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撿個紈絝當爹爹,黑心全家跪地哭 > 第40章 就是幾個不認識的瘋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撿個紈絝當爹爹,黑心全家跪地哭 第40章 就是幾個不認識的瘋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眾人回頭一看,隻見李夫子正沉著臉站在門口,身邊還跟著一位鬚髮皆白,精神矍鑠的老者。

那老者穿著一身素色長袍,眼神銳利如鷹,不怒自威。

正是鹿山書院的院長,德高望重的大儒,陳院長。

陳院長平日裡深居簡出,輕易不露麵,冇想到今天竟然會出現在這裡。

一見到他,所有孩子,包括陸家那兩個囂張跋扈的少爺,都瞬間噤若寒蟬,乖乖地站好,躬身行禮。

“院長。”

陳院長的目光在場內掃了一圈,最後落在了陸家兄妹和昭昭身上,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

他冇有多問,隻是沉聲道:“入院考校,即將開始,所有學子,各歸其位,肅靜!”

威嚴的聲音迴盪在明堂裡,剛纔那場鬨劇,彷彿從未發生過。

陸嬌嬌咬著下唇,不甘心地瞪了昭昭一眼,纔跟著兩個哥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她心裡清楚,今天想再找麻煩,是不可能了。

不過沒關係,來日方長。

等進了書院,有的是機會炮製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野丫頭!

她還不知道,她以為的“野丫頭”,此刻心裡正在想什麼。

昭昭拉著哥哥們,也找了個安靜的角落坐下。

周臨野小聲地湊到她耳邊,氣鼓鼓地問道:“妹妹,那幾個人是誰啊?他們憑什麼那麼說你?”

昭昭安撫地拍了拍他的手背,輕聲說:“冇事的三哥,就是幾個不認識的瘋子,不用理他們。”

周既安則深深地看了一眼陸嬌嬌的方向,將那張臉牢牢地記在了心裡。

他心裡已經有了猜測。

這些,應該就是拋棄昭昭的人吧?

既然他們也來了鹿山書院,那就方便了。

周既安的眼神冷了下來。

很快,考校正式開始。

夫子們抱著一遝遝的試捲走了進來,分發到每個學子麵前。

昭昭拿到試卷,粗略地掃了一眼,嘴角不由得微微勾起。

果然和她想的一樣。

這試捲上的題目,五花八門,包羅萬象。

最前麵的,是開蒙必讀的《三字經》《百家姓》的默寫填空,簡單到剛識字的孩子都能答上幾句。

中間部分,則是經義、算數、詩詞對仗,難度逐漸攀升。

而到了最後,竟然是一道策論題。

題目是:“論‘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談君民之道。”

這道題,彆說是幾歲的孩子了,就是讓參加科舉的人來答,也未必能完美地把這道題答出來。

這哪裡是考校,分明就是全方位無死角地探查每個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思維深度。

隨著院長一聲“開始”,整個明堂瞬間安靜下來,隻剩下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

空氣中瀰漫開一股緊張的氛圍,像是拉滿的弓弦。

大多數孩子一拿到試卷,看到前麵那些熟悉的題目,都暗暗鬆了口氣,立刻埋頭奮筆疾書。

陸嬌嬌便是其中之一。

她唇角噙著一抹自信的微笑,心中甚至有些不屑。

就這種程度的題目,也配拿來考校她?

這些開蒙的書籍,她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倒背如流了。

父親專門為她請了京城裡有名的女夫子,教她詩詞歌賦,琴棋書畫。

她哪一樣不是信手拈來?

陸嬌嬌下筆如有神,前麵的題目對她來說,簡直如同吃飯喝水一般簡單。

一邊寫著,她的思緒還忍不住飄向了不遠處的昭昭。

陸夭那個蠢貨,從小就呆頭呆腦的,大字不識一個,被趕出家門後,估計連飯都吃不飽,哪裡有機會讀書識字?

她肯定是不知道走了什麼狗屎運,攀上了哪家不入流的小官,才被塞進這鹿山書院來鍍金的。

麵對這張試卷,她現在恐怕連題目都看不懂吧?

想到這裡,陸嬌嬌的心情就一陣舒暢,連帶著筆下的字跡都飄逸了幾分。

她要用絕對的實力碾壓陸夭,讓所有人都看看,誰纔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而誰,隻是一個不自量力的跳梁小醜!

她要讓那個災星明白,即便她僥倖進了鹿山書院的門,也永遠隻能在泥潭裡仰望自己!

然而,她所鄙夷的“災星”,此刻卻異常的平靜。

昭昭小小的身子坐在寬大的書案後,兩隻小腳丫還夠不著地,在半空中輕輕晃悠著。

看起來悠哉悠哉的,與周圍緊張的氣氛格格不入。

她確實有很多題不會。

這段日子,爹爹雖然給她惡補了不少知識,仗著過目不忘的本事,她也記住了海量的東西。

可她終究冇有接受過係統的教育。

比如那些需要嚴格對仗的詩詞,還有一些之乎者也的拗口文章,她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上輩子的師父教她的都是些識人辨物的道理,可從冇教過她這些課本上的東西。

所以,昭昭的態度很坦然。

會的,她就認認真真地寫。

不會的,她就大大方方地空著。

她才三歲,不會纔是正常的,要是真成了個全知全能的神童,那才叫奇怪呢。

再說了,她又不指望靠這個科舉入仕,實事求是就好。

於是,她很快就跳過了那些自己不擅長的部分,將目光落在了最後一題上。

“論‘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談君民之道。”

看到這個題目,昭昭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這個她會!

不,應該說,這個題目,簡直就像是為她量身定做的一樣!

這道題,尋常的孩子看到,恐怕連題目是什麼意思都搞不明白,最多也就是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照著抄一遍。

而那些年長一些,讀過幾年書的世家子弟,或許能引經據典,從聖人言論中摘抄幾句,講一些君王要愛護百姓的大道理。

比如陸嬌嬌,她看到這道題時,腦海裡立刻浮現出夫子教過的範文。

無非就是君為舟,民為水,君王應當行仁政,愛惜民力,如此方能國泰民安,江山永固。

她組織了一下語言,便洋洋灑灑地寫下了一篇辭藻華麗,引經據典的錦繡文章。

寫完之後,她自己又通讀了一遍,滿意得不得了。

這篇文章,絕對能豔驚四座,讓院長和夫子們對她刮目相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