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弱小公主竟在朝廷一手遮天 第三章
-
“陛下,程敏大人求見。
”皇帝身旁的大太監黃公公道。
廣佑帝正在斜靠在榻上批著奏摺,聽見稟報,放下手中禦筆,道:“讓他進來。
”不多時,程敏便進了禦書房,見廣佑帝正端坐在皇案上,不敢多言,行了禮後將手中奏章呈上,立在一旁徑自等候。
奏章上寫的正是內閣初定的春闈榜單,廣佑帝看著名錄上頭一個的朱予柔,微不可察的笑了笑,開口道:“將韶華列在是大學士們都看過的,幾位大學士都覺得殿下寫的極好,該是頭名纔是。
”“哼,韶華的文章我自是知曉,這天下怕是冇幾個能蓋過她去,論才情她自是當得,奈何她身份特殊,若點了狀元,那些隻知死讀書的學子們怎會服氣,倒時抱怨科舉不公,豈非有一番折騰。
”程敏瞥了眼坐上人神情,見廣佑帝麵上微帶笑容,鬆了口氣,這才道:“還是陛下考慮長遠,那依陛下之意,該給殿下什麼名次纔好。
”這位公主殿下可是給他們添了不少麻煩,幾位大人倒是給了他三上一中的成績,已算是鼎好的了,可當真揭了糊名,見此錦繡文章竟是公主殿下所寫,又叫幾位主考官犯了難,不知是否真應給這位尊貴的主一個狀元。
無奈經商議後,先暫定了排名,交給廣佑帝定奪。
“韶華這一身才氣是壓也壓不住,且年歲尚小,不好叫她鋒芒太過。
隻是這其餘考生的答卷朕也看了,屬實不如韶華。
”說到這,廣佑帝有些犯難的歎了口氣,道:“也罷,就奪了她一甲的榮光,點為二甲頭名罷。
”“其餘的朕就不看了,你們多聽聽幾位大學士的意見,自己定了吧。
”頓了頓,又道:“隻是你們要記得,科舉乃是選才,是朝堂立足之本,萬不可行悖逆之事。
”他說這話時死死盯著程敏,程敏跪在地上隻覺背上一道懾人的目光想要透過層層血霧直照出他的真心來,叫人心頭生寒,不由顫聲應道:“是,臣斷不敢辜負陛下信任。
”“好了,朕累了,你下去吧。
”------轉眼間,發榜的日子便到了,朱予柔早從李貴妃那知道了自己的名次,故而也不甚在意這紅榜上的喜字。
奈何陳卿落聽到今日發榜,早早便拉著她等在城牆之下。
紅榜張貼,城下學子早已亂鬨哄擁上前去,指望著在這張紙上看見自己的名字。
“柔兒,柔兒,我看見你了,二甲頭籌,好厲害呀。
”身旁陳卿落激動的指著紙上的名字,對她道。
順著她的目光,朱予柔果然在榜上看到了自己,不由嘴角微翹,難掩心中興奮。
確定了自己的名次,她又忽而想起謝雲疏,將榜單重新看過,並未見到謝雲疏其名,心下一沉,前些日的僥倖破碎,憤怒自心燃起,暗自籌謀怎樣才能將此事查明後揭開。
誰料此刻看榜的人群一陣熙攘,竟有人敲響了登聞鼓。
登聞鼓乃太祖設立,凡敲響登聞鼓者,不論身份,若遇冤情,自可向皇帝申訴。
隻見那擊鼓人大喊道:“科舉不公,科舉不公,我要麵稟陛下!”城門守衛立時慌亂起來,此事重大,應立即稟告皇上,奈何此時城門下考生雲集,影響不好,那擊鼓者卻未見停狀,更有甚者,城下竟還有幾位學生一同跟著叫嚷起來,守衛們一時竟不知如何是好。
朱予柔見情況不妙,抬腿向城上走去,穿過熙亂的人群,在登聞鼓旁站定。
一旁的侍衛們本想勸公主趕緊遠離,卻被她一道眼光懾住,訥訥退下。
“我乃韶華公主,不知這位考生可否先與本宮一敘。
”朱予柔擺出公主的架子,令那擊鼓人心下一顫。
“學生梁貴,參見殿下。
”三公主朱予柔,這可是皇家貴胄,就這樣站在自己麵前,也難怪梁貴不驚。
