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假千金繫結神豪係統,養崽爆紅了 > 第二百三十七章 番外墨小染篇(二十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假千金繫結神豪係統,養崽爆紅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番外墨小染篇(二十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結果顯示,坐標指向東南亞某個局勢複雜的邊境區域,而郵件伺服器的跳轉路徑經過多個匿名節點,最終指向一個與星耀集團有過隱秘資金往來的空殼公司。

線索模糊卻指嚮明確——顧宸,以及他背後可能存在的、針對墨家更深的圖謀。

墨小染將這份警惕壓在心底,暫時沒有告知團隊,眼下,“啟明”內部的問題更為迫在眉睫。

隨著b輪資金注入和團隊急速擴張,“啟明”這艘快艇彷彿一夜之間變成了需要精密操控的巨輪,管理上的“暗礁”開始浮現。

新招聘的產品副總裁,來自一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帶著固有的流程和思維模式,與陳珂主導的技術團隊在產品迭代節奏上產生了激烈衝突。

一方要求快速試錯、小步快跑;另一方堅持技術穩健、架構先行。

溝通會議上,氣氛緊張,各執一詞。

市場部新來的總監,是陸景雲高薪挖來的,能力出眾,但也帶來了過於激進的營銷方案,預算超標嚴重,且與“啟明”前期積累的“技術驅動、口碑至上”的品牌調性有所偏離。

陸景雲夾在中間,既想支援自己找來的人,又覺得方案確實有些“過火”,左右為難。

甚至行政人事層麵,也出現了因流程不清晰導致的協作效率低下、新老員工文化融合等問題。

原本扁平化、充滿活力的創業團隊氛圍,似乎正在被大公司常見的部門牆和流程壁壘所侵蝕。

墨小染坐在會議室的首位,聽著下屬們的爭論和彙報,沒有輕易表態。

她意識到,這是公司成長必然經曆的陣痛。以前靠核心四人組的默契和個人能力就能推動的事情,現在需要依靠製度、流程和更成熟的管理體係。

“今天的會先到這裡。”在爭論陷入僵局時,墨小染平靜地開口,聲音不大,卻讓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李副總、陳珂,你們各自拿出一份詳細的產品迭代路徑和風險評估報告,明天單獨向我彙報。王總監,你的方案很有衝擊力,但需要補充更詳細的資料支援和roi分析,以及如何與我們的品牌核心價值結合。陸景雲,你協助他。”

她沒有批評任何一方,而是給出了明確的任務和方向。

她的冷靜和條理,像一種無形的力量,暫時撫平了現場的焦躁。

接下來的幾天,墨小染展現出了與她年齡不符的管理手腕。

她單獨約談了產品副總裁李副總,沒有否定他的經驗,而是肯定了他對流程規範的重視,但同時明確:“‘啟明’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技術創新和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流程是為業務服務的,不能本末倒置。我希望你能在規範與敏捷之間,找到最適合‘啟明’現階段的平衡點。”

她給了他許可權,要求他牽頭製定符合“啟明”特點的、更靈活的產品開發流程。

麵對陳珂,她則更多的是傾聽和肯定。

“我知道你追求技術的完美,這是‘啟明’的基石。”

她看著這位一路並肩走來的技術夥伴,“但市場不等人。我們需要在保證核心架構穩健的前提下,適當加快迭代速度,滿足使用者需求。李副總帶來的規範,如果能幫助我們減少低階錯誤、提升協作效率,未必是壞事。你可以把他看作幫你掃清管理障礙的‘管家’。”

她又找到陸景雲和那位市場總監,沒有直接否決激進的營銷方案,而是引導他們:“我們的資金雖然充裕,但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我希望市場部能拿出一個‘四兩撥千斤’的方案,用巧勁,而不是蠻力。比如,是否可以結合我們新上線的ai批改功能,策劃一個麵向全國重點中學的、有影響力的公益活動?既能體現社會責任感,又能精準觸達目標使用者群。”

她的處理方式,既有基於原則的“鐵腕”,不容置疑地明確了公司的核心價值和她的最終決策權;又有針對不同物件、不同情況的“懷柔”,充分尊重專業意見,引導而非命令,激勵而非打壓。

幾次下來,公司內部劍拔弩張的氣氛明顯緩和,各部門開始嘗試在新的框架下尋找協作方式。

員工們對這位年輕的ceo,在敬佩其能力之餘,更多了一份信服。

齊司衡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私下裡對她說:“你越來越像一個真正的掌舵者了。”

墨小染微微苦笑:“趕鴨子上架,隻能邊學邊做。”

就在墨小染忙於梳理內部管理時,“智學未來”發動了新一輪的猛烈反撲。

這一次,他們不再侷限於產品模仿和價格戰,而是采取了更卑劣的手段。

網路上突然出現了大量針對“啟明”核心產品——ai作文批改功能的質疑文章和“使用者爆料”,聲稱該功能存在嚴重漏洞,誤判率高,泄露使用者隱私資料,甚至配有看似真實實為偽造的聊天記錄和截圖。

同時,幾家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同時發文,質疑“啟明”作為學生創業團隊的技術可靠性和管理規範性,暗示其b輪融資存在水分。

水軍鋪天蓋地,負麵輿論在短時間內迅速發酵,嚴重影響了“啟明”的品牌形象和使用者信任度,甚至引起了部分投資人的關切。

“這是有組織的抹黑!”陸景雲看著不斷攀升的負麵輿情資料,急得團團轉,“我們必須立刻發律師函,告他們!”

“告誰?告水軍?還是告那些被當槍使的自媒體?”齊司衡相對冷靜,但眉頭也緊鎖著,“取證困難,週期長,效果未必好。”

陳珂則專注於技術反擊,帶領團隊加班加點,準備發布詳細的技術白皮書和和評論,臉上看不出喜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