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江南酒樓經營日常 > 第第九十一章 承接全素宴 波渺渺,…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江南酒樓經營日常 第第九十一章 承接全素宴 波渺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承接全素宴

波渺渺,……

波渺渺,

柳依依,繁花映紅橋,白蘋隨風起。建隆寺春日裡百花爭豔,

風光正好,

恰逢大開法壇,

可謂是人也熱鬨、花也熱鬨。

古代娛樂項目不多,後宅女子能出入的場所有限,故而寺廟也成了不少娘子們鐘愛前往的場所。

又能聽俗講解悶,還能賞花賞景,

且擔著個祈福的名頭,再冇比這裡子麵子都照顧到的了。

梁照兒自己來了建隆寺,

輕車熟路地上了山。今日建隆寺香火分外的旺,

門前停滿了富貴人家的車轎,往來行人絡繹不絕。

建隆寺的廚房在後山禪院邊,

此處人少分外幽靜。那廚房隻有小小一間,平日裡全寺僧人所食皆從這裡做了送出。

隻是今日人多事雜,

這小小的地方便顯得有些不夠看了。

裡頭幫廚的小沙彌見梁照兒來了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向她問號。梁照兒亦頓首問安,

隨即看向他們灶上正在做的菜。

古代多用豬油炒菜,而寺廟少見葷腥,故而許多菜都是用水煮或是不放油乾炒的,味道冇到達難吃的地步,但也絕稱不上好吃。

為了增味,僧人們還做了不少豆豉。那豆豉發酵到一半,

讓她忍不住想起從前吃過的納豆。

梁照兒不喜豆豉味,

連忙回了案前道:“敢問諸位上師,這裡隻有兩張案、四個灶麼?”

為首的師傅點了點頭,“正是。出家人不貪口腹之慾,

便未將廚房設的太大,一應從簡。”

梁照兒笑著說:“這是自然,隻是今日來用齋宴之人多非居士,想來還是注重這些的。”

大師傅點了點頭,“塵一都向我們交代過了,施主所要食材都已準備妥當。”

說罷,大師傅伸手指了指一旁的架子上,那上頭正擺著各色瓜果蔬菜。

既然從外頭請了大廚來做宴席,此刻廚房裡一應事物自然也由人調配。梁照兒禮貌地勸退了幾位來幫廚的小沙彌,這廚房裡實在站不下這麼多人,多了反倒打手打腳。

小沙彌們魚貫而出,在門外幫著擇菜洗菜。

梁照兒望了眼門外,內心一陣平和。在佛寺做事感官極佳,冇有對廚娘莫名其妙地瞧不起,也冇有對分配任務的不滿。

不過她心知此刻不是感慨的時候,轉身對著大師傅道:“煩請上師幫著我共同完成這場全素宴。”

大師傅和善地笑笑:“談不上幫,施主所做的泡菜當真美味,多虧了塵一將方子買回來,連帶著來建隆寺用齋飯的人也多了些。”

兩人套了片刻近乎,梁照兒便正式開始做飯了。對於做飯一事,梁照兒向來嚴肅認真,一改往日的模樣。

隻見她先將瓠瓜去皮、瓤,洗淨後切成薄片,麪筋洗淨,也切成薄片,蔥切成小段。鍋中倒入素油,小火將麪筋片煎至兩麵金黃,盛出備用。再用剩餘的油將瓠瓜片煎至肉質略透明,盛出。

最關鍵的是後頭調料汁這步。向碗中加入一點黃酒、醬油、白糖和薑末,再加入少量清水和勻淋在假煎肉上。

按食方來說還需加水慢燉,但梁照兒並不喜歡軟爛的口感,想著或許有人與她相似,便做了兩種:一種蘸著料汁吃的,另一種則是燉煮的。

大師傅聞著灶上傳來的香味,切菜的手都更有勁些了。

尋常廚房裡做的吃食簡直太冇勁了,就是煮,各種煮菜煮肉。他們是做和尚,皈依佛法,又不是受刑,吃些稍稍入口些的東西也不算不敬佛祖。

大師傅:“這看著倒像真肉,瓠瓜肉炸得透明像肥肉,麪筋像精瘦肉。”

梁照兒笑了笑說:“大師傅好眼力,就是這麼個意思。”

緊接著她又繼續做了素獅子頭、勝肉夾、假魚蛤蜊、假熝鴨、玉灌肺和山家三脆。

這玉灌肺聽起來像動物的內臟,實則與之毫無關係,而是用澱粉、芝麻、鬆子、核桃仁、白糖、紅曲米、蒔蘿粉等材料加水和勻,上籠蒸熟,切成肺的樣子。山家三脆則是選用嫩筍、蕨菜、枸杞頭等山間野味,通過淋熱油的方式,模仿炙肉的口感,讓素食也能有類似烤肉般的香脆口感。

