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百年,從港島開始崛起 第739章 年的香江
香江啟德國際機場。
一架大型客機安全降落在機場的跑道上。
這一架大型客機上的乘客,正是包宇,曹誌明以及那些保鏢。
從十一月份出發離開香江,到現在回來已經是第二年的一月末。
此時,安全回到這裡,包宇也是很高興。
當他和曹誌明,那些保鏢剛剛從飛機上下來。
除了看到機場越來越繁忙外,此時,機場上到處都有一個和香江時裝周的廣告。
1981年香江時裝周歡迎你!
世界第五大時裝周--香江!
除了各種各樣的這些時裝周的廣告語外,包括中文,英文,法語,阿拉伯語,東洋語等等。
基本上,作為現在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的香江國際機場,基本上無論是進出香江,隻要是坐飛機的,都可以看到這些廣告語。
另外,還有許多設計師,年輕模特的身影。
這一幕,包宇並不驚訝。
因為在去年六七月份,他也就開始讓盛誌文,麥理思等人策劃舉行香江時裝周,隻是本來按照計劃在每年九月和十月舉行春夏時裝秀,但是,時間上趕不及,所以也就從六七月份開始,盛誌文等人就開始策劃1981年的秋冬時裝秀。
其中,將在1981年的二月和三月,也就是下個月開始正式在香江隆重舉行。
參加進來的品牌,基本上都是香江本土的品牌公司。
另外,設計師,模特,主要也是來自香江本土的,另外還有一部分來自歐美,一部分來自東洋的。
如今,從今年一月份開始在香江國際機場,和香江中區投放關於香江時裝周的廣告,以至於香江市民,海外遊客都知道香江將是世界第五大時裝周。
至於是不是那樣?
誰知道。
畢竟,除了那傳統四大時裝周的大城市外,很多城市一直在爭搶世界第五大時裝周。
包括像亞洲的東京等地,隻是東京所謂的時裝周,還不叫東京時裝周,而且非常分散,根本很難集中資源宣傳。
如今,香江的時裝周由包宇投資,並且由盛誌文等人操控,是在傳統四大時裝周基礎上弄出香江時裝周。
如今,從這些宣傳,廣告語來看,還算是不錯,至少不少人看到過後,都非常有印象。
“老闆,沒想到啊,我們不到兩個月回來,就出了這個。”曹誌明很驚訝。
“這就是我讓人盛誌文等人弄出來的,他們都花了大半年時間籌備,如果還是不行,那就是能力問題了。”
曹誌明纔想起,這確實是包宇讓盛誌文,麥理思等人負責弄出來的香江時裝周。
“老闆,那不知道到時在哪舉行?難道在環球電視台大廈?”
“那不是說了嗎?在蘭桂坊舉行。”
蘭桂坊?
人家巴黎時裝周是在香榭麗舍街道或者凡爾賽宮舉行。
倫敦時裝周時不時在各種莊園舉行。
紐約時裝周,米蘭時裝周,也是在許多著名的景點舉行時裝周。
如今,這一次香江時裝周第一次挑選在蘭桂坊,確實也算是很不錯的位置。
當然,如果是最好的地方,當然是在太平山,香江中區,甚至維多利亞港上舉行。
隻是,一個時裝周要舉行兩個月時間,還有那麼多的模特轉來轉去,那可不容易,沒有寬闊的地方搭建舞台是很難的。
特彆是如果遇到雨天的情況下,特彆麻煩。
如果是想在維多利亞港上舉行,怕是需要一艘超級郵輪上才行。
當然,時機成熟的情況下,到時也可以在一艘超級郵輪上進行。
包宇,曹誌明沒有留下來。
出到機場外麵,包宇的勞斯萊斯已經在等著。
“老闆,我直接開車回去就行。”
今天是週日,曹誌明先回太平山。
在曹誌明自己開他的車回去。
包宇上到勞斯萊斯車上。
然後往深水灣半山彆墅回去。
深水灣半山彆墅。
包家。
此時,差不多到上午十一點多。
現在包肇龍,包裕剛夫婦都在等他回來。
“爺爺,爹地,媽咪,我回來了。”
包宇從車上下來,看到爺爺和爹地媽咪三人。
在過去和三人打招呼。
三人看到包宇終於從蘇連和歐洲那邊回來,也是放下心來。
當包宇和爺爺到沙發那裡坐下,看著現在爺爺紅光滿麵的樣子,他很難相信對方居然是在明年走的。
因為從現在來看,爺爺的身體看起來非常不錯。
而且,現在已經是1981年,按照他得知的資料,知道爺爺明年可能也就走了。
而他之所以害怕,那是因為他之前知道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和他得知資料的差不多的時候走的。
“爺爺,你身體好吧。”
“好,很好,能吃能喝,還能經常到公司看看。”現在包肇龍除了年紀看起來大外,其他確實沒有什麼。
不過,包宇知道很多時候,很多事還是比較難說的。
包宇在那陪著爺爺半個小時。
等到包宇再和爺爺,爹地媽咪吃完午餐。
包宇和爹地上到樓上書房。
“bob,你膽子比我大啊!”
當年他也是無意中才和蘇連那邊搭上關係,然後才和蘇連做了不少生意,沒想到,這次兒子居然直接找上門。
最重要,現在和蘇連已經達成第一個價值20億港幣的生意。
“爹地,這還是你當年和蘇連有合作基礎,我纔能夠那麼順利。”
“你說說蘇連那邊的情況,還有為什麼你要以物易物交易?”
包裕剛記得當年和蘇連合作,收的蘇連盧布,但是,那些錢早就處理完了。按照包裕剛的想法,如果現在收了蘇連盧布,彙灃方麵應該也是可以處理掉的。
“爹地,現在蘇連開始不行了。”
蘇連開始不行了?
怎麼可能?
包裕剛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包宇說起那個伊裡奇的情況,也說起伊裡奇繼承人安德羅波夫的情況。
“這倆人年紀不小了,而且平常都是暴飲暴食,現在一身的病,如果不是有專人照顧,怕是可能早就走了。”
“那即使他們走了,不是還有其他人繼承嗎?”
其他人?
包宇忍不住笑了。
基本上,都是那樣,到那個契爾年科也是這樣。
“換人也沒用,蘇連的經濟太過於失衡。現在蘇連願意和我們包家做生意,就是因為它們經濟已經出現問題,包括吃的方麵,可能都缺。”
“難道比國內還要差?”
“確實是那樣,蘇連是真的屬於外強中乾,表麵上看起來強大,實際上早已空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