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金榜盤點:開局點評古今十大美女 > 第7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金榜盤點:開局點評古今十大美女 第7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楊廣慌忙的說道:“父皇,當年之事幾乎遺忘,長使高穎建議斬殺,兒臣立馬聽從,本想著父皇看到此女能夠欣喜,但又想到父皇跟母親伉儷情深這麼些年,就殺之了事。”

“絕對不是我看上了她的美色啊,請母後父皇明鑒。”

楊堅微微轉頭,正好看到獨孤伽羅的眼神,似乎在探尋著什麼。

“說什麼呢,我跟你母親一生一世一雙人,絕不可能有彆人,哪怕張麗華,也不可能入我之眼。”

獨孤伽羅不是盲目自大之人,若拿她跟張麗華相比,那是遠遠不如的,但聽到楊堅如此表明心誌,內心還是竊喜的。

冇有女人不喜歡自己的男人表白。

而楊廣則是低著頭,眼露寒光……

當年,要不是高穎這個貨,老子早就得到張麗華了,等著,等著我翻身的一天。

楊廣很聰明,他知道討好母親,更會察言觀色,對比大皇子楊勇的木訥,顯然要優秀許多。

從他講述張麗華之事就看得出來,楊廣的辯才也十分不錯。

而在另一個時空。

山河破敗,各地起義軍崛起,全國混亂至極,隋朝大地,再度燃起軍閥亂戰。

執意下江南搜尋美女的楊廣,在龍舟之上也看到了金榜題名。

“啊……要說當年那張麗華,確實是美豔至極。”

“不知道這次下江南,是否能夠搜尋到像張麗華這樣的古今前十之列的美女。”

張麗華始終是出生在南北朝時期,引起的影響並不算大,在當時,五胡亂華朝不保夕,女人的美貌並不算太重要。

但就是這種時期,張麗華依然脫穎而出,不得不說,他的容貌和身材,絕對已經達到了巔峰。

張麗華這種利用美色,樸實無華的禍害國家,並冇有引起任何評價。

畢竟金榜已經說得非常清楚,此女是禍國殃民的罪人。

【古今十大美女之六。】

【紅顏禍水—妲己。】

畫麵中,一個身穿白毛獸皮的美豔女子坐在帝辛的腿上,正衝著帝辛嬌笑著。

下方,則是慘烈至極的畫麵。

一個個骨瘦如柴的奴隸走在紅色的地麵之上。

若仔細看就能發現,那些竟然都是木炭灼燒形成的紅色。

看著奴隸們一個個痛不欲生的哀嚎。

坐在上首的兩人卻熟視無睹,尤其是妲己……

作為一個女人,竟能麵不改色,甚至出言調笑這些可憐的受刑之人,可見其蛇蠍心腸,狠毒至極。

【妲己此人的事蹟,因距離遙遠,很難證實。】

【但如此受寵的帝王嬪妃,若是能努力規勸帝辛,憑藉著商朝當時的強大底蘊,帝辛也不會變成商紂王,成為亡國之人。】

【有人說,商朝滅亡根本就是成王敗寇,此話倒也不錯,但帝辛的錯誤,也絕對不可小視。】

【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妲己造成或蠱惑,也無法分辨清晰。】

【但姬昌和姬發的帝王善名和西岐當年的繁榮都可以作為佐證,帝辛,確實是做錯了一些事。】

【當時的商朝,國力並冇有衰弱太多。】

【哪怕是東南擴張無數土地,其實也算以戰養戰,打下了諾大的地盤。】

【可西岐起義之時,同時遙相呼應的部族之多數不勝數,可見帝辛的執政和智慧,並冇有想象中的強大。】

【作為一個普通的帝王,若冇有強大的執政能力和智慧,卻持續發動無數次戰爭,必然會導致國內不穩,民不聊生,自然也會被西岐所代替。】

妲己……此人的名聲,可是豔名遠播了。

哪怕是幾千年的後世,妲己這個妖豔的禍水,也冇有被遺忘。

可見她的容貌足以登上十大美人之一。

【古今十大美女之五。】

【千金一笑褒姒。】

畫麵中,一個身穿麻布衣服的女性站在城牆之上,雖不苟言笑,冷若冰霜,但其麵容依舊非常美麗。

站在城牆之上,周幽王正在麵帶笑容的指指點點,城牆之下,無數的將士麵露憤慨之色,看著城牆上的兩人。

褒姒看到眾王累如死狗,士兵揮汗如雨的慌張趕來,場麵之宏大不可想象。

隨後竟然淺淺的笑了起來,一笑傾城,再笑傾國。

周幽王呆呆的看著褒姒,似乎已經忘記了時間與空間,更忘記了城下還有著忠於周朝的將士們。

【一個傳奇的女子,更是一個傳奇的帝王,周幽王和褒姒,名傳千年。】

【但烽火戲諸侯之事,卻可能為假,但周幽王國滅身亡,卻為真。】

【畢竟如此愚蠢之事,已經不僅是智障能夠形容的。】

【很可能是為杜撰,但曆史自有其緣由,周幽王能力不行肯定是不爭的事實。】

【這樣離譜的小故事,都能傳頌千年,可見褒姒的容貌,一定不弱於妲己。】

【但帝辛畢竟冇有為了妲己烽火戲諸侯,所以列於妲己之上。】

眾時空的人們並冇有太多震撼,妲己和褒姒這兩人,畢竟年代太過久遠,事蹟不可查。

隻是容貌的豔麗,似乎也分辨不出誰更勝一籌了,都是美豔無雙的美女。

秦始皇輕笑道:“十大美女,褒姒,妲己這樣千古傳揚的美貌,卻隻能排列在第五第六名,真不知道前四名到底有多美,又有什麼事蹟。”

“這四人,在我秦朝之前的恐怕也隻有那傳說中的西施了。”

馮去疾凝聲說道:“西施之事,事蹟模糊較多,但越國的範蠡和文種的伐吳九策確有明確記載。”

“恐鄭旦和西施兩人,都曾活躍在當年春秋之時。”

秦始皇淡淡的說道:“李丞相師從荀子,想必知曉其中緣由吧……”

李斯師從荀子,是儒家大能,儒家古籍為天下之最,但殘存西施之事卻也不多。

“陛下,儒家典籍中,對於那段往事並不明確,因越王勾踐在伐吳之後,為了報複吳國,更為了維護自己的顏麵,把所有關於此事的人一一誅殺,並且損毀一些書卷。”

“但從尊者隱的角度分析,西施和鄭旦,應該確有其人。”

“範蠡的智謀和才華絕不亞於文種,但範蠡在伐吳之後失蹤,說是急流勇退也可,但文種為何最後被賜死?”

ps:心態崩了,後麵作者會寫春秋帝王篇,商周之事會詳細寫。

我不明白,史記不符合邏輯,說他是錯的也就罷了,史記符合邏輯卻不相信史記和周天子列傳。

後世還有無數的名人評價,就因為一本顛覆皇帝的小說,直接把滅國君王洗成白蓮花,妲己發明瞭酷刑炮烙,也變成了黑她。

那呂雉造人棍也是賢良淑德唄。

有個人的理解不錯,但不信史記信小說,這到底是啥思路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