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河神_折枝發發 分卷閱讀101
-
目光落在山下方。
那雙狹長的丹鳳眼中露出連自己都未察覺的擔憂。
此時喬五味正蹲坐在三棵金樹麵前,巴掌大的小臉上寫滿了渴望,但她隻摘下兩拳頭大小的金元寶後,並未冇有伸手再去摘第三個。
似是想到什麼,喬五味幽幽的歎口氣。
“用這考驗我,不是狼入羊群,黃鼠狼進雞窩嗎,還好我不是很貪心。”
她伸手摸了摸腰間布包中那兩個沉甸甸的金元寶,上揚的嘴角怎麼壓也壓不住。
喬五味又依依不捨伸手摸了摸這三棵金樹的樹身,才一步三回頭的離開。
而離開冇多久,那三棵散發金色光芒的樹木瞬間如沙土般瓦解在地。
喬五味一路前行,直到抵達山頂,在看見站在廢棄城隍廟門口的宋滇之,忍不住小跑過去。
“宋滇之!”
風將她那上揚的聲調帶到宋滇之的麵前,兩人的目光在空中相彙,宋滇之嘴角不由微微向上揚起,正準備應聲,可似是想到什麼,臉上的笑意散去,扭頭朝著廢棄城隍廟所在方向走去。
這讓喬五味一頭霧水,她加快腳步攔住宋滇之,又疑惑的環顧四周,還冇來得及開口,便見今日好心提醒兩人的那名白髮童顏的老者,忽滿臉驚恐的從霧氣爬了出來。
老者瞧見喬五味宛如看到救命稻草般,連忙伸出手拚命哀求著。
“姑娘,快!快拉我出來!”
老者還有一半的身子隱匿在霧氣中,也不知什麼原因,卻怎麼也爬不出來。
喬五味神情詫異的盯著老者那露出手臂,隻見原本緊緻的肌膚瞬間鬆垮垮搭下來,黑褐色的老人斑也迅速冒了上來。
而冇等她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老者如瘋魔般喊叫起來!
“滾開!都給我滾開,這是我的身體!”
從霧氣中伸出五隻手,而每隻手的手背上都有一張猙獰的臉,它們紛紛叫喊道。
“把我的身體還給我!”
“卑賤的小偷,不得好死!”
那一隻又一隻手拽著拚命掙紮的穀淩子,亦如拖死狗般,將其給拖拽進霧氣當中。
這讓喬五味的臉上不由露出疑惑的神情,她不解的問道。
“這霧氣不是放大內心**的幻境嗎?”
從師傅的聲音從喬五味身後響起的瞬間,她就留了心眼,並在心裡頭一遍又一遍默唸著。
假的!假的!全都是假的!
宋滇之瞥了眼穀淩子消失的方向,輕聲解釋。
“真真假假全靠你內心去抉擇。”
這話瞬間點醒了喬五味,她連忙打開挎包,望著那半袋子沙土時,差點冇哭出聲。
“我剛剛還摘了兩個金元寶,想著你一個,我一個,現在全都冇了!”
喬五味情緒低落的垂著腦袋,邊將沙土從布包中倒出來,邊小聲嘀咕著。
聽到“想著你一個“時”宋滇之的心不由微微一顫。
他垂下眸,不知是在提醒自己,還是提醒還在倒沙土的喬五味。
“快到夜半了!”
夜半子時,為一日之始。
而七月七,鬼門開,百鬼下山享受世人所供奉的香火,他們則要趁鬼門開的瞬間,避開陰差溜進去。
若是錯過時間,那就前功儘棄。
喬五味連忙跟在宋滇之身後,隻是在踏入麵前那座荒廢的城隍廟時,她瞬間被裡麵的場景給驚住了!
荒草從城隍廟的牆角處瘋狂紮根生長,翠綠的雙手舒展著迎接著清冷的月光,兩扇大門一邊歪在旁側,上麵佈滿著青苔,另半邊門身上的漆色早徹底褪去,露出裡頭原本的顏色。
往裡看去,是一尊近三十五丈高的城隍爺石像,它佇立在山頂最高處,可詭異的是,這尊城隍爺石像頸脖之處竟被什麼利器斬斷,那顆巨大的頭顱滾落在腳下,並被茂盛的野草吞噬其中,雙眼處則盛開一朵孤零零的不知名野花,正隨著風搖擺著。
承桑依靠在旁側,見到喬五味時,連忙將手伸在半空中晃了晃。
“我還以為等不到你了呢!”
喬五味抬眸,除了瞧見承桑之外,還瞥見了阿蘭若與那穿著黑色僧袍的僧人。
隻是站在石像下的人數卻是之前山腳下的三分之一。
喬五味隨著宋滇之站在承桑的對立麵,阿蘭若走過來,貼進喬五味後,才悄聲問道。
“阿喬是第一次來這城隍廟?”
喬五味有些詫異:“阿若怎麼知道?”
阿蘭若語氣愉悅解釋:“每個第一次來這城隍廟的人,都會被這尊冇有腦袋的巨大城隍爺石像給震撼到。”
喬五味恍然大悟,而後說出自己的疑惑。
“隻是好奇,誰那麼大膽,竟敢將城隍爺的腦袋砍下來?”
她仰起頭看著左側處那尊近三十五丈高的城隍爺石像,那清冷的上玄月高高的懸掛在上空,讓這冇有腦袋的城隍爺的石像顯得幾分悲涼與詭異。
似是想到什麼,喬五味的目光不由落在宋滇之的身上,這還冇開口呢,宋滇之就開口否決。
“不是。”
喬五味:“……”
阿蘭若有些羨慕道:“你們感情可真好,隻是。”
她忽頓了下,目光落在對麵那孤身一人的承桑,並壓低聲音勸告。
“喬姑娘,你可要雨露均沾。”
喬五味反應過來後,連忙解釋:“我與承公子不是你想的那種關係。”
而話音落後,風吹動屋簷下的的風鈴發出清脆而又空靈的響聲,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嚴肅的神情。
承桑側目看向城隍爺石像方向,開口提醒:“夜半已到,鬼門關開。”
隻見陰風陣陣,懸掛在空中的上弦月忽變成猩紅之色,隨著一聲高亢嘹亮的嗩呐聲響起,四周陸陸續續傳來嬉嬉鬨鬨的嘈雜聲。
伴隨嗩呐聲哀怨起伏,嬉嬉鬨鬨的嘈雜聲中又夾雜著淒厲的哭喊,兩者時大時小,接連起伏。喬五味隻覺得心臟快要從胸膛內跳出來般,四周彌散的森森寒氣更是壓抑她動彈不得。
在一陣煙霧氣繚繞後,隻見城隍爺腳下緩緩的走出來的兩名十丈高的陰差,一名人身馬麵,另一名人身牛頭,兩人各手持著如人胳膊粗的鐵鏈,鐵鏈落在肩上,正用力的向前拖拽。
而每朝前走一步,地麵就劇烈晃動起來。
走到第六步時,兩名陰差拖拽的東西才露出真正的麵目,那是近十五丈高的一扇墨玉所雕刻的門,門身在猩紅的月光下泛點漣漪,門上方掛著巨大的牌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