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您是不是吃上癮了 郡主何時也開始關心這些市井瑣事了?
-
將軍府內。
顧臨風靠在榻上,因傷病和藥物的作用有些昏沉。
這時,門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陳管事提著一個食盒走了進來。
“將軍,這是仙客來方纔送來的。
”顧臨風微微蹙眉,今日的餐食不是早已送過?且他並無胃口,便淡淡道:“撤下吧。
”“將軍,”陳管事將食盒放在小幾上,一邊打開一邊解釋道,“老奴先前見您食慾不振,心中焦慮,便私下懇請沈小姐能否為您準備些更合口的病中膳食。
這是她根據您的狀況,特意吩咐後廚做的,剛出鍋便讓夥計快馬加鞭送來。
”食盒開啟,一份排骨蓮藕湯和一份梅子漬山藥被端了出來,這兩樣東西一看便是花了十足的心思,排骨蓮藕湯湯色清澈,漬山藥造型別緻,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他冇有多問,沉默地接過了陳管事盛好的湯。
湯的溫度透過碗壁傳來,不燙不冷,入口是蓮藕的清甜與排骨燉煮後純粹的醇厚,極大地撫慰了他麻木的味蕾和不適的喉嚨,一碗湯很快見了底。
隨後,他又嚐了那梅子漬山藥,清新的酸意恰到好處地勾起了食慾。
他冇有說話,但將一湯一食都用得乾乾淨淨。
陳管事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一邊收拾空碗,一邊低聲像是自語,又像是稟報:“送餐的夥計說,沈小姐親自看著食盒裝好,反覆檢查了保溫的棉布是否裹緊,叮囑了又叮囑……”顧臨風聞言,目光掃過那些空了的器皿,並未看向陳管事,隻極淡地應了一聲:“嗯。
”良久,他才抬眸:“陳岩可來了?”“副將大人方纔來過了,將軍正在用膳,冇敢打擾,在外間候著呢。
”“讓他進來。
”陳岩快步走進,抱拳行禮:“將軍!您今日氣色瞧著好些了好些了。
”顧臨風微微頷首,示意他近前。
“陛下今日在朝會上可還順利?”顧臨風的聲音仍帶著病中的沙啞。
陳岩神色一凝:“正要稟報將軍。
今日廷議時,李尚書等人又以北境軍費為由,質疑陛下新政。
說邊關暫無戰事,何須撥付如此钜額糧餉。
”顧臨風麵色一凜:“李尚書他倒是迫不及待了。
先帝在位時,他便是這般阻撓邊防事宜。
如今陛下登基未滿一年,他們便覺得有機可乘了?”“正是。
陛下雖未表態,但末將看得出來,聖心不悅。
”陳岩上前一步,“還有一事近日京城中的異動,經查實,與李尚書府上的人有過接觸。
”“看來有些人,是覺得陛下年少,我這個抱病的武夫也不足為懼了。
”“將軍,要不要末將”“不必。
”顧臨風抬手製止,“陛下既然將京畿防務交予我,便是信任我等能穩住局勢。
你明日去兵部,就以整頓軍務為由,將李尚書那幾個侄子的職位調動一番。
記住,要按章程辦事,讓他們挑不出錯處。
”陳岩會意:“將軍是要敲山震虎?隻是這樣會不會太溫和了?李尚書在吏部的勢力”“這正是關鍵所在,陛下如今根基未穩,朝中這些老臣盤根錯節,若正麵衝突,反倒讓他們擰成一股繩。
我們要讓他們知道,陛下並非無人可用,但也不必急於一時。
”“北境那邊,你讓張程親自去一趟,暗中查證李尚書與邊關將領的往來。
我懷疑,他們不僅在朝中興風作浪,在軍中也安插了不少人手。
”“將軍是擔心”陳岩神色一凜。
“不錯,告訴張程,此行務必要謹慎,寧可慢些,也不能走漏風聲。
”“末將明白。
”陳岩鄭重行禮,“永王府近日似乎也有所動作,前日進宮探望太後,在宮中停留了整整半日。
”顧臨風微微眯起眼睛:“永王一嚮明哲保身,如今卻頻頻入宮這潭水,是越來越渾了。
你派人留意永王府的動向,切記不可過於明顯。
”“是。
”陳岩領命,卻又遲疑道,“將軍,若是這幾方勢力暗中勾結”“那正好,既然都跳出來了,倒是省了我們逐一排查的工夫。
”就在這時,陳管事在門外回稟:“將軍,永寧郡主前來探病,正在花廳等候。
”顧臨風與陳岩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陳岩立即會意退下。
顧臨風披了件墨色暗紋外袍來到花廳時,永寧郡主正端坐在酸枝木雕花椅上。
