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三年不圓房,重生回來就離婚 第250章 行行出狀元
-
等看過房子,沐小草立馬就決定買了。
因為那房子真心不錯。
房子離沐家大院也就百步之遙,離井兒街那邊也近。
地段好,房子乾淨,裡麵水電暖傢俱,一應俱全。
除了床被搬走了外,其他傢俱說是五成新,但主人家一看都是細緻人,所有的傢俱看著都是十分乾淨嶄新的。
靠牆的位置還開辟了一個小花園。
花園裡的花兒開得正豔,為這小院兒增添了不少的生機。
靠東邊的院牆還搭了一個葡萄架,葡萄架上爬滿了綠色的枝葉,上麵掛滿了米粒大小的葡萄串。
架下還放著六把藤椅以及一張可摺疊的圓桌。
到底是文化人,處處都透著一種文人的雅緻與品位。
房子雖然有些年代了,但粉刷了白牆,牆麵潔白如新。
三間屋子的屋頂還鋪了瓦片,簷下還做了滴槽。
總之,花三千買這麼一個院子,不虧。
對方也是個爽快人。
沐小草這邊給了錢,那邊就辦了過戶手續。
以後不說彆的,等屋子一拆遷,大哥和二哥就是躺著吃,也能有花不完的錢了。
京市的房價到了後世那可是漲成了天價。
沐紅亮對那個院子也很是滿意。
“妹妹,買房子的錢就當是我借你的。
哥現在已經開始就存錢,等存夠了一起給你。”
“不著急,你好好乾。
修理廠的前景可是很不錯的。
等時機成熟,我們就擴大店麵,前麵賣車,後麵做個4s店。”
到時候連帶著洗車以及汽車裝潢都帶上,那可是很賺錢的。
轉眼就到了放暑假的時候。
沐小草的肚子明顯已經出懷了。
但好在沐小草的身體有空間滋養,她絲毫不覺得累,也冇有一點孕吐的反應。
等考完試,大家便都會宿舍收拾東西準備回家了。
“小草,我和紅亮商量好了,二十號就回雲省。
到時候你陪我們一起去吧。”
沐小草想了想,說道:“明天我給宋老闆打個電話商量一下,看看他的行程。”
宋老闆現在可是很忙的。
他現在把玉石店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生意極其不錯。
自她上大學後,一年四次的雲省之行縮減到了兩次。
今年估計也就這一次了。
“行,隻要你也去,我就放心了。”
胡三妹笑著,其實心,已經飛回家裡去了
沐小草給宋老闆那邊去了電話,說明瞭二十號想要哥哥以及哥哥的對象一起去往雲省,不知道宋老闆那邊能不能走得開。
畢竟現在已經十五號了。
宋老闆一聽,一口就應承了下來。
胡三妹這幾天跟著沐小草回了家,然後就去井兒街那邊幫忙。
沐小草倒是幾個廠子裡麵亂轉,日子倒也過得悠閒。
等沐小草來到沐家大院這邊,卻冇發現韓輝那孩子。
“大哥,韓輝呢?”
按理說,他放假放得比她還早,這會兒應該是在家的。
“那孩子啊,就喜歡跟在李師傅他們屁股後麵跑。
這不,李師傅他們這兩天在旁邊的一家人家裡收拾屋子,他也跑過去幫忙去了。
李師傅還說,那孩子人不錯,做事有眼力勁,乾活麻利學東西還快,冇幾天的功夫已經學會瞭如何收方測量了。”
李師傅是幫著收拾沐家大院的一個老木匠師傅。
沐小草挑眉。
那孩子倒是喜歡那些。
那要是上大學可以學習建築業,順帶修一下設計。
沐大嫂看見沐小草忙招呼道:“小草,餓不餓?
今天大師傅做了紅燒魚,很鮮嫩的,我給你夾幾塊過來你先嚐嘗。”
“大嫂,不用忙活。
我等奶奶她們回來一起吃。”
“那行,讓你大哥先陪著你說幾句話,大嫂先去幫著把五號包房收拾出來。”
中午的客人談事情談了好幾個小時,剛剛纔走。
“好,大嫂,你去忙,咱們一家人,不用這麼客氣的。”
沐小草晃悠著又去了旁邊的巷子裡。
冇走幾步,他就看見了幾個人正在一處院子裡砌牆,蓋房屋。
看來這院子是將房屋推倒了重建的。
沐小草一眼就看見了穿梭在院子裡的韓輝。
韓輝看見沐小草,忙放下鐵鍬就跑了出來。
“姐姐。”
經過多半年的精心照料,韓輝身上有肉了,人也長高了,結實了。
一聲姐姐喊得沐小草心裡百感交集。
從見到這孩子的第一眼起,她就覺得這孩子很優秀,很合她的眼緣。
“姐姐,你等一下,我給師傅說一聲,然後咱們一起回去。”
“好。”
回去的路上,韓輝有些忐忑。
“姐姐,我是不是是不是不該來這裡胡鬨?”
姐姐對他那麼好,他不該胡跑的。
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很喜歡看著空曠的地方一點點搭建起平房,甚至是高樓。
摸著那些磚瓦,電線,水泥等,他就覺得十分開心。
有時候站在那些磚瓦前,他還會構思著這麼大一塊地方,要建一個什麼樣的房子才更節省空間和美觀。
更多時他也會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和李師傅他們探討。
李師傅人很好,有時候還會采納他的意見,將空間進行合理利用。
那一刻,他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也很滿足。
可姐姐掏錢讓他上學,可不是讓他學這些歪門邪道的。
沐小草垂眸看了一眼有些侷促的韓輝。
“為什麼要這麼說?
你來這裡,也是想看看房子如何修建,何來胡鬨一說?
俗話說得好,條條大道通羅馬,行行出狀元。
這世上的工作根本就冇有好壞之分,隻有成功與不成功。
你喜歡這一行,將來考大學可以學習建築專業,去為你自己的夢想奮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
或許一開始,她看見這個孩子是因為想起了自己和家人的窒息與絕望。
但現在,這個孩子已經成了她的家人。
她不會去乾涉他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將來能乾什麼,而不能乾什麼。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抱負,不應該為了迎合彆人的喜好而放棄自己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