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嬌弱小公主竟在朝廷一手遮天 > 第十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嬌弱小公主竟在朝廷一手遮天 第十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朱予柔少時喜歡外出遊曆,廣佑帝擔心其安危,特訓練了百餘名影衛交給朱予柔,阿良正是這影衛的首領。

“阿良,我如今進了戶部,對太子那邊,想來是分身乏術了,所以我要你看好太子的一舉一動,定時向我彙報,可做得到?”朱予柔道。

阿良有些為難道:“屬下愚鈍,實不知具體該如何監視太子殿下,還請殿下明示。

”“你不必盯著太子本人,他勢力龐大,一些事情自不需要親自動手,隻需要看著他身邊之人的動向便可。

”朱予柔拿出一支筆,在紙上寫下六部及督察院,道:“六部之中,兵部尚書沈景逸是太子嶽丈,刑部尚書吳景明唯太子馬首是瞻,吏部侍郎蕭衍從入仕途起便跟隨太子,吏部尚書常年病者,並不理事,蕭衍就是吏部的掌權者,這三個衙門乃名副其實的太子黨。

其餘各部中,戶部自不必提,是本宮唯一可以掌控的衙門,而吏部和工部目前來說並無派係。

”她圈圈畫畫,眼見紙上隻剩了個督察院,道:“督察院副都禦史曹鴻嵐、僉都禦史沈川亦聽從太子之令。

”阿良倒吸一口氣,才知道無形之中太子爪牙早已遍佈朝野,小心翼翼道:“殿下,這些都要監視嗎?”“不”她重又提筆,在紙上寫下‘柳國公’三字,道:“以上之人雖在太子麾下,但太子未必全然信任,他真正信任的,隻有皇後之父柳國公以及蕭衍,柳國公年歲已大,不會親自動手,你們隻需要清楚蕭衍以及柳國公二子動向即可。

”“去過何處,見過何人,可有大筆銀錢流通,都要一五一十彙報給我,不可懈怠。

”“是,屬下等定不負殿下重托。

”阿良走後,朱予柔緊盯那張寫下朝中黨派的宣紙,長歎了口氣,緩緩閉眼,心底清楚這是一場萬般艱難的鬥爭。

次日晨,朱予柔正坐在妝奩前挽發,流雲推門而入,腳步有些踉蹌,焦急道:“殿下。

”朱予柔皺了皺眉,知道這丫頭平日裡一貫沉穩,心裡升起些好奇,問道:“怎麼了?”流雲環視四周,見並無外人,這纔開口道:“今日早朝,郭鏞郭大人與殿前控訴太子殿下利用科舉舞弊,妄為人君,被陛下下令當庭杖殺。

”朱予柔霍然起身,口中喃喃道:“他怎會知。

”旋即,她想到郭鏞是昨日才從督察院大牢放出,那他想必是聽到了她與沈川的對話。

愧疚之情於心底湧起,她不再猶豫,便向奉天殿趕去。

到得殿前,行刑還在繼續,身下之人卻無動靜,朱予柔快步上前,厲聲道:“都給本宮住手。

”幾名殿前侍衛麵麵相覷,礙於公主威嚴將廷杖停在半空,齊齊向殿上望去。

朱予柔也不含糊,跪地叩首一套動作行雲流水,朗聲道:“陛下,郭大人身為臣子勸諫乃是本職,若陛下因此責罰,豈不叫天下之人不敢再言,臣,懇請陛下寬宥郭大人。

”見公主殿下跪在殿下,眾臣隨公主嘩啦啦跪了一片,一起道:“懇請陛下寬宥郭大人。

”其實廣佑帝並不想要郭鏞的命,朝廷也是需要這樣一個直臣的形象。

可不打也是不行的,郭鏞並無證據便敢在殿前彈劾當朝太子,這便是**裸的挑釁皇家威嚴,若不罰,不足以鎮人心。

在朱予柔來之前,殿中之人不是無人勸諫,卻通通被廣佑帝一道眼鋒攝住,眾臣知曉這位陛下脾氣,若強行勸諫恐會連累更多人,不敢再勸,聽著殿下一聲聲棍棒落在皮肉上的聲響,紛紛閉眼不忍直視。

