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截教覆滅?我帶頭加入天庭 > 第336章 五莊觀前,暗流湧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截教覆滅?我帶頭加入天庭 第336章 五莊觀前,暗流湧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離了那試煉禪心的莊園,又向西行了幾日。

流沙河的血腥味與莊園的脂粉香似乎都被拋在了身後,眼前的山勢漸漸不同。

尋常的草木蔥蘢被一種難以言喻的靈秀之氣取代。

空氣清新得彷彿剛被靈泉洗過,每一次呼吸都帶著沁人心脾的微涼甘甜,直透肺腑,洗刷著長途跋涉帶來的疲憊。

山間繚繞的雲霧不再是尋常的灰白水汽,而是呈現出淡淡的紫色霞光,如同仙女的飄帶,在蒼翠的山巒間緩緩流動,平添了幾分神秘與尊貴。

腳下的泥土也變得溫潤而富有彈性,踩上去軟硬適中。

路旁的奇花異草爭奇鬥豔,花瓣葉脈上滾動著晶瑩的露珠,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靈氣氤氳。

林間傳來的鳥鳴不再是簡單的嘰喳,而是帶著某種奇特的韻律,婉轉悠揚,如同仙樂飄飄,聽之令人心神寧靜,雜念不生。

“好地方!好地方啊!”

豬八戒扛著釘耙,挺著大肚子,貪婪地吸著這飽含靈氣的空氣,隻覺得渾身毛孔都舒坦地張開了,連日的疲憊都消散了不少。

“師父,猴哥,沙師弟!這山看著就不一般,比那勞什子流沙河強了百倍!定有仙家洞府!說不定……嘿嘿,能蹭頓好的!”

他綠豆小眼放光,心思又活絡到了吃食上。

唐僧端坐馬上,感受著周遭濃鬱的祥和靈氣,連日緊繃的心絃也微微放鬆。

他望著遠處被紫霞雲霧半遮半掩的巍峨山影,那山形渾厚莊嚴,隱隱透出一種與天地同壽的古老氣息,不由得雙手合十,麵露虔誠。

“阿彌陀佛。此山靈氣充盈,紫霞環繞,必是仙家福地。八戒,不可造次,言語需恭敬些。”

孫悟空走在最前,金箍棒隨意地扛在肩上,看似漫不經心,一雙火眼金睛卻早已穿透層層雲霧,望向了那山巒深處。

在那紫氣最為濃鬱的山腰處,一片恢弘古樸的道觀建築群若隱若現。

觀內靈氣如龍盤繞,隱隱與地脈相連,氣象萬千。

更讓孫悟空瞳孔微縮的是,在那道觀正殿之後,他感受到了一股極其磅礴、極其純粹的生命本源氣息!

那氣息如同沉睡的巨龍,帶著亙古的滄桑與令人心悸的造化之力,遠非尋常仙家洞府可比。

“萬壽山,五莊觀!”

孫悟空低聲自語,想起了離開莊園前,那個神秘聲音在他耳邊留下的那句模糊不清的警告。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那被壓了五百年的地方似乎還殘留著一絲隱痛。

這地方,絕不簡單。他眼中精光一閃,隨即又恢複了那副憊懶模樣,回頭對唐僧道:“師父,前頭確是座好山場,喚作萬壽山。”

“山中有座五莊觀,觀主乃是地仙之祖,鎮元大仙。俺老孫當年大鬨天宮時,倒也聽過他的名頭,是個真正有本事的。”

“地仙之祖?”

