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假少爺回村後,成京城第一狀元郎 > 第349章 望大人明鑒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假少爺回村後,成京城第一狀元郎 第349章 望大人明鑒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鬼牙灣外,如幽靈般的快船與內地貨船如期而至,無聲地進行著大批貨物的轉運。

檀香、蘇木、胡椒……乃至嚴禁出海的銅鐵、火藥等物,被迅速搬上內地貨船。

交易完成,兩船迅速分離,快船如鬼魅般消失在茫茫外海,而滿載違禁品的貨船則吃水深深,朝著預定的返航路線駛去,船上的人猶自為又一次成功的交易而竊喜。

貨船緩緩駛入葫蘆口水道。就在船身完全進入狹窄水域時,忽聽一聲鑼響!

霎時間,兩岸火把齊明,照得水道如同白晝!數條官軍快船如離弦之箭般從蘆葦叢中衝出,瞬間攔在船首前方。

同時,水下隱藏的兵士猛地拉起早已備好的粗大鐵索,末端固定在兩岸巨石上,徹底封死了貨船的退路。

「不好!是官軍!快掉頭!」貨船上的人驚惶失措,試圖轉向,但沉重的船體在狹窄水道中根本施展不開。

「放下跳板,弓弩手準備,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周炳立於船頭,聲如洪鐘。

官兵如神兵天降,迅速控製局麵。貨船上的護衛見大勢已去,紛紛棄械投降。

經查,船上所載,無一不是利潤豐厚且嚴禁走私的貨物,數量之大,令人咋舌。

幾乎在同一時間,城內多家商行貨棧被官兵破門而入。

正在等待訊息的幕後老闆和管事被一舉成擒,大量的交易賬本、往來書信被查抄,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證據鏈。

翌日清晨,知府衙門前的鳴冤鼓並未響起,取而代之的,是衙役押解著一長串麵如死灰的嫌犯穿過街道,送往大牢。

查獲的走私貨物堆積如山,在衙門前廣場上公開示眾,引來全城百姓震驚圍觀。

公堂之上,薑淮麵色沉靜,驚堂木一拍,聲威俱厲。

在人證物證確鑿之下,這個盤踞沿海、勾結內外、規模巨大的走私團夥被連根拔起。

此案一破,震動全府。百姓們這才知曉,在剛剛經曆天災之後,薑大人又以雷霆手段,為他們鏟除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這不僅切斷了倭寇可能捲土重來的物資渠道,沉重打擊了不法豪強,更整肅了海疆秩序,維護了朝廷法度與稅收。

薑淮,這位既能禦天災、又能懲人禍的知府,其智勇與剛正,愈發深入人心。

……

海上走私大案的破獲,如同一場無聲的海嘯,席捲了沿海各州縣。

碼頭市井之間,人們交頭接耳,既為那堆積如山的違禁品感到心驚,更為薑知府明察秋毫、雷厲風行的手段感到敬畏。

府衙地牢人滿為患,卷宗堆積如山,薑淮晝夜審訊,梳理脈絡,務求將此盤根錯節的網路徹底肅清。

然而,就在這肅奸清弊的風口浪尖,一樁看似不起眼的舊案,卻悄然牽動了薑淮的心絃。

這日,他正在翻閱走私案涉及的賬本,試圖找出更多隱匿的線索,老仆輕步進來,低聲道:「老爺,門外有一老丈,自稱姓陳,來自百裡外的臨海縣,言道有數十年前的冤情呈報,已在府衙外跪候兩日了。」

薑淮微微蹙眉。尋常訴訟皆有流程,越級上訪者亦不少見,但「數十年前的冤情」卻讓他心中一動。

他放下賬冊,道:「請他到偏廳敘話。」

來的是一位年過花甲、衣衫襤褸的老者,麵容黝黑,皺紋深刻如刀劈斧鑿,一雙眼卻透著與年齡不符的悲憤與執著。

見到薑淮,他未語淚先流,顫巍巍地呈上一紙已然泛黃、字跡模糊的狀書。

「青天大老爺在上,小老兒陳三,狀告臨海縣豪強趙家,三十年前,為奪我家傳的沿海灘塗和一口甜水井,勾結時任縣令,誣陷我父通倭,將其屈打成招,慘死獄中!

家產儘數被奪,我母子被逐出家園,流落他鄉……此仇此冤,沉海三十載,望大人明鑒啊!」老者泣不成聲,重重叩頭。

通倭?又是通倭!這兩個字刺痛了薑淮的神經。他深知,在當年倭患最烈的時期,「通倭」是地方豪強鏟除異己最便利、最惡毒的利器,不知製造了多少冤獄。

他仔細審視狀紙,雖年代久遠,但所述時間、地點、人物依稀可辨,尤其是提到的灘塗位置,恰好臨近此次破獲的走私團夥常用的一處隱秘水道。

是巧合,還是另有關聯?薑淮敏銳地察覺到,這陳年舊案背後,或許隱藏著更深的東西。

趙家,正是臨海縣首屈一指的富戶,雖未直接捲入此次走私案,但其家族生意與海上貿易千絲萬縷,且近年來行事低調,頗懂得避嫌。

「陳老丈,請起。此事本官記下了。」薑淮扶起老者,語氣沉緩卻堅定,「年代久遠,查證不易,但若確有冤情,本官定會還你一個公道。」

他並未立即大張旗鼓,而是采取了更為謹慎的策略。

一方麵,他派絕對心腹,持自己的手令,秘密前往臨海縣,調閱三十年前的刑獄檔案,走訪可能尚存人世的舊吏或知情鄉鄰。

另一方麵,他借著清查走私案餘孽的機會,不動聲色地開始調查趙家的背景、產業以及近年來的活動。

秘密調查的結果,逐漸印證了薑淮的猜想。臨海縣的舊檔案中,關於陳父「通倭」一案的記錄語焉不詳,證據鏈漏洞百出,明顯是倉促羅織的罪名。

而幾位年邁的鄉民,在密探的保證下,也終於敢開口,證實當年趙家為擴張鹽場,確實對陳家那塊擁有淡水井的灘塗勢在必得,曾多次威逼利誘。

更關鍵的是,周炳從走私案一名試圖戴罪立功的中層頭目口中得知,趙家雖表麵清白,但近些年一直通過極其隱秘的方式。

為走私團夥提供資金支援和部分內陸銷贓渠道,並利用其合法的商號作為掩護,從中牟取暴利。

其家族經營的碼頭倉庫中,甚至有暗格和密室。

新舊線索漸漸交織在一起。三十年前的冤案,或許正是趙家為了控製關鍵地理資源、打通海上非法利益鏈條的!

他們用「通倭」的罪名鏟除了絆腳石,不僅奪了地,更藉此立威,奠定了其在臨海縣乃至沿海一帶的勢力基礎,進而才能悄然滲入龐大的走私網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