此時,最前方的太子出列跪地道:“父皇,兒臣雖不知郭大人從何處聽知的訊息來汙衊兒臣,但兒臣相信郭大人實乃一片忠義之心、為國為民,絕不會摻雜私心,還請父皇看在郭大人拳拳赤子之心的份上放過郭大人吧。

”然而,上首的廣佑帝卻麵無動容,目光直直落在下方的朱予柔身上,不清楚前朝之事她為何能及時知曉,難道他真的太過縱容她,令她生出了監管朝政的心思?隨後,他又打消了這個念頭,心中恥笑自己的多疑。

坐在這個位置,他對手中的權力便有著天然的敏感,任何人想要染指他都會警惕萬分,哪怕那人隻是個初出茅廬的小丫頭。

他任用朱予柔,便不可能隻是因為對她的寵愛,若她入官場對他無絲毫好處,想必廣佑帝會毫不猶豫的拒絕她。

隨著廣佑帝年紀漸長,他能清晰的感受到手中的權力漸少,所以他纔會選擇啟用朱予柔,令他這個備受寵信的小公主監視群臣、牽製太子,成為他手中的另一把刀。

而這把刀如今要去麵對太子,廣佑帝自然是樂意看到的,所以,他選擇給朱予柔一個麵子,放了郭鏞。

朱予柔隻見父皇向自己招了招手,宣佈散朝。

她鬆了口氣,急忙起身看向郭鏞,自己帶來的禦醫早就為他檢驗過傷勢,此刻卻是對著她搖了搖頭。

朱予柔不死心似的看向郭鏞,隻見他受刑的背上早就血肉模糊,鮮血順著刑凳流下,在這烈日之下形成了一灘灘斑駁的血影。

可她能感受到,郭鏞還是不甘心的,雙目圓睜著望向殿上,聽人說,行刑之初他還在懇請陛下徹查太子,就這樣一個人,依舊死在了烈陽之下。

明明冇有烏雲遮日,明明就站在陽光之下,為何還是冇能求來他想要的正道呢。

朱予柔想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個無辜之人都死在她麵前,無論是程敏還是郭鏞,亦或是那些慘遭貶謫的士子,分明他們都不是主謀,分明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正好端端的站在大殿之上,可他們還是倒在了血泊之中,成為了那人的替死鬼。

“柔兒,彆太難過了,不過也是可惜,若不是郭大人前些日子被迫入獄,想來能保下性命,聽說郭大人在獄中不進滴米,這才導致身體虛弱,受了五十杖就不行了,哎”朱予柔看著麵前假惺惺的太子,恨不能現在就令他陪葬,奈何清楚自己手中勢力太小,勉強牽出一絲笑意道:“臣妹隻是覺得,朝中隻有這一位敢直言犯上之人,卻因此丟了性命,實在是令人痛心,怕是日後再找不出如此人般的臣子了。

”她一拂身,道:“臣妹還有事,就先告退了。

”轉過身來,朱予柔臉上笑意儘斂,卻不打算回府,而是折身向禦書房行去。

禦書房前,黃公公正在門前躬身站著,隨時等著皇帝的傳喚。

看見韶華公主向這邊走來,急忙向前迎接,道:“殿下怎麼這時候來了,陛下正休息著,額”卻見公主腳步不停,黃公公急忙擋在身前,深深一揖,道:“殿下,陛下吩咐了,誰都不見,您看是不是”“勞煩黃公公替本宮通報一聲,韶華有事要見。

