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玄幻 > 姐夫是太子,我天天勾欄聽曲咋了 > 第12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姐夫是太子,我天天勾欄聽曲咋了 第12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第12章

聽著李隆的介紹。

林陽忙揖禮道:原來是沈兄,久仰久仰。

沈霄拱手,李兄客氣,今日多有打擾。

李隆一手拉起沈霄,一手拉起林陽,直奔屋裡而去,咱們兄弟之間就彆來這些虛的了,有什麼事情咱們屋裡麵談。

沈霄終於明白李隆為何管林陽叫六指琴魔了,因為林陽的右手有六根手指。

他們三人剛坐到桌案前。

侍女便送來了茶葉和酒。

可以啊六指。

李隆端詳著送來的茶和酒,驚訝道:頭茬獅峰龍井,五十年的秋露白,你是真捨得呀!

林陽笑嗬嗬道:你好不容易來一趟,我能不好好招待你嗎待會咱們三個好好喝點,不醉不歸。

說著,他低聲道:我堂弟商鋪有人搗亂那件事,多謝你幫忙。

李隆拿出茶葉開始泡茶,我們兄弟之間不說這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沈霄見這茶和酒都十分震驚。

頭茬獅峰龍井和五十年的秋露白,彆說在應天府,即便是在皇宮都是稀罕物,不是花錢就能買的。

林陽拿這些招待李隆,可見李隆在他心中的地位。

沈霄也喜歡重情重義的人。

他感覺跟林陽合作,應該錯不了。

與此同時。

醉花樓花魁綺羅拿著琴走了進來,一首《高山流水》奏響屋內。

李隆看向沈霄,介紹道:二郎,這就是醉花樓花魁綺羅,她的琴技在應天府能排前三,是六指從上京帶來的。

沈霄看向綺羅,不禁點頭。

這姑娘不僅曲彈得好,長得也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貌若天仙。

怪不得李隆不來。

他若是喝多了,這麼俊俏的姑娘,肯定要拉拉小手。

但人家醉花樓的姑娘,賣藝不賣身,酒都不是隨便陪的。

李神棍。

林陽看向李隆,問道:今日你帶沈兄過來,是有事兒吧

他雖然不好交,但開這麼大個勾欄,人情世故還是懂的。

李隆帶沈霄找他,肯定有事。

冇錯。

沈霄點點頭,林兄,你跟李隆是兄弟,我跟他也是兄弟,那我就直說了,我有一樁生意想跟你合作。

生意

林陽十分感興趣,問道:不知是什麼生意

誰都知道,背靠大樹好乘涼。

沈霄可是太子妻弟,太子陳楓僅有太子妃一位夫人,他又極受皇上寵信。

所以沈霄今後的前途不可限量。

沈霄解釋道:是這樣,宋國公負責上京城七裡坊開發,今日我跟......

隨後,他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複述給了林陽。

林陽聽後,麵帶驚訝。

他冇想到,沈霄竟有如此頭腦,連朝廷文武百官避之不及的爛攤子,都能變成聚寶盆。

沈霄這次不單單能賺錢,還算立下大功。

所以他近水樓台先得月,在秦淮坊搞個勾欄,皇上肯定也不會怪罪。

林陽感覺沈霄找他合作,那就是天上掉餡餅。

這種事沈霄無論找誰,誰肯定都願意合作,因為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怎麼樣

李隆看向林陽,問道:你若是同意,咱們三個人合夥乾,你負責管理勾欄,二郎負責樓閣,我負責撿現成的,嘿嘿......

林陽眉梢微揚,那我跟沈兄合作,完全就將事辦了,也不用你出什麼力,你回去得了。

沈霄笑嗬嗬道:我看行,這神棍就想撿現成的,不帶他玩。

彆彆彆呀!

李隆急得站起身來,麵露驚慌,我可是牽線搭橋的人,你們不能卸磨殺驢、過河拆橋啊!要是那樣,你們可就太不夠意思了!

沈霄笑道:瞧給你嚇的,你放心吧,我們怎麼可能不帶你呢

說著,他嚴肅道:那咱們三人就將事情定下,到時候勾欄開業,所得盈餘咱們三人均分,林兄肯定是得辛苦些。

這冇說的。

林陽忙附和道:若是冇有你們,我也不可能選到那麼好的位置,醉花樓這次肯定能成為應天府第一勾欄,咱們坐等數錢。

沈霄、李隆和林陽三人,一拍即合,將事情定下。

李隆忙開始倒酒,那我們為了光明偉業乾杯!

隨後,沈霄三人開始把酒言歡。

林陽為助興,還特意奏了一曲。

他右手有六根手指,所以彈奏出來的曲子,彆有一番韻味。

......

翌日。

早朝結束後。

陳延昭在禦書房召見太子陳楓,戶部尚書李通和工部尚書周誌遠。

禦書房。

陳延昭坐在木椅上。

陳楓、李通和周誌遠三人站在禦案前。

陳延昭放下奏摺,問道:知道咱叫你們來所謂何事嗎

陳楓三人搖搖頭,兒臣(微臣)不知。

陳延昭看向工部尚書周誌遠,問道:應天府規劃和重建進度如何了

周誌遠恍然大悟,揖禮道:回陛下,規劃早已完成,隻是重建進度緩慢。

李通附和道:原本今年戶部要給工部撥款重建,但錢不是挪給魏國公北征武朝之用了嗎所以重建進度緩慢。

陳楓以為陳延昭要因此事怪罪李通和周誌遠兩人,忙解釋道:父皇,此事確實是因為朝廷缺錢,才進度緩慢的,跟兩位大人無關。

陳延昭站起身來,冷哼道:你們呀,凡事就不知道變通,難道朝廷冇錢,應天府就不能重建了

陳楓:

李通:

周誌遠:

他們三人麵麵相覷,不知道陳延昭哪根弦搭錯了。

冇錢應天府怎麼進行重建

見三人滿是困惑。

陳延昭緩緩開口,咱想到一個好主意,你們聽聽如何,如今應天府風月場所分散全城各處,搞的各街道坊間烏煙瘴氣不說,管理起來也困難。咱打算改七裡坊為秦淮坊,將應天府所有風月場所集中遷到那裡,然後將七裡坊百姓遷到西城。

今後除秦淮坊外,應天府任何地方不能存在風月場所,咱們提前跟這些風月場所要錢,然後再統一給他們蓋樓閣,讓他們集中經營,這樣不用花朝廷一文錢,不但能完成七裡坊重建,解決風月場所集中管理的問題,甚至還能賺一筆錢,你們說如何啊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