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嬴政_誰敢殺我 第64章 從來冇有體驗過的全新版本
-
剛剛散去的群臣再次齊聚禦書房。
甚至冇有坐下,韓玘便直接怒斥:張相,這就是你所謂的過上數月再看他
無須數月,秦軍已兵臨城下!
張讓愧疚的跪倒在地:此乃臣之失也!
臣有罪,求王上治罪!
韓王安一擺手:現下非是問責之際。
秦軍現在何處
候者當即迴應:秦軍前軍距離新鄭西城門約三十裡。
張讓也跟著發問:秦軍兵力幾何
候者連忙道:不下十三萬。
張讓眉頭緊鎖:不下十三萬!
你確定
候者轟然拱手:卑下已為候者十餘載,靠的就是這雙眼睛。
秦軍也冇有做什麼遮掩,又是大白天,看的清楚。
卑下確認,至少有十餘萬兵馬!
張讓心下肅然,沉聲開口:王上,南陽郡可能叛了!
韓王安大駭:南陽郡叛韓投秦了
韓國現在僅剩兩個郡,擁兵十八萬,其中南陽郡就有兵馬七萬餘。
若南陽反叛,那韓國能調動的兵馬將僅剩十一萬左右!
張讓點了點頭:這個可能極大。
否則秦軍無以進軍如此之快,更難攜兵十餘萬以攻新鄭!
韓玘怒聲開口:果真小人也,王上隆恩於他,他卻背叛王上
臣請夷騰夫三族,以儆效尤!
韓王安順勢就想答應下來。
但張讓卻是趕忙勸諫:王上,騰夫叛韓之事隻是臣下猜測,並無實證。
且若夷騰夫三族,騰夫必定抵死而戰。
臣諫言,暫留騰夫三族,日後或許還能以此與秦談判。
韓王安又覺得張讓說的也挺有道理,便熄滅了心中念頭。
眼瞅著韓玘要與張讓辯駁,韓王安當即開口:大戰在即,旁事皆可戰後再議。
於此戰,諸位愛卿有何諫言
韓玘當即上諫:兵法有雲:守大城必野戰。
新鄭乃國都,更是大城中的大城。
平日裡便需要周邊城池村落供養方纔能滿足日常所需。
若守城不出,即便全城隻吃粟米也隻能堅持六個月,且城池周邊的村落黔首也將落入秦國手中。
現下秦軍勞師遠征而來,立足不穩,正是野戰之機。
臣自請為帥,統兵五萬與秦野戰!
韓王安又看向張讓:張相以為,何如
張讓轟然拱手:臣亦請戰!
韓王安心下猶豫。
最終,韓王安還是看向韓玘:此戰便以韓愛卿為帥。
寡人將披甲冑,親往城牆督戰,望愛卿奮勇!
韓玘大喜拱手:臣,必不辱命!
……
兩個時辰後,新鄭城西十裡。
嬴成遠遠眺望著新鄭城,微微皺眉:倒是座堅城。
新鄭城依托雙洎河和黃水河兩岸附近的地勢修建而成,全城東西長約五千米,南北寬約四千五百米,整體呈不規則多邊形,總麵積約二十二平方公裡。
後世一些大學的校區麵積都要超過此城。
但在城牆之外,還有著約八十平方公裡的居民區,形成了最外緣的防禦層。
騰夫順勢解釋:新鄭城城牆高約五丈(11.55米),牆基寬十八丈(41.58米),牆頂寬一丈(2.31米)。
城牆之上每隔二十丈便有一座突出城牆的馬麵,用以攻擊攀附於城牆上的敵軍。
騰夫加重語氣:便是遍觀天下,新鄭城也屬堅城!
言語間,騰夫都在暗示嬴成退軍。
因為騰夫至今都還有點發懵。
他萬萬冇有想到,就在他投降的當天嬴成就決定繼續東征。
騰夫很想問問嬴成,你丫是瘋了嗎
奪一郡之地還不夠,直接奔著滅國就來了
雖然韓國不是大國,但你不覺得你此舉太過草率了嗎!
嬴成朗聲而笑:新鄭誠堅也!
然堅城亦需精兵悍將戍守方纔能發揮作用。
我大秦有函穀關,若銳士得巨盾,便是天下同伐亦能相抗,得到機會便能反擊。
但韓國得新鄭,卻若龜鱉得殼,堅歸堅,卻隻能得一夕之安寢,早晚會被敵人砸開!
附近的親兵振奮高呼:大秦萬勝!
就在此時,嬴成看到新鄭城東門開啟,吊橋落下,一支兵馬自城內魚貫而出。
嬴成笑問:騰兄,可願為我大秦而戰
騰夫當即拱手:固所願也!
嬴成沉聲喝令:傳令!
令騰夫假校尉,統帥南陽降卒,號南陽兵,迎戰敵軍!
騰夫震驚的看向嬴成,卻隻看到了嬴成堅定的目光。
騰夫隻能拱手:末將,遵命!
嬴成收斂嚴肅,露出笑容:本將等著騰校尉的好訊息。
騰夫肅聲應諾:必不辱命!
一勒韁繩,騰夫打馬前往安置著南陽兵的左軍。
假守,您回來了,秦軍可曾刁難您
假守,咱們要跟著一起打新鄭嗎但咱們纔剛投降啊,現在轉頭就打新鄭我這心裡過意不去啊。
假守……
麵對一眾嘈雜,騰夫抬起右手,然後猛然下壓。
待眾人閉嘴,騰夫方纔沉聲開口:方纔主將下令,令本官假校尉統帥諸位袍澤,暫號南陽兵。
這第一戰,便由我南陽兵來打!
韓淩等人都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士卒們也不禁竊竊私語。
剛投降就被要求打頭陣。
這怎麼看都像是要拿他們當炮灰啊。
騰夫朗聲開口:諸位袍澤,秦國與韓國不同。
無論黔首、仆從、奴隸,還是如我等一般的降兵。
凡斬敵軍甲士,斬首一級便可封爵一級,從軍為伍長,歸鄉則任五十石之官!
我等由韓投秦,無根無基,無官無爵,一切都需要從頭開始。
此戰便是我等立功封爵的大好良機!
騰夫振臂一呼:此戰,非是為貴人,亦不是為將軍,更不是為秦國。
此戰乃是為己而戰!
諸位若想升官封爵。
殺!
諸位若想惠及家族。
殺!
諸位若想封侯拜將。
殺!
希望,是最寶貴的東西。
即便這份希望十分渺茫,卻終究放在了那裡。
隻要努力殺敵就能改變人生命運,這是他們從來冇有體驗過的全新版本!
不少南陽兵心頭的血已經燃了起來!
騰夫再度大喝:眾將士,出征!
四萬南陽兵踏步離開大軍,向著宛城方向抵近。
遙遙看到‘韓’字大旗,騰夫沉聲喝令:
弩手上前,陣列三番!
九千名弩手快步跑到大軍最前端,蹬開弓弦,裝填弩矢。
估算著兩軍距離,待韓軍前軍抵近南陽兵前方五百五十步時,騰夫正聲喝令:
一排,目標正前方,標高五,放!
刹那間,弩若雷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