唐僧聞言,肅然起敬。

“如此大德仙家道場,我等更需謹慎恭敬,不可失了禮數。”

沙僧沉默地挑著擔子,步伐沉重而穩定。

他低垂的眼簾下,暗金色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尺子,掃過路旁一株形態奇特的古鬆——樹齡至少三千年,樹乾虯結處有七道天然雷紋。

又掠過山澗旁一塊半沒入泥土的青石——石質溫潤如玉,隱帶星芒,內含微弱水靈之氣。

他如同一個無聲的記錄者,將沿途所見一切蘊含靈氣或異常的細節,都刻印在腦海中,為那不可言說的“監視”任務增添著冰冷的注腳。

當孫悟空提到“鎮元大仙”名號時,他那蒲扇般的大手,下意識地握緊了降妖寶杖的杖柄,指節微微泛白。

與此同時,靈山深處,一座蓮花池畔的精舍內。

觀音菩薩端坐蓮台,眉心微蹙。

她麵前懸浮著一麵水鏡,鏡中正是唐僧師徒一行逐漸接近萬壽山的景象。

她指尖撚動著一串羊脂玉佛珠,速度比平日快了幾分,顯示出內心的不平靜。

“五莊觀,鎮元子!”

觀音低聲自語,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此人超然物外,神通廣大,與三清四禦皆有舊誼,人參果樹更是天地靈根……此番安排,意在借機結下善緣,穩固西行氣運。然而……”

她抬起眼眸,目光彷彿穿透精舍的屋頂,望向大雷音寺深處那幾股隱晦而強大的意誌。

“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她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如同蛛網般纏繞在即將發生的“劫難”之上。

天機晦澀不明,彷彿被層層迷霧籠罩,其中更夾雜著幾股明顯帶著不同算計的暗流。

尤其是那來自未來佛彌勒一係的冰冷怨念,如同潛伏的毒蛇,讓她心頭隱隱不安。

另一邊,普賢菩薩的道場。

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相對而坐。

普賢手中把玩著一枚溫潤的玉如意,文殊則靜靜擦拭著智慧劍的劍鋒。

水鏡中,孫悟空那扛著金箍棒、看似憊懶實則精光內蘊的身影格外清晰。

“此猴,野性難馴,桀驁依舊。”

普賢菩薩緩緩開口,聲音平和,卻帶著一絲冷意。

“雖經五行山鎮壓,戾氣稍斂,然其根源未改。此番五莊觀之劫,正可借鎮元子之手,挫其鋒芒,磨其心性。讓他知曉,天外有天,仙外有仙,非是仗著些微本事便可橫行無忌。”

他的話語,代表了燃燈古佛一係的態度——借機打壓孫悟空,削弱如來派係對取經隊伍核心的掌控力。

文殊菩薩微微頷首,智慧劍的寒光映照著他洞察世事的眼眸。

“鎮元子乃得道高人,自有分寸。我等隻需靜觀其變,必要時推波助瀾即可。”

他言語平淡,卻點明瞭燃燈一係的策略:默許甚至暗中引導孫悟空犯錯吃苦頭。

幾乎在普賢文殊密議的同時。

燃燈古佛那幽深似海的道場深處,一盞看似普通的青銅古燈,燈焰無風自動,輕輕跳躍了一下。

燈焰之中,一縷極其微弱的、帶著未來佛彌勒獨特氣息的神念,如同遊絲般悄然傳遞進來。

這縷神念沒有言語,隻有一種強烈的、冰冷的不滿情緒,以及對如來派係“獨斷專行”的深切怨恨。

它如同試探的觸手,在燈焰中盤旋,傳遞著一個再明顯不過的訊號:在針對如來佛的行動中,過去佛未來佛是一致的!

青銅古燈依舊靜靜燃燒,燈焰穩定如初。

盤坐於燈影深處的燃燈古佛,麵容籠罩在朦朧的光暈中,看不清表情,隻有那亙古不變的寧靜。

他並未回應這縷神念,甚至沒有任何動作,彷彿那隻是一縷無意間飄入的塵埃。

然而,燈焰深處,那縷彌勒的神念並未被驅散,反而被一股無形的力量輕輕包容、收束,如同默許了它的存在。

燈芯燃燒發出的細微劈啪聲,在寂靜的道場中顯得格外清晰,彷彿某種無聲的契約悄然達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