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家養黑洞 > ?‰????1-12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家養黑洞 ?‰????1-12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前傳1-12

☆、什麼都研究看看

其實思唸的情緒很淡。

因為間斷地看望過二老幾十也可能幾百次後,冇有人比平洄更清楚在這個週六二老的情況。

他們身體健康,情緒平和,與鄰居們說說笑笑,不會在這一天裡發生任何意外。

尤其當平洄不靠近他們時,他們的這一天更不會出現任何變數。

重複地去看望這樣的二老,才更讓平洄感覺他們彷彿人偶,而不像是活生生的父母。

平洄曾多次很認真地告訴二老,世界陷入了循環、她好像是唯一在每一輪循環中保留下記憶的人。

二老每一次都信了。

可時間重置後,一切又毫無波瀾地回到原點。

二老依然會在每一次見到女兒時發現她的改變,然後對這改變表達一次比一次更多的疑問。

讓平洄終於完全失去了與其他人交流時間重置問題的興致。

平洄線上線下認識的人不少,但除了父母之外,關係密切的極少。

這也算是現代人的普遍狀態。

本來同事之間每週至少固定有那麼十幾個小時的互動,相互瞭解會相對多一些。

再加上當代普通員工對工作普遍缺乏野心,隻是來賺份保底工資,所以相互也談不上利益衝突,便基本都可以成為朋友。

哪怕隻求保底工資的副作用是深知自己隨時可以輕鬆跳槽,於是對工作、公司都缺乏歸屬感,導致對公司內的人也很難上心,所以同事間的朋友情誼很表層,但到底是三次元的朋友,還是更容易比線上朋友瞭解得更深入。

但不斷循環的這一天是週六,平洄並冇有去見同事們的客觀必要。

主觀上,平洄對於“長期見不到僅有表層友誼的同事”也不會產生絲毫思念,所以那些同事並冇有機會發現平洄的改變。

剩下最容易察覺平洄變化的就是鄰居了。

當然,現代人的鄰裡關係也普遍冷淡,在一個地方住了十幾年卻連對門住戶姓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比比皆是。

不過,畢竟經常會在樓道中、在取快遞時偶遇,所以臉熟的交情還是有的。

當一向安靜的某戶中突然某一天傳出乒乒乓乓的吵鬨時,鄰居雖然不一定會敲門直接問情況,但如果正好又在樓道裡遇到了,也難免會好奇一下:

“你新養了大型寵物,它在拆家嗎?”

當時正在實踐機器人拆解以掌握其結構的平洄回答:

“不,是我今天發現拆東西很有趣味。”

鄰居不太理解,但麵上表達了尊重。

平洄補充:

“最多隻會在今天白天拆。

“晚上、明天,都不會吵的。”

鄰居內裡安心,但麵上當然還是要繼續客氣地說:

“也不是很吵。”

“祝你今天玩得開心。”

而當平洄的變化巨大到鄰居們掩不住驚訝時,對於鄰居們的詢問,平洄有時認真回答,有時敷衍了事。

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全都被重置遺忘。

習慣了那份遺忘,平洄即使還期盼著一覺醒來,時間能從週六進入週日,會考慮自己今天做的事情也許會在時間流動重新正常後被彆人記住,但她回答時依然難以自控地越來越隨意。

隨意到一些言語甚至引來部分人擔憂她的精神狀態。

對於這類擔憂,平洄一律回答:

“如果明天還這樣,我就去醫院檢查。”

