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夫人有空間 第140章 楊夫人真實麵目
女子見顧梨也是個和善的人,與她今天所見的那些世家夫人娘子都不一樣,笑著說道:「早就聽聞言將軍的夫人非常美,今日有幸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蕭可麵帶笑容的恭維著,顧梨也是麵帶笑容的說:「蕭娘子,今日怎麼一人來赴宴。」
蕭可麵帶擔憂的說道:「我娘冬日裡著了風寒,一直都不見好,近日已經愈發嚴重了,所以今日隻有我與家父同行。」
顧梨本著醫者的敏感便多問了幾句:「冬日裡至今已有半年之久,一直都沒好轉嗎?」
「也不是一直都沒有好轉,好幾日,又複發,迴圈往複,就越發嚴重了。」
顧梨在心裡大約有個判斷,怕是已經是肺癆了。不知道是否還有的救,顧梨見麵前的姑娘也是個知書達禮的:「蕭娘子,京城有一家仁和堂你可有帶你母親去過,據我所知那的郎中醫術很不錯,你可以帶著病人去瞧一瞧。也許他有辦法呢。隻是那的郎中不去府上瞧病,無論多嚴重的病人都要去藥堂診治。你可以帶著你母親去看看。」
顧梨前世身為醫生,醫生的信仰就是不管病人是什麼身份,都會儘力施救,但她又不想做聖母婊,晚上回府以後,向言子風問問這個蕭永誠是不是個好官,如果是個好官,不妨救一下,如若不是,就讓沈郎中給看看打發走就行了。
「仁和堂。」蕭可重複了一遍,似乎很用心的記下。然後又看向顧梨:「多謝言夫人,我記下了,回去我就帶著母親去問問,怎麼說也是一絲希望。」
顧梨對蕭可很滿意,短短的接觸下來,顧梨明顯感覺蕭可知進退,她很喜歡像蕭可這樣的女孩子。
顧梨這邊在涼亭下與蕭可聊的開心,時間也算過的快,再說春柳與齊媽媽,春柳帶著小月心在逗螞蟻。
楊夫人差人將齊媽媽叫到一邊:「給夫人請安。」
楊老夫人不在場的情況下,楊夫人,也是派頭十足,楊夫人端坐在桌前:「起來吧。齊媽媽,最近小小姐可好。」
齊媽媽老實的回答:「小小姐最近很好,這些日子也長個子了。」
楊夫人看向齊媽媽:「嗯,剛才我見著了小小姐,似乎是比之前長高了一些。也結實了點。」
楊夫人臉上冷冰冰的問齊媽媽:「言夫人對小小姐還是像以前一樣嗎?」
齊媽媽一臉認真的說:「夫人待小小姐比以前更上心了。前些日子,夫人盤算著給小小姐請位女先生,找了好幾個,也沒有滿意的,如今是夫人親自教導小小姐識字。」
楊夫人一臉不悅:「言夫人自己親自教導?」
齊媽媽並沒有發現楊夫人的變化,還是照實了說:「是,夫人說,小小姐年齡還小,早早的送到先生麵前,總歸太受罪了些。」
楊夫人的臉上似乎更不好看:「她一個婦道人家,要如何教導,更何況她的出身如此的低,又有什麼見識。隻怕小小姐會被這無知的農家女耽誤了。」
齊媽媽聽了楊夫人的話,心裡涼了半截,她一直認為,楊夫人是認可顧梨的,平日裡楊夫人在楊老夫人麵前,也沒有表現出來對言夫人的不滿,導致齊媽媽誤以為楊夫人很滿意顧梨所做的一切。如今看來,是自己想錯了,楊夫人從心裡就瞧不起顧梨的。齊媽媽生怕自己說多了,趕緊緊了嘴。
楊夫人見齊媽媽拘謹了很多:「齊媽媽,你也是我楊府的老人了,雖說現在是言府的人,可是必竟是打楊府出去的,小小姐有什麼事,首先是要想到我們楊府,畢竟我們楊府是小小姐最大的依仗,沒了我們楊府,那農家女會對小小姐如此好,還不是看在相爺的份上。」
齊媽媽聽著這話背後起了一層密密麻麻的汗,先不說言夫人對小小姐如此好,就說言將軍帶著小小姐在韓家村時,那時候將軍可是落難之人,誰有知道他是朝廷的將軍,一個人帶著小小姐被言夫人救下,那時候言夫人不是一樣對小小姐很好嗎。
隻是這些話,她作為下人,不可說,隻能點頭答應道:「老奴記住了。」
楊夫人見也問不出其他話來:「不要光是嘴上答應。」
齊媽媽低頭在楊夫人麵前站著:「老奴緊記。老奴告退。」
楊夫人此刻更不悅了,眉頭皺了皺有些不滿:「離開楊府,我都說不得你了,說了幾句就這麼著急的要走,你很著急嗎。」
齊媽媽趕緊賠罪道:「老奴不敢,隻是言夫人臨出門前,千叮嚀萬囑咐老奴,要看好小小姐,今日宮中人多,擔心出了什麼意外,讓老奴不管有什麼事情,都必須以小小姐為重,要看好小小姐,不能有任何閃失。」
楊夫人也是知道宮中手段的,年輕時她也沒少在這方麵吃虧,本想著言子風與顧梨年齡小,有著小月心這層關係,慢慢的可以拿捏的住將軍府,將來好讓將軍府為自己的兩個兒子所用,沒想到,婆母卻對言府處處維護,甚至嚴禁楊府的人去言府走動,楊夫人有些不甘心,隻是這裡畢竟事皇後的寢宮,她必須收斂,隻能對著齊媽媽不耐煩的說道:「算了,算了,你趕緊回去吧,記住我近日與你說的話,日後眼睛放亮些,將軍府有什麼風吹草東必須要要給我傳遞訊息。」
齊媽媽的趕緊說道:「夫人,將軍府上的事都是嚴夫人與管家做主,就連這東院的事務,也是有齊姑娘打理。言夫人不需老奴插手。」
楊夫人聽了齊媽媽的說法,氣不打一處來:「好大的狗蛋,你才離開楊府幾天,我就使喚不動你了。」
齊媽媽在楊老夫人身邊待了這麼多年,楊夫人今天這個樣子還是第一次看見,真是後悔自己在楊府待了這麼多年竟沒看出楊夫人是這樣的人。齊媽媽將身子有低了低:「夫人恕罪。」
楊夫人也知道這是皇宮,她不便發作,不耐煩地說:「你在言府隻管睜大眼睛看,支起耳朵聽,聽到任何的訊息儘快來回稟就是了,我就不信了,這言子風回了東院回不與那農女商議朝中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