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師方孝孺,開局就被誅十族? 第105章 淩遲
-
“紀綱!”李子城的聲音,在刀劍交錯的間隙中響起,清晰而冰冷,“北鎮撫司的火,燒得旺嗎?你那些藏了幾十年的寶貝,化為灰燼的滋味,如何?”
“你!”紀綱手腕吃痛,急忙回刀格擋,聽到這話,更是氣得五內俱焚,眼前陣陣發黑。
“鐺!”
刀劍相交,濺起一串火星。
李子城隻覺一股巨力從劍身傳來,震得他虎口發麻,整個人連退了三步才穩住身形。他畢竟是書生,論力氣和招式,遠非紀綱這等武夫的對手。
“我要殺了你!我要將你碎屍萬段!”紀綱狀若癲狂,根本不給李子城任何喘息的機會,一刀快過一刀,刀刀致命,招招都朝著李子城的要害攻去!
一時間,宮門之前,刀光劍影,殺機四伏!
李子城的身影,在紀綱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下,如同一葉扁舟,在驚濤駭浪中飄搖,險象環生。好幾次,鋒利的刀鋒都是擦著他的衣衫而過,稍有不慎,便是開膛破肚的下場!
“你以為燒了那些東西,就能高枕無憂了嗎?”李子城一邊狼狽躲閃,一邊繼續用言語攻擊著紀綱最脆弱的神經,“你私藏‘吳王朝服’的抄冇清單,此刻,就在陛下的龍案之上!”
“你與漢王勾結,圖謀不軌的密信,太子殿下也早已呈給了陛下!”
“你完了!紀綱!你這條被養肥的狗,如今主人要親手剝你的皮,抽你的筋!”
一句句,一聲聲,如同最鋒利的尖刀,狠狠地紮在紀綱的心上!
“啊啊啊!你給我閉嘴!”紀綱徹底瘋了,他的心神,被李子城的話攪得大亂,出刀更是失了章法,隻剩下一股蠻力,破綻百出!
他越是急於求成,李子城就越是冷靜。
李子城的目光,如同獵鷹,死死地盯著紀綱的每一個動作,等待著那個一擊致命的機會!
機會,來了!
紀綱一記勢大力沉的橫掃,被李子城俯身躲過,因為用力過猛,他的中路門戶,出現了一刹那的空檔!
就是這一刹那!
李子城眼中精光爆射,他不再躲閃,腳下猛地一蹬,整個人不退反進,手中的長劍,放棄了所有花哨的招式,化作一道筆直的寒光,用儘全身的力氣,狠狠地,刺了出去!
“噗嗤——!”
利刃入肉的聲音,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清晰。
紀綱的身體,猛地一僵。他那瘋狂的咆哮,也戛然而止。
他緩緩地,低下頭。
一截帶血的劍尖,從他的右側肩胛骨處,透了出來,在月光下,閃著森然的光。
劇痛,如同潮水般襲來。
力氣,也隨著噴湧而出的鮮血,迅速地從身體裡流逝。
“呃……”
紀綱喉嚨裡發出一聲痛苦的悶哼,手中的繡春刀再也握不住,“哐當”一聲,掉在了地上。他雙腿一軟,整個人“噗通”一聲,跪倒在了李子城的麵前。
周圍的京營士兵見狀,一擁而上,用繩索將他死死地捆了起來,像是在捆一頭待宰的牲畜。
戰鬥,結束了。
……
天,亮了。
一縷微弱的晨光,穿透了紫禁城上空尚未散儘的硝煙,照亮了這片剛剛經曆了一夜血火的皇城。
奉天殿的殿門,緩緩打開。
渾身浴血的李子城,押著同樣狼狽不堪,眼神卻已是一片死灰的紀綱,一步一步,踏上了漢白玉的禦階,走進了這座被鮮血染紅的,大明最高權力的殿堂。
殿內,百官早已跪伏在地,噤若寒蟬。
禦座之上,永樂大帝朱棣,已經換上了一身明黃色的龍袍,頭戴翼善冠,端坐其上。
他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病態,一夜的兵變,彷彿非但冇有摧垮他,反而讓他那股鐵血煞氣,變得更加凝練,更加駭人。隻是那雙鷹隼般的眸子裡,燃燒著徹夜未熄的疲憊與殺意,濃得幾乎要化為實質。
李子城將紀綱重重地按倒在地,自己也單膝跪下,聲音沙啞卻依舊洪亮。
“啟奏陛下,首惡紀綱,已經伏法!宮中叛逆,已儘數肅清!”
朱棣的目光,冇有看李子城,而是越過他,落在了地上那灘曾經不可一世,如今卻如爛泥般的血肉上。
他冇有立刻下令處死,也冇有暴怒。
他隻是那麼靜靜地看著,看了許久,許久。
直到整個大殿,都安靜得隻剩下眾人沉重的呼吸聲。
朱棣才緩緩地,開了口。他的聲音,很輕,很慢,卻帶著一種讓百官靈魂都在顫抖的冰冷。
“說吧。”
“朕的好臣子。”
這五個字,像是一把淬了冰的刀子,瞬間捅穿了紀綱最後的心理防線。他渾身劇烈地一顫,猛地抬起頭,那張沾滿了血汙和泥土的臉,因為恐懼而扭曲得不成人形。
他看到了禦座上朱棣那雙不帶絲毫感情的眼睛,那眼神,比北鎮撫司最殘酷的刑具,還要讓他感到刺骨的寒冷。
他完了。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當那場大火燒起來的時候,他就已經輸得一乾二淨。
“陛下……陛下饒命!臣……臣是一時糊塗!是……是有人矇蔽了臣啊!”紀綱的身體癱軟如泥,僅存的力氣全都用在了嘶吼上,他像一條抓住了救命稻草的瘋狗,開始瘋狂地攀咬,“是漢王!是漢王殿下朱高煦!”
“是他!是他派人聯絡臣,說……說陛下您龍體抱恙,恐不久於人世!說太子殿下仁懦,難當大任!大明江山,需要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就像……就像當年的您一樣!”
“他許諾臣,事成之後,封臣為定策國公,世襲罔替!是他引誘臣的!是那封‘共清君側’的信,也是他授意的!臣……臣對陛下的忠心,蒼天可鑒!臣隻是一時鬼迷心竅啊,陛下!”
紀綱聲淚俱下,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了那個遠在樂安州的漢王身上。他一邊說,一邊用頭去磕那堅硬冰冷的地磚,磕得砰砰作響,很快便是一片血肉模糊。
大殿之內,百官聞言,更是嚇得魂飛魄散。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兵變謀逆了,這是動搖國本的皇子之爭!靖難之役的陰影,彷彿再一次籠罩在了紫禁城的上空。
然而,禦座之上的朱棣,表情冇有絲毫變化。
他甚至冇有看一眼旁邊同樣跪著的,臉色煞白的太子朱高熾。他的目光饒有興致地從紀綱身上,移到了李子城的身上。
李子城依舊單膝跪地,身形挺拔如鬆,從始至終冇有說過一個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