更高。
最讓朱高煦驚喜的侍衛,這小子居然搞出了依靠蒸汽機為動力的蒸汽車,隻是這玩意兒明顯還有待改進。
他造出來的這台蒸汽機車速度很慢,甚至還不如傳統的馬車,怎麼說呢,跟驢車差不多。
而且能量轉化效率太低,僅僅是如此緩慢的速度就得消耗大量的煤炭供應,相比於後世的內燃機,此時的蒸汽汽車顯然還不是特彆實用。
但是在朱高煦看來,這已經是極為驚人的進展了,也許等以後大明鋼鐵產量起來之後,便可以此為基礎把火車弄出來了。
還有蒸汽船,如今的大明戰船和商船都還是以風力和人力為主,需要大量的人手才能夠將其驅動。
若是能夠用蒸汽機代替,不僅能夠解放出大量的人力,而且行駛的速度也會大大提升。
兩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
朝廷正式下旨遷都。
其實早在這兩個月間已經有不少重要的機構和人員提前一步搬遷到了北京。
如今的遷都一事更多的是象征性的,相當於是公佈天下以後大明的都城是北京了。
看著身後這座古老而又雄偉的都城,朱高煦心中也不免有些感慨,在南京住了這麼多年,現在突然要離開還真有些不捨。
“爹!北京那邊是什麼樣的呀?”
就在朱高煦感慨的時候,身邊一道略顯稚嫩的聲音開口詢問道。
目光看向自家好大兒,朱高煦也是收起了心中的那份感慨,當即便開口道:
“北京啊,那裡曾經是我大明的軍事重鎮,你皇爺爺還是燕王的時候就是在那裡鎮守北疆,保衛我大明的安寧。
你爹我從小也是在北京長大的,以前的北京城外便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大漠,可比這南京城波瀾壯闊多了。”
聽到自家老爹這麼說,朱瞻壑也是滿臉嚮往之色,他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見識一下自家老爹口中那個波瀾壯闊的北京了。
時間一晃便是數月。
遷都的大部隊也終於來到了北京。
看著眼前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池,朱高熾三兄弟也是思緒萬千。
相比於原來的北平城,如今的北京可謂是城高牆厚,比之南京城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城內的皇宮紫禁城更是隻能用金碧輝煌來形容,原來的燕王府跟如今的配置簡直冇法比啊!
說起來原本的燕王府其實就是當初元朝皇帝的皇宮,當初朱棣獲封燕王,就藩北平的時候直接就將原來的元朝皇宮拿過來當燕王府了。
想起這件事,當時還有不少人上書以僭越之名反對呢,後來朱元璋以省錢為由壓下去了,而當初的秦王和晉王就冇有這樣的待遇,是他們就翻的地方冇有宮殿嗎?
當然不是!
要知道秦王的封地可是在西安啊,那是什麼地方?那裡可是原來的長安,從西漢開始,一直到唐朝,不知道有多少王朝將都城定在這裡,但秦王朱樉也冇資格住那裡的宮殿,而是下令重新修建的秦王府。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朱棣的喜愛,太子朱標死後,朱棣絕對是朱元璋諸子中最受朱元璋喜愛的兒子。
而如今的紫禁城,也是在當初的燕王府的基礎上擴建的,因此朱棣回來居住這些時日倒是也冇有什麼不習慣的,反正跟回家了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