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曆史 > 家兄嬴政_誰敢殺我 > 第44章 率軍十萬,歸降韓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家兄嬴政_誰敢殺我 第44章 率軍十萬,歸降韓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蒙毅瞭然點頭:歸韓好,王上也以為君上歸韓的可能很大。

君上的母族便是韓國王室,君上若歸韓,想來能受到更多關照。

王上也會護韓夫人周全。

君上前往韓國之後,王上便會邀韓夫人入住甘泉宮,不會讓韓夫人被人構陷暗害,請君上放心!

聽著蒙毅的話,嬴成心中很是溫暖。

他知道,在他不在鹹陽城的時候,嬴政、韓夫人應該已經進行過磋商,並互相配合著幫助嬴成尋找了一條生路,又讓他冇了後顧之憂。

但,我也不是個孩子了!

倘若嬴政可以順順利利的加冠親政,那嬴成會非常樂意的跑到其他國家遊山玩水等著回國。

可現實是,嬴政的加冠之路滿是荊棘!

嬴成命運的改寫必然會大為影響到嫪毐的人生。

而作為蘄年宮之變的主角之一,嫪毐的人生軌跡發生變化之後,難保蘄年宮之變也如原本的曆史那般發展。

隻要一根箭矢偏離了原本的軌跡,或許就能置嬴政於死地。

倘若蘄年宮之變時,嬴政戰死,那大秦就是滿盤皆輸,嬴成更是必死無疑!

嬴成已經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彆人手中太久,也輸了太久了。

這一次,嬴成要把自己的命運攥在自己手中!

嬴成沉聲糾正:本君非是要歸韓。

而是要攻韓!

蒙毅怔然:攻、攻韓

君上您要攻打韓國

此非大王所托也!

嬴成笑了笑:本君自會與大王解釋。

蒙義士且稍待。

回身落座,嬴成拿起竹片,手持刀筆迅速撰寫。

揮毫潑墨間,一行行字跡躍然竹上。

捆紮、加印,嬴成將剛剛寫就的竹簡交給了蒙毅:勞煩蒙義士再跑一趟,將此竹簡轉呈王上。

蒙毅趕忙拱手:唯!

接過竹簡,蒙毅試探著發問:君上果真決定要攻韓了

持王上此令,君上完全可以安安穩穩的度過餘下時間,等待大王加冠。

但君上若是攻韓,那變數就又多了!

嬴成笑了笑:若王上可以於今年己酉加冠,本君願意躲藏數月,靜待良機。

然,明歲己酉王上方纔能加冠。

中間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王上麵對的壓力必然暴漲。

本君總得幫王上分擔一些壓力纔是。

己酉,即十月。

大秦以十月為歲首,亦即正月。

又以十月一日為歲首的第一天,即為朔日。

如果放在後世,這一天就是大秦的新年,但秦朝新年的政治意義卻大於團圓意義,

《禮記》有言:正謂年始,朔謂月初,言王者得政,示從我始。

嬴政加冠就意味著大秦的話事人從呂不韋正式變成了嬴政,這是有著極重政治意味的禮儀,必須要於正朔日在雍城宗祠舉行。

所以即便趙姬做了讓步,嬴政加冠的日期依舊被定為了明年的十月一日。

距離今日,還有足足一年多的時間!

嬴成並不認為嫪毐、呂不韋能讓嬴成和嬴政兄弟安安穩穩的度過這一年。

蒙毅也明白了嬴成的心思。

不再勸說,蒙毅隻是對著嬴成一拱手,肅聲開口:願君奏凱而歸!

嬴成拱手還禮:多謝!

蒙毅堅毅的看了嬴成一眼,一甩披風,闊步離開大帳。

目送蒙毅遠去,八夫忍不住發問:家主,咱們真的要攻韓嗎

嬴成淡聲開口:本將麾下臣屬愈發單薄,孫希的反叛也讓人心愈發動盪。

韓倉等寥寥幾位臣屬自保都難,更遑論為本君臂助。

我們需要新的依仗。

八夫眨了眨眼,好奇的發問:什麼依仗

嬴成麵露笑容:大兄自會幫本將處理好後方事務,無須本將費心。

去傳令各部將領,於中軍大帳議事。

八夫心裡嘀咕的很,但見嬴成態度堅決,八夫也不再勸,隻是拱手一禮:唯!

很快,眾將雲集中軍大帳。

在所有將領到齊的第一時間,嬴成便沉聲開口:王上方纔派來信使傳令本將。

接下來我軍不再以趙國為目標,轉攻韓國!

楊虎驚喜的發問:打韓國真打

楊虎等將領根本不在意打哪個國家。

他們隻在意打不打!

嬴成點了點頭:當然是真打。

大軍在外,每日都要靡費諸多糧草,難道還能假打不成

不少將領都腹誹不已。

大軍出征都已經一個多月了,還冇走出大秦疆域範圍呢。

這還不是假打是什麼!

但很快他們心中的吐槽欲就被滿滿的驚喜所覆蓋。

終於!

終於要打仗了!

身為一名將領卻總是撈不著仗打,好不容易出征一次了卻是在陪公子過家家,你知道我們這些年是怎麼過的嗎!

馮亭第一時間拱手而呼:末將請為先鋒!

周衍毫不猶豫的擋在馮亭麵前,拱手大喝:末將曾為上將軍王翦麾下先鋒,經驗豐富,今願為大軍先鋒,為大軍掃平障礙!

看著一眾都尉、校尉爭個不休,楊虎笑而撫須。

爭吧,都爭吧。

本將雖是副將,但將軍不會打仗,實際指揮還不是要以本將為主

這就是早早投誠的好處啊!

嬴成沉聲而喝:肅靜!

一聲喝令,將領們當即閉嘴,隻是眼巴巴的看著嬴成,雙眼中滿是渴望。

嬴成繼續開口:此戰之所以繼續,就是為了讓本將積功封地。

本將亦不懼與諸位將軍言說,本將不善軍略,王兄對此亦深知矣。

故而王兄特施一計。

很快,朝廷將會發來旨令,言稱本將擅斬樊於期、駐屯留不進乃是違律之舉。

屢屢無視王上催促更是心有對王上的不敬。

故而會令南宮宦丞嫪毐為主將,領兵二十萬討伐我軍。

待此令一到,本將便率軍東進,直奔韓國而去,以歸降之名進入韓國疆域。

趁韓國不備,突襲韓國,斬獲軍功!

諸位將軍以為,此策何如啊

一眾將領:

將軍,您確定這是大王的計策嗎

我怎麼感覺您真的是要去投降啊!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