她今日顯然是精心打扮過的,一身銀硃色的縷金百蝶穿花雲緞裙,襯得她肌膚勝雪,發間一支赤金點翠步搖,隨著她抬眸的動作輕輕晃動。
“臨風哥哥。
”見他進來,永寧立即放下茶盞起身,眼中帶著毫不掩飾的關切,“聽聞你染了風寒,如今可好些了?我特意帶了些上好的血燕來,最是潤肺補氣。
”“有勞郡主掛心,不過是尋常風寒,已經無礙了。
”顧臨風在她對麵的椅上落座,姿態有些疏離。
永寧細細打量著他略顯蒼白的臉色,輕歎一聲:“你總是這般不在意自己的身子。
記得小時候你帶著我們去西郊騎馬,從馬背上摔下來都不吭一聲,現在想來還讓人後怕。
”“陳年舊事,郡主竟還記得。
”“自然記得。
\"永寧抬眸看他,眼波流轉,“那時父親總說,顧家兒郎最有將門風骨。
”她話鋒輕輕一轉,語氣中添了幾分義憤,“說來可氣,月初家兄提及一家酒樓的事。
那悠悠酒樓的劉掌櫃,竟用那般下作手段欺壓對門的仙客來,實在令人不齒。
”“這等小人行徑,若是縱容,豈不壞了京城商賈的風氣?”郡主語氣堅定,“我便在賞花宴上明說了,此等急功近利之輩,所出之物不堪入雅士之口。
有幾位夫人當即就表示,日後絕不會再去悠悠酒樓。
”她微微揚起下巴,帶著幾分世家貴女特有的傲然,“想來如今,那劉掌櫃也該知道收斂了。
”顧臨風執盞的手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
他前些日子確實與永寧郡主的兄長品茗時,“不經意”間提過一句劉掌櫃行事不端。
原想著借世家子弟間的口耳相傳,徐徐圖之,卻未料到世子竟轉頭就告訴了永寧,更未料到永寧會如此迅速地借賞花宴發難。
這般大張旗鼓,雖則見效快,卻也過於醒目,隻怕會過早地將仙客來置於風口浪尖。
永寧說到仙客來時,目光狀似不經意地掃過顧臨風。
顧臨風不動聲色地問:“郡主何時也開始關心這些市井瑣事了?”永寧被他問得一怔,隨即嫣然一笑:“原是不關心的。
隻是聽說那仙客來是沈家小姐在幫著父母經營,一個未出閣的姑孃家這般拋頭露麵已是不易,還要受這等欺辱,不免心生憐憫。
”她頓了頓,聲音輕柔了幾分,“況且我記得臨風哥哥前些時日,不是常去仙客來用餐麼?”廳內一時寂靜,隻聞窗外風吹竹葉的沙沙聲。
顧臨風輕輕撥弄著盞中浮葉,半晌才道:“酒樓菜色合口,便多光顧了幾次。
”“那我擇日也去品嚐品嚐。
”永寧見他態度依然疏離,指尖微微收緊,麵上卻依舊保持著得體的微笑:“我們自幼相識,父親最常說的便是要我們這些晚輩互相照應。
”她語氣溫軟,帶著幾分恰到好處的委屈,“如今見你為朝務操勞,我實在”“郡主多慮了。
”顧臨風打斷她的話,聲音平穩無波,“朝中事務我理應為陛下分憂。
”永寧心中泛起一絲澀意,她記得小時候的顧臨風雖也沉默,卻會在她摔倒時伸手攙扶,會在她被其他世家子弟取笑時默默擋在她身前。
而自從先帝駕崩,新帝登基,他受封鎮北將軍後,就愈發讓人看不透了。
“既然臨風哥哥覺得我多事,那便不提了。
”她垂下眼簾,輕輕放下茶盞,“隻是望你記得,無論何時,永寧都願為你分憂。
”顧臨風終是緩和了語氣:“郡主的善意,顧某心領了。
”又閒話片刻朝中幾位老臣的近況,天色漸晚,永寧郡主便起身告辭,顧臨風將永寧郡主送至將軍府門前。
簷下的燈籠已被點亮,在晚風中輕輕搖曳,在她華貴的衣飾上投下流動的光影。
“臨風哥哥留步。
”永寧在馬車前駐足,轉身望向他,眼底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暮深露重,你病體未愈,還需好生將養。
”顧臨風頷首,語氣比在花廳時緩和些許:“多謝郡主掛懷,今日勞你費心前來。
”永寧坐上馬車,透過紗簾回望那個立在階前的高大身影,輕輕歎了口氣。
她何嘗不知自己今日的舉動過於刻意,但眼看著那個曾經護在她身前的少年將軍,如今卻與她越行越遠,她不得不試著靠近,哪怕是以這種笨拙的方式。
“明日喚人去查查,”她輕聲吩咐貼身侍女,“仙客來那位沈姑娘,究竟是何許人也。
”顧臨風穿過庭院,晚風帶著涼意拂過他的麵頰,卻讓他因發熱而混沌的頭腦清醒了幾分。
他緩步走回書房,獨自在窗前站了片刻。
永寧郡主此舉,看似是路見不平,實則是在向他示好。
她這般急切地借仙客來之事表明立場,無非是想讓他承這份情。
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