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棣,永樂盛世有我一半 第19章 乞降
-
報!
“啟稟三位王爺,門外有瓦剌使者求見!”
大帳內眾人聞言一愣,今天纔剛打一仗,這時候派使者過來乾嘛?
“讓他進來吧!”
【叮!】
【瓦剌請降,跟瓦剌簽訂條約,要求瓦剌部每年向大明進貢戰馬五千,牛羊各萬,完成任務,獎勵紅薯種子千斤!】
就在這時,係統的聲音再次從朱高煦的腦海中響起。
嗯?
瓦剌使者是來請降的?
這不是纔打了一仗嗎?這麼菜的嗎?
瓦剌:你要不要看看這一仗我們死了多少人?
“瓦剌馬哈木,見過三位大明王爺!”
隻見馬哈木不卑不亢對著三王行了一禮,而一旁的朱高煦聽到馬哈木這個名字則是微微一愣。
這麼巧的嗎,這就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馬哈木,他的兒子就是造成後來土木堡之變的瓦剌也先。
想到這裡,朱高煦眉頭微皺,也許現在殺了他,以後就不會再有土木堡之變了,不過他很快又否決了這個想法,先不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想要完成係統的任務那也不能殺他。
“嗬嗬!瓦剌王庭已經被我大軍團團包圍,不知我們之間還有什麼可談的?”
朱棣坐在前方俯視著下方的馬哈木,一股無形的王者威壓席捲,令得馬哈木的額頭都不知不覺出現虛汗。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強裝鎮定,不卑不亢地開口道:
“想來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燕王殿下了,小人此次前來是代表瓦剌來求和的。”
“什麼?求和?怎麼能現在求和,這纔打多久?我不同意,必須接著打!”
聽道瓦剌是來求和的,朱棡頓時就坐不住了,開什麼玩笑,你現在求和那還有我什麼事兒,真當我是帶著大軍來草原旅遊的嗎?
噗嗤!
看著自家三伯這波操作,朱高煦頓時就忍不住笑出了聲,幾個接著就被一旁的朱棣狠狠地瞪了一眼。
此時
“敢問這位是?”
“本王乃是晉王朱棡!”
馬哈木聞言當即上前一禮。
“原來是晉王殿下,失敬!”
而此時前方的朱棣則是一臉不鹹不淡地開口道:
“你們說得好聽,求和?我們當然不會同意,你們隻能乞降!”
聽到他的話馬哈木頓時眉頭一皺,求和和請降那可就完全不同了,後者可以說是毫無地位可言,雖說他一開始就是來請降的,但也要儘可能爭取不是嗎?
“燕王殿下說笑了,我瓦剌部主力尚存,可戰之兵尚有十萬,若是真的魚死網破,恐怕即便強如大明也要傷筋動骨吧!”
朱樉:“不吹牛你能死啊!”
朱棡:“正合本王之意,那就打,可不許再來求和喲!”
還不等朱棣開口,在一旁一直冇有說話的朱高煦此時站了出來看向下方的馬哈木冷漠開口道:
“那便接著打,不過本王還是要提醒你一句,若是瓦剌王庭被破,本王會將連忙所有高過車輪的人全部斬殺,當然本王的車輪一般喜歡橫著放!”
隨著朱高煦的話音落下,大帳之內的溫度瞬間冰冷,馬哈木感覺自已麵對的是一尊來自九幽的修羅,那毫不掩飾的殺意令得他心神劇震。
秦晉燕三王皆是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他,這孩子平時看著人畜無害,冇想到居然還有如此狠辣的一麵。
“是你!那支白袍軍的統帥!”
“嗬嗬!你認得本王?”
馬哈木頓時苦笑一聲開口道:
“您還真是貴人多忘事,我就是當初那個奉命圍剿白袍軍最後還被你們在自已的地盤上耍得團團轉的小隊統領。”
朱高煦也不想跟他多說廢話,當即便不耐煩地開口道:
“瓦剌部乞降,成為大明附庸,每年進貢戰馬五千,牛羊各萬,若是不同意那就接著打。”
下方的馬哈木聞言心頭一顫,這樣的條件已經可以說是喪權辱國了,最令人費解的是,眼前這個人說的這些條件又剛好是瓦剌部每年能夠承受的極限,太恐怖了。
一旁的朱棣則是滿臉欣慰的看向霸氣十足的朱高煦,這小子真的跟自已年輕的時一模一樣啊!
朱高煦:少往自已臉上貼金,你這個年紀還在因為逃婚被徐達抓起來打板子呢!
隻見下方的馬哈木神色陰晴不定,眉頭緊鎖,而朱高煦也不催促,他有的是時間等對方考慮清楚。
對方同意,那係統任務完成,若是對方不同意,那就將瓦剌斬儘殺絕,正好為大明除去禍患,這波他包贏的。
良久之後,馬哈木無奈地歎了一口氣,他還是不敢賭,若是輸了他們將再冇有任何機會。
“好!隻要大明願意退兵,這些條件瓦剌部都接受。”
這一刻,朱高煦笑了,大帳內的三王也都笑了。
“馬哈木,你是個人物,很明智的選擇。”
就連朱高煦也忍不住開口誇了一下他,不愧是能夠給大明造成極大困擾的人物,這份心性這份隱忍他自問時是做不到的。
然而馬哈木聽到他的誇獎也隻能苦笑一聲。
“這位殿下謬讚了,不過是敗軍之將而已。”
而後他頓了頓看向麵前的朱高煦開口道:
“還不知這位殿下名諱,不知可否告知。”
“本王乃是,大明皇帝陛下親封的高陽郡王,大明燕王之子朱高煦。”
朱高煦嘛,我記住了,這將來絕對是個可怕的對手。
然而馬哈木卻不知道,這個名字在未來將會成為他一生的夢魘。
數日後。
乾清宮內。
“哈哈哈!好!好啊!每年戰馬五千牛羊各萬,這樣一來我大明又能很快拉起一支鐵騎了。”
看著從北平送來的戰報,老朱也是難的開懷。
“皇爺爺!三位叔叔此次北征立下大功,皇爺爺打算如何賞賜?”
說話的人是朱允炆,自從上次齊泰給他獻計之後,他就每天都來乾清宮儘孝,不管政績怎麼樣,主打就是一個陪伴。
這一波操作下來也確實讓老朱對朱允炆的態度改觀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