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氣寒 第145章 品茶
路伯庸口中的羅師伯名為羅英,乃是羅家家主,他的洞府離得較遠一些,一行四人走了半個時辰纔到。
一路之上,李歎雲不時攀談,路伯庸是何等人,一手太極推手打的如封似閉,兩人關係拉近不少,卻是一點有用的資訊也不露。
林疏影在後麵看著,自家徒兒就像是一名快劍手,不時出擊尋覓,而路師兄則像是一片大小山石布成的石陣,隨著言語變化,不停變幻防護,不露絲毫破綻。
一大一小兩隻狐狸精,有意思。
羅英的洞府門口有一名修士侍立,隻是個煉氣三層修為的少年,他見四人前來,看向李歎雲,又將目光投向路伯庸。
“路師叔安好,不知帶這幾人前來何事。”
“嗬嗬,這位小友乃是毓秀峰弟子李歎雲,有事求見你師尊。”
那少年看向李歎雲,李歎雲拱手施禮道:“弟子李歎雲,五年前雲棲澗一行遇襲,好友羅薰身死,今日特來拜祭。”
“既非清明,也非忌日,為何今日前來拜祭。”
李歎雲心中一凜,這少年聰明敏銳,抓住了自己一個不大不小的破綻。不過,他多年沉浸水道,已有急智。
於是,李歎雲不慌不忙,娓娓道來:
“一來,是因為如今亂局,往來一次不易,清明之期雖近,歎雲卻不敢叨擾貴峰過久。”
“其次,昔日羅家師兄承了我一位好友章秋瀾斷劍之諾,我好友如今下落不明,今日前來看羅家是否有所差遣,李某可代好友一並接下。”
“不瞞師弟,此次歎雲前來是有事相求,隻是要與羅師伯當麵纔可道出,請師弟海涵。”
那少年聽罷,思索片刻,點點頭,對著林疏影躬身行禮,然後對著李歎雲說道:“請隨我來。”
李歎雲緩步跟上,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強大的神識如流水般緩緩流淌,緩緩撫過心頭焦慮。
洞府貌似沒有府門,李歎雲走著走著便與那帶路的少年一同身形消失,再出現時已在洞府之中,陣法之道,當真是神乎其技。
“請!”那少年左手指引,李歎雲點點頭,緩緩步入一座涼亭之中,如今正值初春,亭邊老樹吐翠,花圃之中青莖生出嫩芽,幾隻鳥兒在樹杈上嘰嘰喳喳,一片生機。
亭中一名紫袍中年修士正為他倒了一杯靈茶,香氣撲鼻,此人想必便是羅英了。
李歎雲躬身行禮,那修士緩緩開口:“你先前對我那弟子說了三個入府緣由,前兩條將’情‘、‘義’二字占了,不知第三條是什麼。”
李歎雲見他雲淡風輕,一副不為所動的樣子,心下一沉,又見他把手一指,自己上前在對麵坐了。
“羅師伯,實不相瞞,歎雲此次覲見貴峰,是受了我家老祖所托,前來購買三階防護陣法的,老祖說了,無論多少靈石,皆可付訖。”
“哦?原來是個‘利’字。可是羅某剛剛得到峰主之令,即日起不得出售任何陣法,你憑借舊情,想從我家這裡買,卻恕羅某愛莫能助。”
“歎雲不敢,歎雲隻是身負重托,但有一線希望,總想試一試,讓師伯見笑了。”
“無妨,歎雲年紀輕輕,便得你家老祖青睞,想必是有過人之處吧。”
“若歎雲真有過人之處,想必雲棲澗之時,定能護得羅師妹周全,過人之語,愧不敢當。”
羅英見他如此之快的引到自家已經逝去的族人身上,心中有所不喜,但又想起情報中所說,他是個修行庚金之道的劍修,也就熄了怒火。
“罷了,薰兒有你惦念,她的在天之靈,想必也甚是快慰。”
“羅師伯,羅師妹乃是被幽冥殿修士所殺,小侄去年又殺了三名幽冥殿修士,隻是不見當日的左千裡等三人,實乃憾事。”
“你有這個心,師伯甚是欣慰,喝茶吧。”
李歎雲見他輕輕揭過,暗歎一聲薑還是老的辣,而自己心中有所求,有點著急,也有些技窮了。
於是,捧起茶杯,品了一口,茶香清淡,略帶苦澀,與毓秀峰的靈茶又有所不同。
“近些年來,羅某偏愛這種苦茶,細品其中滋味,每每黯然神傷不知所以,歎雲可有教我?”
