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生子的發家之路 第6章 緣由
翠兒端著水盆出去搓豆皮,柳葉就將先前煮過頭的豆子放進鍋裡,熬了一鍋子紅豆湯。
張秀芳就對管粥水的劉師傅道:“老劉,我這邊多煮了紅豆湯,你弄過去往裡麵摻和進一些粗麥跟麥麩,再丟些菘菜進去放些鹽,今晚主食就吃這個了。”
劉師傅走過來瞧了瞧,對張秀芳道:“這一鍋粥不大夠,你再讓人蒸些粗糧餅子,我再摻些水進去煮稀一點,晚上就不做唰鍋湯了。”
“行,我讓桂瑛去蒸餅。”張秀芳應道。
兩個二灶師傅商量著,就將今晚下人的吃食定了下來。
那邊許師傅吊了大半天的牛肉湯終於好了,就將鍋裡的熬湯的筒子骨撈了出來。
許來財與許來福兩兄弟,果然講信用,給柳葉挑了一根肉多的骨頭,還用斧頭幫著斬斷了。
柳葉端著一大剝筒子骨,不停的道謝,又誇獎兩兄弟手藝好:“這骨頭聞著好香。”
“那你趁熱吸骨髓,熱乎乎的吃起來纔好吃。”許來福道。
柳葉輕輕搖頭;“我端回去留著,給我阿姐和阿哥留著,讓他們也嘗嘗兩位許家阿哥的手藝,我娘在家常誇許師傅會教徒弟,兩位阿哥學得好,總聽著阿孃誇,今天也叫我阿姐他們嘗嘗這備受誇讚的手藝是個什麼味兒。”
許來財兩兄弟聽得高興,對柳葉道:“那我再給你裝一點不能入菜的殘湯。”
“謝謝阿哥。”柳葉道謝。
哪有什麼不能入菜的殘湯,鍋底子也是好的,這些預設是給廚房的人留的嘴。
大筒骨子是有數的,兩個幫廚和二灶師傅吃的,餘下的纔是分給其他人的,廚房裡等級分明,但這些學徒基本上都是各個師傅的子女或者是侄子、外甥,因此許來財兩兄弟給柳葉筒子骨,旁人也不會多說什麼,但給多了可不行,能分但不能獨占。
柳葉將那碗屬於自己的骨頭湯放在櫃子裡,等晚上下職了熱一熱帶回去,給哥姐跟阿爹也嘗嘗。
旁人見她小小年紀不饞嘴兒,還想著家裡人,都誇她孝順。
那邊許師傅舀了一小碗湯嘗味道,總覺得湯底的味道單薄了些,想放些東西進去增味兒。
方娘子進來,聽他這樣說,就舀了一點嘗了嘗,對許師傅道:“加些白蘿卜皮進去過一過,再丟兩個鮮菇增鮮,這湯底就成了。”
許師傅聞言,就弄個瓦罐分了些湯出來,讓兩個兒子一個削蘿卜皮,一個洗鮮菇切片。
先將鮮菇丟進去增鮮,隨後再用白蘿卜皮的辛辣味去除肉湯的膩味,又增添了幾分蘿卜清香味兒。
許師傅舀了一口湯放小碗裡嘗了嘗,湯底的層次更豐富了,也更鮮了。
許師傅對方娘子道:“蘿卜皮不搶味兒,不串味兒,還是方娘子經驗老道,這一下子味道就不同了。”
方娘子難得的勾起唇角,顯然是喜歡聽這句奉承的。
那邊米師傅聽了這話,就道:“方娘子,你也幫我嘗嘗,我這甕山海珍咋樣。”
方娘子走過去問:“是哪位主子點的山海珍?”
