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修仙,我為鎮族神鼎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為仙宗
鼎中天地,林逍客正潛心參悟著手中那枚黅霄殘片,神識卻忽然感知到一股不弱於自己的氣息,連忙停下參悟,掐動靈訣,將自身及銅鼎的氣機掩去,這才低聲嘀咕道:
「又來個金丹?」
自從林逍客突破以後,才真正體悟到什麼是不見天地寥闊,不知自身渺小,神識所照,已經可以籠罩整個青雲郡,知曉光是這小小的一郡之地,便至少有兩位金丹蟄伏其中,久不露麵。
隻在初次與林逍客的神識相互感知到對方時,聊作回應,算是打過招呼,畢竟同為一郡修士,在無利益衝突之前,自然要維持基本的體麵。
而此次所感知到的氣息,顯然是另一股,好似清風朗月,並未在青雲郡地界久留,隻是沿著邊域一路向北,往連遊郡去了。
林逍客等了片刻,見那金丹並未掉頭折返,方纔鬆了口氣,撤去靈訣,隻當那人是個過路修士,並未放在心上,轉而將心神再度灌入手中殘片之中。
————
「靈溪,你可知為師緣何要舍近求遠,駕雲繞過那琅上郡,轉而借道柴桑、青雲二郡?」
浮煙雲上,晏芷蘅望著腳下疾掠而過的山河景色,毫無征兆地開口問道。
慕容靈溪自小便入了仙宗,拜入浮黎峰,成了晏芷蘅最小的親傳弟子,而今已到了十三四歲,這還是第一次離開宗門,對外界的一切都好奇的緊。
聽到師尊問話,慕容靈溪思量片刻,搖了搖頭,低聲回複道:
「弟子愚昧,悟不懂其中關鍵。」
而晏芷蘅似是早有預料,聞言並未有所不悅,隻輕聲解釋道:
「琅上西境便是妖域,近些年宗門裡有些小道訊息,似是雲曦宗與某位妖王達成了共識,以二十年為期,那妖王會將各類靈草靈藥與一些老弱病殘的妖獸送到雲曦宗供以煉丹鍛器,而雲曦宗,則需撤回駐守琅上的築基修士,讓妖族肆意吞吃其中凡人,足足七日。」
慕容靈溪聞言,麵色倏地一白,纖指不自覺地揪緊了袖口。
她自幼在宗門庇護下長大,所見皆是清修悟道,斬妖除魔的正道行事,何曾聽過這般**裸的交易,當即顫聲道:
「雲曦宗乃是太初雲府轄下三宗之首,素來以正道楷模自居,怎能行此……駭人聽聞之事?以凡人性命換取妖獸材料,這與那些邪魔外道殺人剖心又有何區彆?」
晏芷蘅知曉慕容靈溪心性純良,因其年幼,峰中一應師兄師姐皆對其關照有加,但也正因如此,才需更早認知這方天地的殘酷,是以此次離宗,晏芷蘅才會隻帶她一人隨同。
聞言,也是輕搖其首,眼中神色複雜,低聲道:
「可這便是修真界的法則……」
慕容靈溪眼眸顫動,身軀微微一晃,望向晏芷蘅,低聲道:
「師尊……莫非覺得雲曦宗此舉無錯?」
晏芷蘅沒有轉身,依舊望著腳下山河,但那團雲氣的速度卻慢了幾分,搖了搖頭,輕聲道:
「此舉……難分對錯,無論是人還是妖,為了變強,總是不擇手段,世人難以因此對其評判。」
晏芷蘅話語一頓,輕聲歎了一氣,低低道:
「畢竟……世上從來沒有非黑即白的事情。」
慕容靈溪怔了怔,口中呢喃道:
「師尊……」
沉默良久,晏芷蘅平複心緒,解釋道:
「琅上郡與吳國王都所在的連遊郡以山脈為界,其下良田無數,人口滋蕃更甚野草,七日屠戮,固然慘烈,但妖族胃口再大,也無法吞儘一郡生靈。」
晏芷蘅抬首,望向天際逐漸顯露的連遊山脈,繼續輕聲道:
「殘餘的凡人,在這二十年的時間裡,便足以休養生息,恢複元氣,雲曦宗以這些不算重要的凡人性命,無需刀兵,便可輕易自那妖王手中換取海量的資源,無論怎麼看,都是劃算。」
慕容靈溪畢竟年幼,未曾真正見過人心險惡,仍是不甘道:
「師尊,可那些人……難道生來便改如此嗎?哪怕僥倖存活下來,子子孫孫亦要深受其害嗎?」
晏芷蘅終於轉過身,一雙依舊平淡的眼眸望著眼泛淚花的慕容靈溪,輕聲道:
「生而弱小,便是原罪,在雲曦宗眼中,這些人的性命與地裡的稻粟無異,凡人繁衍迅速,幾十年過去又是一郡熙攘,可用他們換來的資源,卻可以實實在在壯大宗門根基,而妖族不通藥理,通過這筆交易,那妖王便可以這一郡血食,來壯大手中實力,於雙方而言,皆有裨益。」
慕容靈溪往後踉蹌兩步,幾乎站不穩身軀,急切道:
「可是師尊,正道仙門,不是應以庇護蒼生為己任嗎?」
晏芷蘅輕輕搖了搖頭,低聲道:
「庇護蒼生,是理想,是道義,但修真界的現實往往是,力量纔是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連自身道統都難以維係,又何談庇護他人?雲曦宗如此,太初雲府如此,我碧落瑤台亦是如此……」
慕容靈溪嬌軀微顫,晏芷蘅的話語像連番敲打在她以往單純的心靈上,她張了張嘴,想反駁,卻發現千言萬語全都哽在喉間,隻無力問道:
「若有一日,弟子也麵臨這般抉擇……難道也隻能如此權衡算計嗎?」
晏芷蘅伸出手,輕輕撫了撫慕容靈溪的青絲,眼神複雜,輕聲道:
「為師帶你繞路,既是不願沾染其中是非,亦是不願讓你過早直麵那般慘狀,因為世間抉擇,並非所有都需如此極端,但靈溪,你需記住……」
「這一生中,你會見到許多超乎你想象之事,堅守本心固然重要,但亦需明白世間之複雜,並非所有事情都能簡單地用對錯來衡量,在這紛擾詭譎的世道中,如何保全自身與所在意之物,又如何持守心中的道義底線,這本身……便是一場修行。」
慕容靈溪細細體會著師尊口中的真諦,正了正神色,鄭重一拜,躬身道:
「弟子……拜謝師尊教誨。」
晏芷蘅淡然一笑,輕聲道:
「起來吧,再有半日,應當便能行至硯岸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