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 > 第119章 包宇見周先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 第119章 包宇見周先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香江文華酒店。

下午四點。

韋理先過來。

其後,身穿西服的周千啝纔到。

雙方一見麵,除了打招呼後外,周千啝也是很驚訝,外界都傳開了韋理和和記黃埔的高管對和記黃埔覬覦和野心。

如今,那位包少爺收購了和記黃埔,沒想到,居然還是用這些人做事。

甚至,關於收購新建華人行大廈股權,居然也是韋理代表包宇來談。

周千啝坐下來後,直接說道:“韋理先生,我們老闆李先生已經同意把華豪股份賣給包家,價錢得按照現在新建華人行的樓價行情來評估。”

其實,這裡麵是有參考的。

其中,1974年,彙灃銀行以2700萬美元從馮家和李家的華人置業拿下舊的華人行大廈,也就是說當時花了15億港幣左右。

在進入到1977年,香江樓價早已恢複。

特彆是去年末。

怡和洋行出售旗下的金門大廈給陳鬆箐和鐘家的合資公司是81億港幣,據說現在金門大廈已經接近10億港幣。

而金門大廈是香江最值錢的物業之一。

在李加成和周千啝看來,新建的華人行大廈,當然也是香江最值錢的物業之一。

即使李加成隻是花了不到一億港幣進行重建,那麼按照周千啝的想法,現在這一座大廈也要參考金門大廈的價格來評估。

也就是說,周千啝開出八億港幣評估,50股份,那也就是價值4億港幣,雖然花了幾千萬港幣,算下來也可以淨賺3億港幣。

即使李加成還是很不舒服,能夠拿到3億港幣,也算是不錯了。

對於周千啝提出的這個價格,韋理搖頭說道:“我們最多隻能給出6億港幣評估,也就是3億港幣買下李家持有的股份。”

周千啝沒想到韋理隻是願意出6億港幣,那麼當然無法談。

周千啝又知道,現在彙灃銀行和沈弻都那樣說了,李家隻能賣出,隻是這個價格還是太低,他自然不願意。

半個小時後。

韋理看著自己戴著的手錶說道:“周先生,先等等。”

過了一會。

門口外的敲門聲響起。

韋理出去開門。

看到正是老闆包宇以及女秘書趙秀貞。

“老闆,趙秘書。”

韋理和包宇,趙秀貞打招呼,往裡麵進去。

一直在那坐著的周千啝,原以為包宇隻是派出韋理來和他談,沒想到,現在包宇居然也來了。

包宇這個包船王的兒子,以前周千啝隻是聽說過,沒有見過真人。

不過,去年末開始,包宇在收購九龍倉,青洲英泥的過程中,期間就上過很多次的報刊,特彆是週五晚正式宣佈入主和記黃埔後,更是出現在香江各地報刊上。

如今,周千啝見到包宇本人的時候,他發現包宇和包船王確實有些相似,除此之外,這個包宇看來和他兒子年紀倒是差不多。

“老闆,這位就是李先生身邊的高管周千啝先生。”

“周先生,你好。”

“包少,你好。”

周千咊已經站起來。

此時,包宇注意到麵前這位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華人老人,他真的有些震驚。

眼前這位老人,居然就是李加成身邊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從周千啝的資料可以得知,對方出生於1914年,今年也就是64歲,年紀不小了,他卻是還沒有退休,依然留在李加成身邊出謀劃策,處理各種重要的事務。

除此之外。

周千啝這個人在三十年代的時候,對方當時初中還沒有畢業,就跟著父親到暹羅處理廣福煙草公司的生產。

四十年代初,因為東洋軍的關係,遭到當時暹羅當局驅趕,他隻能回汕城做一位文員。

不久,周千啝又回到香江,先後在“華昌”行和抽紗公司當會計。

抽紗公司虧本倒閉後,他在李加成開辦的塑料花廠推銷塑料花,也就是那段時間,雙方患難與共,即使李加成的塑膠廠差點倒閉,周千啝依然不願意離開,而是繼續留下來替李加成做事,關係十分密切。

可以說,周千啝自李加成事業發展之初,一直是李加成的最得力的助手,由於業務精通且工作負責,又有對市場經濟的超強頭腦,委任長茳實業集團的財務主管,主要負責理財工作。

讓包宇沒想到,現在的周千啝居然六十多歲,遠比李加成的年紀更大。

當然,這種人越老經驗越豐富,還真的不敢小瞧。

周千啝原以為包宇或者包家隻是派人來和他談,讓周千啝沒想到的是,包宇不但派出韋理來和他談,甚至還親自上門見他。

“原來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千啝先生,據我得知,李先生這些年能夠在塑膠廠和地產上的成功,最離不開就是周千啝先生,還有另外一位盛鬆聲先生,外界稱呼你們為李先生的左膀右臂。”

“包少,你過獎了,其實我幫不了李先生什麼,很多事都是老闆自己決策的。”

包宇當然不相信。

這個周千啝絕對是一個老狐狸。

包宇甚至非常懷疑,曆史上李加成多次非常重要的決策,都出自周千啝之手。

包括收購美資美高公司,還有曆史上,李加成偷襲九龍倉等等。

雖然後來李加成招收了麥理思,馬世民這些很重要的白人高管,甚至還有霍建檸這些華人高管。

一直到八十年代後,周千啝都七十多歲了,依然還是李加成最重要的高管。

反而盛鬆聲在八十年代後離開香江移民到加國了。

“韋理,剛剛和周先生談得如何了?”

“老闆,李家方麵要價8億港幣,我覺得價格太高,我覺得最多價值6億港幣,但是,周先生又不願意。”

8億港幣?

這個價格不少了,也算不上太高。

因為香江的樓市確實快速回升當中。

特彆是被陳鬆箐的炒作下,金門大廈都去年末到超過81億港幣,到了今年怕是漲到10億港幣,甚至更高都有可能。

曆史上的時候,1978年12月,置地公司以715億港幣向怡和旗下的金門建築公司購買金門大廈。

在1980年1月10日,陳鬆箐和鐘文正則是以998億港幣收購金門大廈。

一年後,更是以168億港幣把金門大廈賣給另外一家公司。

這裡麵有多個原因。

其中,除了陳鬆箐也是左手倒右手,故意提高金門大廈的價值,用來欺騙銀行和財務公司的。

而當時香江的樓市確實已經漲得很厲害。

現在周千啝提出以8億港幣市值評估出售新建華人行大廈,在包宇看來這個價錢確實不高不低。

“包少,你也知道,現在香江樓市恢複得很快,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們老闆李先生是不願意出售的。”

包宇知道。

包宇則是問道:“周先生,聽說你有個兒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