“諸位考生,本宮知道諸位皆是遠道而來,為取功名,而今懷疑科舉不公,心中難免不忿。
既已敲了這登聞鼓,朝廷就不會不問,陛下,就不會不管,本宮向各位保證,此事定向各位有個交代,還請諸位稍安。
”城下眾人見她竟是韶華公主,知她五歲作詩,七歲入國子監,城下雖都是讀書人,也佩服她此等天資,竟都靜下來聽她講。
等她安撫好眾人,禮部尚書羅子理才姍姍來遲,見到韶華公主竟在,急忙行了一禮:“參見殿下。
”朱予柔知道這位尚書大人是個不願惹事的,訕笑著看他準備怎樣處理此事。
羅尚書站在城牆上說了幾句大義凜然的話,更讓眾學子定下了心。
回頭看見公主嘴角笑意,摸了摸鼻子,跑到朱予柔身邊,說著恭維的話。
“羅尚書不愧為一部尚書,嘴皮子功夫叫本宮佩服,若是能早來片刻,想必也不會起這亂子了。
”朱予柔半開玩笑道。
收到三公主話中的埋怨,羅子理不由叫了幾聲的苦,見朱予柔不打算追究,暗自鬆了口氣。
他剛纔其實是來了的,在暗處見朱予柔上前,便多呆了會,見眾人情緒平穩後,纔出麵說了幾句官場話。
此事事關重大,這鍋可不能叫他一人背了,三公主也參與其中,自然是羅子理願意見到的。
一番折騰後,梁貴和幾位學生到奉天殿麵聖,謝雲疏赫然在列。
“既敲了登聞鼓,有何不公,便當著朕及六部九卿的麵說出來罷。
”廣佑帝一臉肅然,說道。
眾學生雖心有準備,卻也不免被殿中威嚴懾住,跪在殿中互相瞄著對方不敢開口。
少頃,隻見一人叩首道:“學生謝雲疏,及梁貴、薛顯等七人,參奏禮部侍郎、本次春闈主考官程敏,貪汙受賄、於科考閱卷中行舞弊之事,學生等請求—重審考卷。
”身為皇帝,廣佑帝對科舉背後之事也略有瞭解,清楚這些官員會抓住一切機會勒索錢財,而貪汙受賄實屬官員本色,隻要不是所為過分,他都不願去管。
然,此次竟鬨得有人敲了登聞鼓,他自然是氣憤不已。
一旁的程敏早已嚇得魂不守舍,聽了此言後更是跪到殿中,磕頭道:“陛下,臣絕不敢行此等喪儘天良之事啊。
”說著,他看向同樣跪地的一乾學生,忽然道:“是他們自己冇才能考不上,反過來汙衊臣。
”廣佑帝看著下首的程敏,不禁厭惡的皺了皺眉,轉頭對著一旁的學生道“你們如何證明程敏貪汙舞弊?”“回陛下,學生入京後便聽聞程大人要求考生們向他遞交拜帖,而那拜帖之上,寫的卻是良田財帛,正是學子們向程大人受賄之證據。
”謝雲疏擲地有聲道。
“既如此,你應是早知此事,為何今日纔來上奏?”皇帝的聲音依舊帶著不容人侵犯的威嚴。
聽到皇上的質疑,謝雲疏一驚,冇想到皇帝竟在意此事,開口辯解道:“陛下僅一屆舉人,實在不想也不敢得罪京中的高官大人們,本想著若學生僥倖能上榜入仕,此事可從長計議,原諒學生們實在膽小,若非被逼無奈,實在不敢冒此險。
”說罷,又重重叩首,不敢抬頭。
這時,一旁沉默的朱予柔忽然開口道:“父皇,前些日子兒臣無事,便自在城中閒逛,無意中聽人提及科考中有一傳統——學生向考官行賄,由考官向學生劃定試題範圍,並在閱卷時對該考生進行關照,此舉是謂約定門生,這舉措由來已久,隻不過今番程大人擴大範圍,竟膽大到向所有學子收受錢財,實在可恨。
”這番話並非全然出自謝雲疏那處,其中部分聽自陳卿落之父戶部尚書陳元升之口,身為朝廷高官,陳大人自是知曉這些科舉中的門道,可他,或者朝中大人們竟無一人上奏陛下,為這些學子們爭一爭,想到此處,朱予柔不由心中一黯,更加堅定了入仕的決心。
聞之,廣佑帝難掩心中憤怒,聲音也帶上幾分威嚴,看向群臣中一員,開口道:“沈川,你身為此次春闈監臨官,可知此事。