李歎雲見他挑起話頭,又意有所指,心中一動,但他屬實不懂茶,看那茶具怕不是有百年歲月了,在大師麵前可不敢妄言。
於是實話實說道:“小侄不敢,小侄於茶道之上一竅不通,讓師伯見笑了。”
“無妨,茶道與劍道亦有相通之處,你隨便說說,我也是隨便聽聽。”
李歎雲隻好拈起茶杯,將一口茶水含在口中,細細品味,良久,一口嚥下,又沉默不語。
若是品酒之道,他倒是聽師父和秋瀾說過一些,但對於他人的品茶之語,他隻記住了‘好茶’兩個字。
“此茶隻有這不知名的草木莖葉衝泡而成,其味頗淡,茶湯澀口,茶氣隻有一層,便是苦澀,落入腹中便再無他用。小侄愚鈍,師伯若是愛茶之人,實不知此茶有何好喝之處。”
羅英見他如此坦誠,緩緩點頭,說道:“歎雲可知它的名字?”
“歎雲見識淺薄,實不知。”
“這草乃是玄劍某地獨有的一種無名野草,並無任何奇異之處,但卻是我羅家祖地獨有,因此我羅家先祖遷徙青山之時,將草種帶了過來。”
“我每每品味此茶之時,便提醒自己勿忘羅家先輩之勇武,亦勿忘羅家之風骨,你適才提及薰兒,令我更覺其中苦澀真意。”
李歎雲恍然,他恭敬的給羅英又添了半盞黃色茶水。
“師伯節哀,小侄無狀,利慾薰心,提及師伯傷心之處,還請海涵。”
“利慾?不錯,你還年輕,定力不足,言語有失是難免的,能知錯便是好孩子。但是那些不知錯的人,卻愈發變本加厲!”
李歎雲見他柔和的語調忽然淩厲起來,雙目之間一抹恨意閃過。他心有所感,不由得說道:
“師伯...歎雲雖年幼,但入道十載以來,於這紅塵俗世中浮沉,隻覺這修仙界反而沒有凡俗裡的好人多,甚至是修行越高,人便越壞。”
“無數人背義而行卻逍遙自在得望長生,多少陰賊殘害、殺人掠財之事就發生在烈日青天之下!”
“小侄也曾多次仰仗些許武勇,仗劍行俠,曆經數次生死,傷痕累累之餘,還連累摯愛痛苦不已。每每想到此處,小侄看向手中三尺青鋒,便覺心下茫然,清靜不在。”
“為什麼?憑什麼呢?”
“然小侄有心殺賊,賊人卻如山如嶽,勢力滔天,就連那些正義之輩,也在為虎作倀,小侄好想一劍蕩之,然而小侄力微,甚至無數次起了隱居遁世之心...”
李歎雲絮絮叨叨說罷,歉然一笑,舉起茶杯一飲而儘。
“小侄無狀亂語,讓師伯見笑了。”
羅英默默聽完,輕輕搖頭,又點點頭,不置可否,也將盞中茶水飲了。
“時至如此亂局,小侄不敢再妄想什麼,隻盼能仗手中鎮魔劍,多殺幾個靈和峰和幽冥殿的賊子,為薰兒師妹報仇,也為伸張些許正義。”
“正義?”
“正是,世間還是有很多正義之輩的,實不相瞞,小侄名為毓秀峰購買陣法,實乃是受了碎星峰丁老祖的委托前來。”
“丁老祖高舉義旗,傳檄天下,敢為天下先,劍指靈和峰。小侄若不是有蘇老祖約束,又有俗情摯愛牽絆,恨不得以死報之。”
“小侄拜祭薰兒師妹之事,不敢勞煩您老人家,更不敢候到清明時節,與貴族族人一同拜祭。”
“五年前我見過那位受了章秋瀾斷劍之諾的師兄,可否允小侄隨師兄前去羅家墓地祭拜薰兒。”
“噢,你說丹若啊,他這幾年也沒有閒著,到處追查那左千裡的下落,前幾天被人誘出護山大陣殺了......”
說罷,手一揮,一具不太新鮮的屍體出現在亭外石板之上,心口一個碗口粗的血窟窿,他臉上還帶著笑容,雙目之中卻儘是迷茫之色,死不瞑目。
“他啊,是他這一代中羅家僅存的煉氣弟子了,羅家二三十名煉氣弟子之中,如今老的老,小的小,嗬嗬...”
說罷,羅英竟低低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