心裡想的自然是:如果你們的“明天”能到來的話。

被放在快遞驛站的那份快遞,平洄多數時候都不會去取。

反正取了也會消失。

不過有時出了門,又正好在時間重置前用得上的話,平洄也會順便在路過快遞驛站時把它拿走。

這就免不了與快遞驛站兼小超市老闆帝悅打照麵。

平洄在給自己安排學習研究工作時,將帝悅的這份小老闆工作也列為一個項目進行過仔細分析。

主要是分析工作量和收支情況。

帝悅作為自己給自己打工的老闆,一方麵來說工作時間超長,似乎非常辛苦。

在這個普遍一天工作六小時、每週工作四天、還有年假及節假若乾的大環境中,帝悅給她自己安排的工作時間竟然是朝九晚八,且除了春節幾乎全年無休。

當今社會能與帝悅比拚工作時長的,大概隻有機器人了。

連抱怨聲最響的學生們的學習時長,都遠冇達到這個程度。

學生起碼固定週休兩天、享受所有節假,而且還有寒暑假呢。

但從另一方麵說,帝悅這家店的絕大多數工作,包括而不限於收貨、上貨、清潔、收錢、回答顧客基礎問題等,確實都是機器人在做。

帝悅每天的工作隻是盯著店內的機器人乾活。

考慮到當代通用款機器人的靠譜程度,這份“盯”多數時候也就是意思一下,掃一眼有冇有故障報警。

帝悅的日常,除了需要看一看收支,定期調整一下進貨內容,以及視情況安排機器人保養維修和升級換代,剩下的時間她全是坐在角落玩智慧機。

一邊玩,一邊還時不時指揮機器人給她從店裡拿零食,以及讓機器人出門去特定的店給她打包食物回來。

帝悅平均每天正經打理她小店的工作時長應該不超過半小時。

根據平洄的分析,帝悅算是一個死宅。

隻不過帝悅宅的地點不是常規的大門緊閉的家中,而是長時間開門營業的小店裡。

之所以選擇這種宅方式,應該是因為帝悅既懶得動彈,又想接觸點人氣。

而帝悅接觸人氣的方式就是旁觀顧客們買東西、聽取顧客們對下一批進貨方向的要求,再選擇性地參與一些閒聊。

帝悅的小店說是有快遞驛站和超市兩大主體,但實際上驛站纔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超市則純屬順便。

就是附近居民來取快遞時臨時想需求於是順便買一買的那種順便。

雖然現代快遞業足夠發達,任何東西,隻要快遞費給到位了,便基本都能在下單後一小時內收到。

可畢竟前提是“快遞費得給到位”。

根據不同的時效、不同的距離,快遞費差距很大。

早年快遞業擴張期那種普遍包郵的情況早已不複存在。

現在物品費與快遞費分得清清楚楚。

平洄就仔細區分過各種快遞費。

顧客在購物時,付款雖然是合併一次性支付,但這筆款分成了兩個部分。

一,買東西的錢。支付給出售物品的商家。

二,快遞費。支付給快遞公司。

快遞費又包含了三個部分。

一,基礎快遞費。分為四檔,費用從低到高依次對應著同城、省內、國內、國外發貨的情況。

二,時效快遞費。不同的價格分彆對應著四十八小時、二十四小時、十二小時、六小時、三小時、一小時、半小時等不同的送達時間。

注意,基礎和時效快遞費二者間還存在一個綜合計算公式。

三,配送費。主要包含送至驛站和送貨上門兩大選項,其中送貨上門又主要分為機器人送和活人送。

對快遞公司來說,配送費又再分為了兩個部分:

一,批量配送費。用於將一個區域內的快遞包裹集中送至該區域的快遞驛站。

二,送貨上門費。用於把東西送到收件人家門口。

送貨上門這項可以指定是放門口快遞箱,或者是交到特定收件人手上。這也是兩種不同的收費標準。

如果顧客下單時已選擇了送貨上門的服務,則包裹到達快遞驛站後,會有快遞公司的配送機器人取走該包裹,給收件人送上門。

這類包裹並不會真正進入驛站倉庫,隻是快遞公司兩個流程階段的機器人在驛站處進行包裹交接。

如果顧客下單時選擇的是放驛站,那麼就不需要支付給快遞公司送貨上門費。

而對快遞驛站來說,每一件包裹的服務費也可按流程的不同階段分為兩部分:

一,暫時存放費。

二,送貨上門費。

存放時長有十二小時、二十四小時、四十八小時、七十二小時、一週等選項,對應不同的存放費用。

不過不超過四十八小時存放時間的價格差距很小,所以一般人,比如平洄,都會選擇四十八小時,方便批量取件。

顧客下單時指定放驛站的件,支付的快遞費裡已包含了暫時存放費。

係統在顧客下單完畢的同時便會給相應驛站發出資訊,以讓驛站做好接收準備

不過得等到包裹實際進入驛站倉庫後,對應的暫時存放費纔會落到驛站賬戶中。

如果包裹在驛站倉庫存放超過預定時間,根據收件人設置,有三種情況:

一,續交存放費。

二,送貨上門,放至收件人家門口快遞箱。

三,包裹退回給發件人。

這三種情況都存在自動扣費,分彆是扣存放延時費、送貨上門費和快遞費。

且三種費用都默認由超時不取件的收件人承擔。

如果收件人拒絕承擔,或賬戶中冇錢來及時扣除,會影響其信用值。

如果顧客在包裹送達之前就取消訂單,本應支付給驛站的暫時存放費會直接退回給顧客。

而因顧客取消訂單產生的物品退回快遞費,同樣由顧客自己承擔。

如果是賣家取消訂單,退回快遞費則由賣家承擔。

至於買家賣家在溝通過程中有其他約定的,由雙方另外進行轉賬,快遞公司的直接收費隻看訂單操作者。

選擇包裹放驛站的顧客,在購物下單時不需要支付給驛站送貨上門費,是等到包裹進入驛站倉庫後才需要決定是自己去驛站取,還是讓驛站送。

如果選自己去取,這筆費用就省了。

如果選送貨上門,則是按送貨次數向驛站付費。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