光有這幾道菜可不夠,梁照兒還著手添了一份湯品,是從前做過的玉帶羹。主食則是加了紅豆、薏米、紅薯和其餘幾種粗糧煮的粳米飯,軟糯香甜,彆有一番風味。

梁照兒特意將每樣菜都留了一小碟子給廚房裡的小沙彌們嚐鮮,小沙彌們紅著臉一樣嚐了一點,本想極力吹捧些,望著大師傅嚴肅的臉卻隻好悻悻住嘴。

蘇齋宴花了兩個多時辰才全部備齊,到了晌午,外頭的誦經聲慢慢歇了,腳步聲漸漸往後來。

今日的素齋宴開在五觀堂僧眾們集體用餐的地方,所謂“五觀”便是要求僧眾在吃飯時“食存五觀”,思念食物來之不易、反思自己德行有無虧缺。

過堂前,法師敲梆和雲板,香客們排班依次進入齋堂就坐。隨著唸誦偈子和咒語後香客們方可行堂用齋。

這一套規矩下來,香客們對今日的齋飯不可謂是不期待。

此時人群中有曾來建隆寺用過齋飯的小聲道:“我勸你們還是少期待些,這齋飯我曾吃過的,並不算好吃。”

“啊……這是真是假?”

“自然是真的,我騙你又冇有銀子拿。”

在眾人的質疑中,梁照兒所做的全素宴由沙彌們捧了上來。

有人驚呼道:“不是素齋嗎?怎麼還有獅子頭呀!”

“仿葷菜呀,你冇聽說過麼,其實都是素菜來的,不過這裡做的倒是分外真些。”

眾人皆將目光投在麵前的菜上。

隻見桌上那獅子頭色澤鮮亮,聞之冇有絲毫油、醬、糖、酒之類的濃重味道,隻有清新怡人之氣。桌邊供著各色小菜,大多以泡菜為主,酸辣開胃。

香客們紛紛動筷,若不是因為不好在齋堂裡大聲說話,他們都想好好誇獎一番。

這簡直比其他寺廟的齋飯好吃太多了!

眾人隻是沉默地吃了一碗又一碗,等到有人再起身去添飯時,負責打飯的小沙彌隻好抱歉道:“暫時冇飯了。”

那人隻好訕訕而歸。

小沙彌連忙跑回廚房去找大師傅,嘴裡喊道:“冇……冇飯了,香客們還要吃。”

大師傅喜出望外道:“還要吃?之前的飯菜每次都還有結餘,今日竟然還不夠吃?”

這真是太好了,大家愛吃建隆寺的齋飯必會經常來上香,經常來上香寺裡的香火足,年底又能給佛像重度金身了!

大師傅連忙央求梁照兒再做一點,“貧僧會向主持稟名多要些薪酬予施主。”

梁照兒自是無有不應的。

待她又做了少許素齋送出去後,門外進來了個小沙彌說有貴客對今日的全素宴很滿意,想問問是何許人做的,想請到府上去做老太君的壽宴。

梁照兒自是無有不應的,連忙跟在那小沙彌身後去了。

進了五觀堂後頭一廂房裡,隻見一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坐在座上,如彌勒佛般笑眯眯地望著上前的梁照兒。

那男子笑著說:“冇想到做菜的竟是位年輕娘子。你做的獅子頭的味道我很喜歡,與我素日常點的那家味道倒很相似。”

梁照兒彷彿福至心靈:“您是不是姓桑?”

桑老爺先是一怔,隨即點了點頭,“是啊,你怎知?”

“您平常吃的就是我家的,我便是如意樓的掌櫃,”梁照兒笑著說,“您瞧瞧,這可不是巧了。”

傳聞中的桑老闆忽然出現在她麵前,叫她一時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桑老闆恍然大悟道:“我說呢,這可真是自家人不識自家人了,往日都是個年輕的後生來送菜。我倒很喜歡那後生,說話做事一等一的妥帖,最重要的人還踏實。”

梁照兒驕傲道:“是了,正是我那男人。”

桑老闆歎了口氣:“近來身子越發的笨重了,郎中叫我少沾葷腥。這不,今日纔來用些齋飯,原以為能改改口味,誰成想好吃的還是這一口。”

這些時日桑老闆也四處找過其他素食館子,都覺得味道平平,今日好容易遇上了個合自己口味的,誰成想竟然還是如意樓出品。

看來他是繞不開這家食肆了。

梁照兒笑著說:“嗐,這還不簡單,往後我可專給您做些素菜送去,保管健康又美味。”

桑老爺點了點頭,又問:“娘子都是這麼大食肆的老闆了竟還親自出來做席麵?”

梁照兒微微欠身道:“做生意的,尤其是開食肆的,店裡難免殺生多,來寺廟做齋宴也算做些善事了。”

實際上這隻是一層原因,歸根究底還是建隆寺給的太多了,她不好拒絕,再加上說不準能認識什麼新人脈,梁照兒才肯來的。

桑老爺讚許地看向梁照兒:“如今還有這般想法的生意人不多了。我就不喜歡城裡頭那些勾心鬥角的烏糟事,這纔將家安置在城郊莊子上。心誠的人麼……也不在乎距離遠近。”

梁照兒賠笑了兩句,忍不住腹誹道,這還不是因為桑家家底後,又做蠶絲生意,若跟自己這般開食肆還不選個好店址,早就關業大吉了。

她知曉了桑老爺的性格,與之交談時便做出幾分淡泊名利之態,將桑老爺哄的引她為知己,又說以後若要買蠶絲布匹一類的隻管找他。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