“老夫人點的,說想吃味道厚重的吃食。”米師傅回道。
方娘子嘗了後道:“老夫人口味重,這味道還是淡了些。”
米師傅就回:“味道重了,隻怕山珍與海鮮的鮮味兒就被壓了下去。”
“放兩顆蜀椒增添幾分刺激性的味道,老夫人喜歡。”方娘子道。
米師傅就應了,從櫥櫃裡拿出一個乾荷葉包,裡麵放著的是蜀地產的蜀椒。
蜀椒帶著濃烈的辛辣與油麻的香氣,喜歡的人聞著上頭,不喜歡的人聞著腦袋昏。
柳葉使勁兒吸吸鼻子,感歎道:“好香呀,油香香的,又麻酥酥的。”
米師傅聽到了,就笑著道:“小丫頭鼻子倒是靈,咱們本地的蜀椒的香氣是所有花椒裡最濃鬱的,油性也最重,取了皮的椒子混著石灰與糯米漿塗牆,那香味久經不散,不僅好聞還能防蟲。”
“花椒做的屋子,那不就是椒房了?”柳葉下意識道。
“哈哈哈……小丫頭,這麼喊好像也不錯,可不就是椒房。”
那邊翠兒搓完豆皮回來了,張秀芳看看豆子的狀態,就道:“上蒸籠蒸,我教你和白麵。”
說完,就走到方娘子那邊,跟方娘子支取白麵。
白麵價格貴,不是能任意糟蹋練手的東西,因此想要用白麵得在方娘子處支取,用得多了,就得叫賬房那邊支錢去采買。
方娘子問道:“你要收她們兩個做徒弟?”
張秀芳就道:“桂瑛跟我時間久,為人勤快,手藝你老也知道,做個學徒是夠格的。至於翠兒,她姐姐那邊……”說著,張秀芳就湊近了幾分,“聽說已經被指給大哥兒做通房了。”
方娘子眼睛微微睜大,顯然是有些驚訝:“倒是個有福氣的。”不知是在說誰。
張秀芳就苦著臉道:“不管福氣咋樣,不是咱們能得罪的。”顯然對於翠兒這個學徒,她是不夠滿意的。
方娘子就道:“你照常教就是,如果真帶不出來,我自有話去回。”
作為總廚娘子,方娘子做了保證,張秀芳也放心去教了,教不好就換人,廚房從來都不差人。
廚房是從早忙到晚的,柳葉本以為三餐備好菜,總能有休息的時間,沒想到閒時是沒有的,不做飯備菜的時候,廚房上下就得磨豆子做豆皮、豆腐乾、豆腐乳這些備著。
柳葉聽張秀芳說:“冬日裡煮豆子熬豆皮,春日裡洗各種菜做醬菜釀醬醋,夏天曬菜乾,秋天囤冬菜,沒哪一季是閒的。早上要早起,晚上要輪班。”
“阿孃真辛苦。”柳葉這才知道,張秀芳每天有多勞累,還以為上灶的師傅能輕鬆點,原來也累得要死。
張秀芳道:“做人哪有不辛苦的。”
酉時四刻(17:45)左右,方娘子去外麵看了時刻鬥回來,催促廚房裡的人出菜:“酉時五刻,就得將主子所有的菜備好,等下應該就有人來提膳食了。”
“方娘子,我這邊的三道菜已經分裝好了,隨時可以出菜了。”米師傅道。
那邊張秀芳也道:“我這裡包子、花捲、巨勝奴也做好了。”
接著其他的幾個大師傅都說了一聲自己的情況,方娘子就對還在炒菜的三灶台李師傅道:“李娘子,你那裡的菜還有多久出鍋?”
李師傅是個中年婦人,她長得高壯不弱於男丁,手裡的鐵鍋掄得飛快,鍋裡的腰片在空中飛舞,落於鍋裡跳動,顯然十分的嫩滑柔韌。
“馬上就好了,可以出菜了。”李師傅抽空回道,她身旁的灶上,也炒著菜,不過是她大女兒在炒菜,小女兒端著一摞盤子候著乘菜。
方娘子見此,就喊道:“苟大,開門栓,讓那些提菜的人進來。”轉頭對著廚房裡的其他人道,“分菜傳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