”黃公公有些牽強的一笑,道:“殿下,陛下說了,就是連您也不見,您就彆為難奴才了。

”聽得此言,朱予柔皺了皺眉,深吸一口氣,道:“本宮知道了。

”卻也不走,反而向內闖了進去。

一旁的黃公公也不敢真的阻攔,知道這兩父女是在置氣,隻得低聲勸著。

可這終究是無用功,冇幾步朱予柔便進了禦書房,看見正用膳的皇帝。

“來了。

”皇帝並未抬頭,隻揮了揮手示意黃公公退下。

朱予柔立在原地,半晌才道:“父皇,郭鏞死了。

”廣佑帝正自吃著碗中飯菜,應道:“嗯。

”“為什麼?”她是真的不明白為何執意要殺了郭鏞,朝中出他之外已無敢犯顏直諫之臣,難不成非要變得像如今這樣人人隻知明哲保身、揣摩聖心才肯收手嗎。

她印象中的父皇分明是從善如、流海納百川之人啊,怎麼會因為此弑殺大臣呢?廣佑帝停下手中動作,麵向朱予柔道:“他毫無證據就敢彈劾太子,豈非不將皇室、不將朕放在眼裡?”這番話落在朱予柔耳中卻不儘然,她不相信從前那個能隱忍言官當庭控訴皇帝的父皇會變成這樣。

所以她向前一步,道:“父皇,我不相信,所以您就告訴我,究竟為何?”廣佑帝一歎,知道如今的朱予柔心思敏達,這個理由已騙不了她,心中不由生出一絲欣慰。

他確有自己的心思,郭鏞雖可為眾臣做個表率作用,奈何性子太過急躁,往往會令他陷於被動,不得不罰。

就說此次,若他冇那麼心急,而是私下收集太子罪證再行上書,結局都不會是這樣。

他本想藉著科舉案削弱太子勢力,被他這麼一鬨,豈不是打草驚蛇?太子何等警覺,定會另作籌謀,到時再找幾人頂罪,隻會適得其反。

要麼,便不動,要動,隻能一擊而中。

可心中帝王心術怎能示於人前,廣佑帝搖了搖頭道:“柔兒,這不是你該管的。

”“父皇,程敏、郭鏞兩位大臣先後枉死於兒臣麵前,兒臣做不到坐視不理,程大人也便罷了,他有罪在身不能不死,可郭大人呢?他隻是行使臣子本職,這也該死嗎?”朱予柔言語步步緊逼,廣佑帝早冇了胃口,順勢將碗筷向下重重一摔,道:“韶華,這是你該對朕說話的態度嗎?”碗筷打翻在地,一聲碎瓷聲響,殿內殿外的宮女太監跪了一地,匍匐著不敢出聲。

黃公公早嚇出了一身冷汗,心中叫苦不迭,清楚韶華公主受寵,定然不會受罰,可自己冇能阻擋公主入殿,恐怕受到牽連,暗自思忖公主說了何事竟能惹怒陛下。

朱予柔在皇帝動怒時立刻雙膝落地,道:“請父皇息怒,兒臣隻是覺得,父皇乃一代英明天子,是該聽得進諫言纔對。

”“聽得進諫言。

”廣佑帝重複朱予柔的話,哼了一聲道:“這朝中臣子眾多,諫言更是不勝枚舉,隻一味聽從諫言又有何用,身為君主,更重要的是明辨是非,在萬千言論中找到正確的哪句纔是正理。

”說罷,他站起身,行至案頭摸挲著那一摞摞奏章,看向朱予柔跪地的方向,將一摞奏章推倒在她麵前,厲聲道:“就讓你好好看看,這一摞,都是參你的,朕是不是該聽從他們的,讓你回到後宮,不參與朝中政事!”朱予柔鄂然失色、啞口無言,撿起其中一份奏章看去,滿篇犀利之言入眼,句句咄咄逼人,令她不敢麵對。

可她又覺這與她所言並不衝突,剛想開口,又見廣佑帝拿起一本書走來,道:“這本《女則》也是這些大臣送來給朕和你看的,如今,你可要按其中規範行事?”《女則》乃是前朝一位皇後所著,通篇都是規範女子言行規範,更鄭重申明女子不得當政,獻此書的人,其心可見一斑。

“來人。

”警告一番,廣佑帝這才吩咐道:“將地上這些奏章全都給朕燒了。

”說著,將手中《女則》隨意一丟,負手而立。

“郭鏞之死,朕自有安排,你也不必好奇。

既已入了戶部,便好好做官,不要辜負你母親一番心意。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