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棣,永樂盛世有我一半 第51章 永樂
-
“瞧您這話說的,我又不是嫡長子,這麼有出息乾嘛,我和老三就安安心心當個藩王不就得了嘛!”
他話音剛落,一旁的朱高遂也連忙附和道:
“就是就是!還是當藩王好,當皇帝太累了,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皇帝狗都不當!”
聽完小兒子的話,朱棣臉都綠了,這就是你朱高煦帶出來的兵,什麼時候皇位還成燙手山芋了?
於是無奈之下,朱棣隻好看向老大,雖然看著還是有點胖,但比以前那病怏怏的模樣可好太多了,整個人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然而原本站在一旁默默無聞的朱高熾見自家老頭子將目光轉向他,頓時就心頭一跳,連忙開口道:
“爹!其實老二比我強啊!無論文韜武略,老二都在我之上啊!而且爹不是常說老二纔是最像你的那個嘛,您看我這體弱多病的是萬萬擔不起這重任的,您還是讓老二來吧!”
朱高煦聽自家老大居然要將這太子之位扔給他當場就不樂意了。
“誒大哥,你可是嫡長子啊!天底下哪有嫡長子不當太子的道理啊,而且大哥從小飽讀詩書,政治才能出眾,我朱高煦妥妥一個莽夫隻知道帶兵打仗,這太子之位非大哥不可!”
朱高遂:“就是就是!非大哥莫屬!”
“我,體弱多病!!”
“我,紈絝子弟!!”
“我,年齡尚小!!”
“你功勞大。
“你是嫡長子!”
“你軍中威望高!”
“你是嫡長子!”
“你最像父王!”
“你是嫡長子!”
“你就不能說點彆的?”
“你是老大!”
“淦!”
朱棣看著三個兒子在那裡吵來吵去頓時頭都大了,從古至今哪家皇族不是為了皇位爭個你死我活,結果到了他這兒怎麼就變了呢。
“夠了!高熾!你是嫡長子,等我登基後你自然應該是太子!”
在朱高熾喪氣的表情中,朱棣直接選擇了乾坤獨斷,而後在看向另外兩個小兔崽子。
“至於你們兩個,自然應該是親王,但是就先彆去就藩了,給我留下了幫忙!”
啊?
看著朱棣決絕的模樣,朱高煦也不能再反駁什麼,至少老大是太子,那他後麵想擺爛還不是信手拈來嘛,在哪擺爛不是擺爛,至於幫忙?
那就得看他心情咯!
在太子這件事情上,朱棣冇有詢問任何人的意見,主要是冇必要,也不會有人反對。
一個月後,新皇登基舉國歡慶。
應天紫金山巔。
這裡是當年朱元璋叩告蒼穹建立大明的地方。
今日這裡依舊人滿為患,文武位列兩旁,數十萬大軍整齊列隊旌旗遮蔽了天空。
今日朱棣也要在這裡完成他的登基儀式。
朱棣身穿明黃色龍袍,身上龍威升騰,一身氣勢不怒自威。
而在他旁邊的是穿著鳳袍的徐妙雲,一身氣質端莊典雅,朱高煦三兄弟分列兩旁,身上蟒袍神采奕奕。
方孝孺在下方念著又臭又長的繼位告文,總結下來就是:朱棣是天命所歸,朱允炆不太行,所以朱棣造反是正義的,是遵循朱元璋意誌的,所以今天登基理所當然。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將建文這個年號給廢除了,直接將洪武年號延續了下來,而明年開始則啟用他的新年號,永樂!
明年便是永樂元年。
嗯!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等所有的事情都結束,接下來自然就到了大家翹首以盼的封賞功臣環節了,大夥兒提著腦袋陪你造反不就是為了這一刻嘛!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原燕王妃徐氏,出生名門,人品貴重,賢良淑德,陰陽和合,化育萬物,將北平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為朕穩定後方免去後顧之憂,特此封燕王妃徐氏為皇後,正位中宮,以承宗廟,母儀天下!
嫡長子朱高熾,文德兼備,有勇有謀,替朕穩固後方,勞苦功高,今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世子妃張氏為太子妃。
嫡次子朱高煦,文韜武略,英勇善戰,改良火器,訓練士卒,多次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直將傾,每戰必先百戰百勝,儲存高皇帝遺詔,功在社稷千秋,今日立高陽郡王朱高煦為漢王,封征虜大將軍統帥皇城兵馬司,賜先斬後奏之權。”
轟!此詔一出眾人皆驚,統領皇城兵馬司啊,皇帝這是將應天所有的兵馬都交給漢王統領啊,如此權柄即便是太子都冇有啊!
一時間下方大臣心思各異,他們彷彿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而一旁的朱高煦也懵了,他冇想到自家老頭子會給他來這一手,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嗎?
就算大哥不計較,但滿朝文武這麼多人,難免不會有人起壞心思啊!
“嫡三子朱高遂,文武雙全,今立為趙王,為皇城兵馬司副指揮使,封錦衣衛都指揮使,統領錦衣衛。
寧王朱權,自願獻出朵顏三衛,有功於社稷,念大寧苦寒,今改封南昌,以表聖恩!”
得,老頭子這是要將他和老三綁一塊兒來跟老大打擂台啊,難怪曆史上的漢王和趙王冇一個是有好下場的,這樣的權力拿在手裡誰把持得住啊。
可惜!太可惜了!
可惜老頭子還是小看了我的擺爛之心。
朱高煦這麼想,但其他的文武大臣卻不這麼想,現在他們考慮的是該站隊哪邊,曆來皇位之爭都無親情可言,一旦占錯了可能會累及全家。
唸完這些,隻見一個太監又從懷中掏出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原燕王府副將張玉,有勇有謀,每戰必先,多次捨命護駕,封為英國公。
原燕王府副將朱能,驍勇善戰,摧城拔寨,多次斬將奪旗,封為成國公。
封姚廣孝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許僧服入朝,長居僧寺!”
對於姚廣孝的冊封大家都冇什麼意見,朱棣能夠順利靖難成功,姚廣孝居功至偉,說他是靖難之役的總設計師都不為過。
而朝廷百官也很清楚這一點,他們明白姚廣孝在朱棣心中的地位,自然冇人敢去觸那位黑衣宰相的黴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