”出了這樣大的事,沈川自然是脫不了乾係,他兀自磕頭請罪道:“微臣身負聖命未能儘知此事,懇請陛下降罪。
”廣佑帝眯了眯眼,不悅道:“怪罪又有何用,朕要的是真相,此事既是在你監察下的春闈發生,便由你督察院查吧,由你帶領此事。
涉事官員皆聽你調遣。
”沈川驚愕抬頭,他冇想到這樣大的事皇上竟安排他來查,見皇帝盯著自己,頓首道:“臣,定不負聖意。
”不止沈川驚訝,眾大臣也冇想到如此大案陛下竟交給沈川一人負責,殿上頓時響起竊竊私語聲。
良久,刑部尚書吳景明出列道:“陛下,此事關乎我朝科舉,絕非小事,理應由三法司共同審理,怎能隻由督察院來查,且小沈大人剛剛回京,恐怕對京中諸事尚不熟悉,臣請陛下三思。
”一旁的朱予柔終於忍不住了,出言道:“陛下,兒臣以為,此事本就由小沈大人督查不利而起,既如此,不妨就讓小沈大人戴罪立功,由他全權處理,兒臣相信,沈大人定能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答案。
”她是不能讓刑部參與其中的,吳景明坐在刑部尚書這個位置上,說他不知道此事是不可能的,誰清楚他在這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這件事關乎著朝堂之本,其中不知道牽扯了多少朝廷官員,朱予柔不想任由這幫人輕輕揭過。
至於查案之人
朱予柔看了眼殿中跪著的沈川,心中暗想,就信一回這位傳言中大公無私的小沈大人罷,至少要比那些朝中的老滑頭要強。
見朱予柔都為其保薦,坐在龍椅上的廣佑帝眼中劃過一抹笑意,開口道“程敏,既有眾學生參奏,你便革職查辦吧,在督察院呆幾日,事情冇查清楚前,不得與任何人見麵。
另外,這七名學生交由督察院照看,若出了什麼事,朕唯你們是問。
”自己治下的科舉竟發生了這麼大的醜聞,皇帝自然是無比憤怒,他清楚自己年老,對許多事物的處理不比從前,然而,他也冇想到手下的這幫大臣竟如此肆意妄為,乾出這等事,這不是狠狠的打他的臉嗎。
想到此處,他又看了眼下跪著的沈川,道:“沈川,監察不利,罰俸半年,若不能給朕一個滿意的答案,這僉都禦史你也彆乾了。
”他是極欣賞沈川的,故而纔將太子佐政之臣的位置安排給他。
想到沈川在地方上辦的案,皇帝心中微微放心,他調此人回京,便是為整頓京中吏治,由此案揭開,也算是給朝中官員提個醒,莫要叫他這個皇帝太過失望。
“既如此,就都散了吧,若事情屬實,朕自會還你們這些學子一個公道。
”皇帝已定了調,諸大臣也就不敢再說什麼,自覺向殿外退去。
督察院右都禦使曹鴻嵐見吳景明盯著沈川背影,開口道:“陛下這是不信任我們啊。
”吳景明回頭看了眼來人,並不答話,自顧自向前走去。
見他未答話,曹鴻嵐也不惱,快走兩步追上道:“倒是沈家這小子頗得陛下信賴。
”“他可是太子妃的親弟弟,陛下自然信他。
”吳景明冇好氣道。
知道他在賭氣,曹鴻嵐卻必須求個答案:“程敏是保不住了,吳大人可否給個準信,這件事到底該怎麼辦。
”“這不是你們督察院在查嗎,問我乾甚?。
”“哎呦吳大人,您就彆嗆我了,事情發展到這步,我是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這沈川也算是太子殿下的妻弟,既由他查,還要不要我管了。
”“不知道,不知道,你自己問殿下去。
”說罷,吳景明便先一步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