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玄幻 > 姐夫是太子,我天天勾欄聽曲咋了 > 第9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姐夫是太子,我天天勾欄聽曲咋了 第9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第9章

見陳延昭答應的如此痛快。

沈霄低聲道:馮伯,雖然咱們拿到七裡坊開發權,可以大賺一筆,但這錢賺的畢竟有數。應天府乃是楚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陛下若是同意我們的計劃,秦淮坊今後的發展肯定錯不了,將成為名副其實的聚寶盆。

既然我們開發七裡坊,何不近水樓台先得月您不是主張給教坊司留一塊風水寶地嗎那咱們就毗鄰教坊司蓋一座同樣豪華的樓閣,打造一座應天府第一勾欄。這樣咱們跟教坊司的皮肉生意有所區彆,今後還能有一份穩定的收益。

這錢誰賺不是賺與其讓彆人賺去不如讓我們賺,最起碼我們在朝廷需要的時候捨得將錢掏出來。

聽聞此話。

陳延昭眉梢微揚,笑聲道:你想近水樓台先得月,想賺錢乃是人之常情,你這事原本就不犯法,何必打著為朝廷的幌子

這可不是幌子。

沈霄麵帶嚴肅,解釋道:馮伯您想,我一勳二代,背靠東宮這顆大樹,您說我平日裡缺什麼我再花能花多少錢我賺錢還真不單單是為自己,更是為我姐姐、為姐夫,甚至是為我那外甥。

陳延昭頓時來了興趣,問道:此話怎講

沈霄解釋道:縱觀古今,浩瀚曆史長河中隻有四個字,功名利祿。簡單點說便是權和錢,我姐夫作為儲君,自然是不缺權,但如今朝廷財政困難,國庫入不敷出,缺錢缺的厲害,我若是能賺大錢,不就能補貼給我姐夫了嗎

陳延昭眉梢緊皺,沉吟道:但你這屬於投機倒把,違背重農抑商的國策,你身為太子妻弟這麼乾,就不怕那些禦史言官參你

無所謂。

沈霄漫不經心道:我又不想當官再者說,應天府這些高收益的產業背後,哪個冇有權貴的支援我揹負些罵名,能幫助姐夫成為聖主明君,那也是值得的。

陳延昭搖搖頭,但你這些終究是旁門左道,依法治國、依策治國纔是王道,你這麼聰明,應該在這方麵幫助你姐夫纔是,怎麼淨是想著當奸商呢

此話落地。

沈霄反駁道:水至清則無魚,貪官汙吏是永遠都抓不完的,因為人心會變。再者說,農業生產力的上限在那裡擺著,即便各州府稅收如數上繳,朝廷能有多少盈餘若是出現天災**能抗幾年

況且各州府稅收,可能如數上繳嗎朝廷增加稅收無非四個字,開源節流。陛下手腕如此鐵血都殺不儘貪官汙吏,所以按照正常國策推進,朝廷企圖用開源節流增加稅收很困難,上限也很低。

但我這不同,我走的是一條全新的道路,是真正的開源,風險我來扛,為東宮提供保障,何樂而不為

說著,他低聲道:馮伯,你知道咱們楚國的瓷器、茶葉和絲綢運到海外,利潤有多高嗎能翻三到五倍,風月場所這麼高的利潤,也不過三成半而已。所以這就是為何福州和江南等地沿海士紳,總是向朝廷反映倭患嚴重,百姓深受其擾,想要朝廷沿用前朝海禁政策的原因。

聽聞此話。

陳延昭麵帶震驚,不可思議的看著沈霄。

他現在終於明白,沿海地區那些士族為何大力支援海禁了。

因為若是如此,這條暴利貿易路線,依舊將牢牢掌控在他們手中。

砰!

陳延昭怒拍桌案,沉聲道:這群挨千刀的王八蛋,他們竟是打的這種主意!

說著,他滿是驚訝的看著沈霄,問道:那你是怎麼知道這些事情的

沈霄忙解釋道:嗨!我平時冇事,就喜歡瞎捉摸,這些都是我瞎分析的,馮伯您聽聽就行,不必在意,如今朝廷乃是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陳延昭冇有回答,而是問道:那你的意思是說,那群士紳有膽子勾結倭寇走私

沈霄搖搖頭,冇有證據的事情,我可不敢妄下定論。

陳延昭聞言,眉梢微凝。

他是真冇想到,沈霄這紈絝,對於朝局,乃至國家發展,甚至各階級動向都有如此敏銳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幸好沈霄今日被人冤枉。

不然他還真要錯過這個人才了。

陳延昭感覺沈霄方纔那些話有道理。

這錢反正都是要被彆人賺錢,為何不能讓沈霄賺呢

起碼他對陳楓有感恩之心,想要幫陳楓賺錢,卻又不貪戀權力。

現如今彆說是陳楓,即便是他身邊也需要這麼一個人啊。

見陳延昭陷入沉思。

沈霄輕喚道:馮伯,您想什麼呢

冇事嗎

陳延昭臉上露出笑意,真不愧是沈川的兒子,你的眼光跟所有人都不同,並且擁有自己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並冇有隨波逐流,這非常好!你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路,今後你有任何需要幫助的地方,我都全力支援你!

沈霄忙拱手,多謝馮伯。

時辰不早了。

陳延昭站起身來,我這就入宮,將你的想法跟陛下說,你儘快將圖紙擬定出來,還有你那勾欄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

沈霄喜上眉梢,拱手道:多謝馮伯。

不必客氣。

陳延昭眼眸中滿是欣慰,你好好乾,我看好你。

話落。

陳延昭帶著蘇玄下了二樓。

沈霄看著陳延昭離去的背影,不禁感慨道:冇想到馮伯不但是我爹的恩人,還是我沈霄的財神爺,這次是真的發財了。

他能從開發七裡坊中賺取十萬兩白銀,還能擁有一座應天府最大的勾欄。

這次他真是一文錢不用出,還賺個盆滿缽滿。

不過經營這座勾欄,沈霄還得找合夥人纔是,人多好辦事,也好分擔風險。

雖然他不怕禦史言官彈劾,但也得提防些纔是。

念及此,沈霄也離開了茶樓,直奔曹國公府。

李隆對他不錯,這麼好的賺錢機會,他自然不能忘了兄弟。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