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召形又FQqC認航 188
連綿的丘陵與穀倉
清除了“嘔吐者”和隨之而來的屍潮後,接下來的旅途變得異常平順。
90號州際公路在威斯康星州中部的路況好得出奇,一連幾十公裡都看不到幾輛廢棄的車輛,更彆提堵路了。
諾亞方舟以每小時一百公裡的速度在公路上飛馳,引擎的轟鳴聲在空曠的原野上回蕩。
進入威斯康星州的第二天,地勢的起伏愈發明顯。
一望無際的平原被連綿不絕的緩坡丘陵所取代。
公路像是鋪在綠色地毯上的一條灰色帶子,蜿蜒著伸向遠方。
公路兩旁,是典型的美國中部田園風光。
大片大片的農田被整齊的柵欄分割開,紅頂白牆的穀倉和農舍點綴其間,偶爾還能看到巨大的筒狀糧倉和悠閒轉動的風車。
“這地方,在災變前肯定很美。”趙皓看著窗外的景色,說道。
“現在也很美。”林風接話道,“就是缺了點人煙味兒,多了點……肥料味。”他說的是那些被他們碾碎的感染者。
“李哥,你覺得這些農場裡,有倖存者的可能性大嗎?”陳默通過內部通訊問道。
李偉一直保持著他偵察兵的本色,用望遠鏡仔細地掃視著每一個從視野中經過的農場。
“可能性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李偉回答道。
“這種獨立的農場,通常是一個家庭的住所。災變初期,如果他們能守住自己的房子清理掉周圍少量的感染者,並且有足夠的食物和水源儲備,他們確實能撐一段時間。”
“但時間長了呢?他們總有需要出來找物資的時候吧。”趙皓問。
“沒錯,這就是問題所在。”李偉放下望遠鏡,解釋道。
“一個家庭通常隻有兩三個壯勞力,幾把槍。他們可以對付三五個感染者,但如果遇到幾十個,或者像我們昨天遇到的‘嘔吐者’那樣的東西,他們就毫無反抗之力。”
“所以大部分小型家庭式的倖存者,要麼早就被消滅了,要麼就是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家,去投靠更大的聚居地了。”
“所以我們看到的這些完好無損的農舍很可能隻是個空殼子。”陳默總結道。
“對,一個隨時可能從裡麵走出感染者的空殼子。”李偉的補充讓這田園風光蒙上了一層陰影。
為了驗證這個說法,趙皓操控著無人機,對前方一個看起來規模不小的農場進行了一次低空偵察。
無人機從農舍的屋頂掠過,畫麵清晰地傳了回來。
房子的門窗緊閉,院子裡的草已經長得半人高,一輛皮卡車停在車庫門口,車身上落滿了灰塵。
熱成像掃描顯示,整個農場範圍內沒有任何生命熱源。
“空的。”趙皓報告。
“繼續前進。”陳默下達了命令。
車輛繼續前行。他們經過了一個又一個農場,一片又一片田野。
枯燥的旅途讓時間過得飛快。
下午時分,李偉的警報再次響起。
“左前方,十點鐘方向,山坡上,有反光。”他的聲音簡短而清晰。
“收到!”趙皓立刻將無人機的鏡頭轉了過去。
在高倍率鏡頭的幫助下,他們很快就找到了反光的來源。
那是一個坐落在山坡頂上的農場,在一座穀倉的屋頂上,一個人正舉著望遠鏡,也在觀察著他們。
“發現倖存者,一名,持有觀察裝置。”趙皓報告道,“他發現我們了。”
幾乎在同時,那個觀察者立刻放下瞭望遠鏡,轉身跑進了穀倉裡。
“他去報信了。”林風哼了一聲,“看來這裡不是空殼子。”
“熱成像顯示,穀倉和旁邊的農舍裡,有七個熱源訊號。”趙皓很快給出了更詳細的情報,“他們開始有動作了,似乎在準備武器。”
車廂裡的氣氛瞬間緊張了起來。
陳默看了一眼地圖,他們現在的位置離主乾道很近,對方占據了高地,視野開闊,如果對方有重武器,比如大口徑狙擊槍,會對諾亞方舟造成一定的威脅。
“怎麼辦?要不要給他們個警告?”林風的手已經放在了武器站的控製杆上。
“不。”陳默搖了搖頭,“保持原速,繼續前進。不要有任何挑釁動作。”
“就這麼走了?萬一他們開槍呢?”林風有些不解。
“他們不會。”這次開口的是李偉。
“我們的體型和速度,已經表明瞭我們不是普通的拾荒者。在不清楚我們底細的情況下,任何一個有理智的倖存者領袖,都不會選擇主動攻擊一個比自己強大得多的目標。他們現在的緊張,隻是出於自保的本能。”
“李哥說得對。”陳默讚同道,“我們對他們來說,是一輛滿載著未知和威脅的鋼鐵列車。他們最想做的就是祈禱我們趕緊開過去,離他們越遠越好。”
果然,如李偉和陳默所料。諾亞方舟不偏不倚,依舊沿著州際公路向前行駛,沒有絲毫減速或轉向的跡象。
而山坡上的那個農場,也始終保持著沉默。
他們隻是緊張地注視著,直到諾亞方舟龐大的身影,消失在丘陵的另一側。
“看吧,相安無事。”陳默平靜地說。
林風撇了撇嘴:“算他們運氣好。”
“是我們運氣好。”陳默糾正道,“省了一堆麻煩和彈藥。”
末世的旅途,就是在一場場與未知威脅的博弈中度過的。
有時候需要雷霆萬鈞,有時候則需要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