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繫結神豪係統,養崽爆紅了 第二百二十章 番外墨小染篇(十一)
“還沒睡?”
“下來喝水。”墨小染走上前,將手裡另一杯溫水遞給他,“爸爸,喝點水。”
墨洐釋接過水杯,看著女兒在夜色中清亮沉靜的眼眸,心中那根緊繃的弦,似乎鬆動了幾分。
他抬手,輕輕揉了揉她的發頂。
“快去睡吧。”
“嗯,爸爸也早點休息。”
沒有過多的言語,但那份無聲的理解與陪伴,勝過千言萬語。
墨小染轉身上樓,她知道,有些風雨,需要父輩去麵對。
而她能做的,就是努力成長,讓自己變得足夠強大,強大到有一天,也能為他們撐起一片天空。
暑假的最後幾天,墨小染開始預習高中的課程。
書桌的一角,擺放著溫蝶兒送的那條銀質手鏈,在台燈下泛著冷冽而堅韌的光澤。
窗外,秋意初顯。
十五歲的夏天即將結束,一段新的、充滿未知與挑戰的高中生涯,正等待開啟。
墨小染合上書本,目光沉靜地望向遠方。
她已準備好,迎接一切。
京大附中的校園,與聖約斐是截然不同的氣象。
少了精緻雕琢的貴族感,多了幾分曆史的厚重與學術的肅穆。
參天的古木,紅磚砌成的老教學樓,牆壁上爬滿了歲月斑駁的常青藤。
行走其間的學生,臉上大多帶著一種目標明確的專注,步履匆匆。
墨小染被分在了高一(一)班,重點班中的重點班。
在這裡,家世背景被最大限度地淡化,成績與實力是唯一的通行證。
她的新同桌是一個叫周唸的女生,戴著厚厚的眼鏡,永遠埋首在題海或厚厚的原文書裡,話極少,偶爾交流也隻限於學術問題。
開學第一天,班主任——一位不苟言笑、眼神銳利的中年數學特級教師,就在班會上明確表態:“在這裡,你們的過去我不關心。我隻看你們從現在開始,每一份作業,每一次考試所展現的態度和能力。京大附中不是溫室,是競技場。”
話語擲地有聲,班內一片寂靜。
墨小染能感受到空氣中無形的壓力,卻也隱隱有種興奮。
這纔是她想要的,純粹憑實力說話的地方。
課程難度和進度遠超初中。
物理老師用略帶口音的普通話推導著晦澀的公式,化學實驗報告要求精確到毫厘的資料分析和誤差討論,語文課的文字分析直接切入哲學思辨層麵。
墨小染像一塊被投入急流的海綿,必須調動全部心神才能跟上節奏。
她依舊保持著那份沉靜。
課堂上,她眼神專注,筆記簡潔精準;圖書館裡,她總能迅速找到需要的參考書,一坐就是一個下午。
她不參與女生間關於明星、八卦的討論,也極少在課間喧嘩。
那份超乎年齡的沉穩定力,很快引起了各科老師的注意。
齊司衡也考入了京大附中,在隔壁(二)班。
偶爾在走廊或操場遇見,兩人依舊是點頭之交,並無多話。
但墨小染能感覺到,他看向自己的目光裡,少了初中時的審視,多了幾分同在一所頂尖學府、類似“同類”的確認。
然而,豪門的烙印,並非換個環境就能徹底消除。
它體現在一些細微之處。
開學一個月後的秋季運動會,是京大附中一年一度的大事。
各班需組織方陣入場,並積極報名參賽專案。
體育委員在班內動員,專案表傳了一圈,3000米長跑和女子跨欄這兩個難度高、又累又容易出醜的專案,始終無人問津。
體育委員是個陽光開朗的男生,撓著頭,有些為難地看著班裡為數不多的女生。
目光掃過墨小染時,猶豫了一下,終究沒敢開口。她通身那股清冷沉靜的氣質,彷彿與跑道上的汗水和塵土格格不入。
墨小染正低頭看著手裡的化學競賽題集,感受到短暫的安靜和若有若無的目光,她抬起頭,目光平靜地落在體育委員手裡那張空白的報名錶上。
“3000米,我可以試試。”她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班內瞬間安靜下來,連埋頭苦讀的周念都驚訝地推了推眼鏡看向她。
體育委員更是愣住了:“墨小染同學,你……確定?3000米很辛苦的。”
“嗯。”她隻應了一聲,便重新低下頭,彷彿剛才隻是答應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運動會那天,秋高氣爽。當墨小染穿著一身簡單利落的運動服,站上3000米起跑線時,吸引了全場不少目光。
她身姿挺拔,在一群或緊張或興奮的選手中,顯得過於平靜。
發令槍響,她並不爭先,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穩定地跑在隊伍中後段。
步伐均勻,呼吸平穩。陽光灑在她白皙的臉上,沁出細密的汗珠,她卻連眉頭都沒皺一下。
看台上,林薇薇特地跑來給墨小染加油,喊得聲嘶力竭。
齊司衡站在(二)班的區域,目光追隨著跑道上那個沉靜的身影,眼神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究。
最後兩圈,不少選手開始體力不支,速度明顯下降。
墨小染卻依舊保持著原有的節奏,一步步超越前方的對手。她的表情始終沒有太大變化,隻有緊抿的嘴唇和專注的眼神,顯示著她的堅持。
衝過終點線時,她拿到了第五名。
不算頂尖,但對於一個看起來與劇烈運動無緣的女生來說,已是驚人的成績。
她扶著膝蓋微微喘息,臉頰因運動泛著健康的紅暈,眼神卻依舊清亮。
體育委員激動地跑過來遞水:“墨小染,你太厲害了!深藏不露啊!”
墨小染接過水,道了聲謝,走到一旁慢慢平複呼吸。
她不是為了證明什麼,隻是想打破那種無形的界定,告訴彆人,也告訴自己,她可以適應任何環境,承擔任何看似不屬於她的責任。
高中的學業壓力如山,墨小染書房裡的燈熄得越來越晚。
她開始接觸更深奧的競賽內容,物理、化學、生物,都投入了大量精力。
寂墨集團的法務總監,一位邏輯極其嚴謹犀利的女士,也開始定期來老宅,用一個又一個複雜的商業案例,訓練她的邏輯思辨和契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