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第185章 赴崴啟運
見江榮廷到了,彼得羅夫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江,你辦事真利索,這批貨運到海參崴,咱們肯定能賺一筆。”
江榮廷抬手按了按帽簷,語氣沉緩:“借你的路子,但願能順順當當的,彆出岔子。”說著又看向萬福,眼神示意他多留意,萬福點點頭,跟其他弟兄一起跳上馬車,混在俄軍隊伍裡。
彼得羅夫的副官瓦西裡吹了聲哨子,隊伍浩浩蕩蕩往南走。江榮廷站在路邊,看著馬車消失在路儘頭,心裡雖打鼓,卻也盼著這筆生意能成。
等隊伍走遠,他轉頭跟李玉堂說:“派個哨探跟著,彆太近,盯緊沿途動靜,有訊息立刻傳回來。”李玉堂應了聲,當即安排人出發。
回到碾子溝,江榮廷沒歇腳,直接去了紡織坊和糧行,跟吳佳怡商量:“要是這次成了,下次多運些。布和糧不夠就從吉林調,你給爹寫封信,讓他幫忙收糧,咱們給好價。”
吳佳怡笑著點頭:“我這就去寫,讓爹提前準備。”
會房裡的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落在桌上的地圖上,江榮廷看著地圖上寧古塔到海參崴的路線,手指在上麵劃了劃。
萬福和弟兄們分坐在四輛馬車上,瓦西裡的人騎馬在前後護衛,三十多人的隊伍順著官道往海參崴方向走。馬車軲轆壓在土路上,發出“吱呀”的聲響,萬福坐在頭輛馬車上,時不時觀察四周。
走了約莫一個時辰,前方出現了巡防營的卡子,兩個士兵背著槍站在路中間,看到隊伍過來,伸手攔停:“站住!乾什麼的?”
瓦西裡的人剛想上前,萬福抬手攔住,自己跳下車,走到士兵麵前,從懷裡掏出塊銅製腰牌——上麵刻著“寧古塔巡防營管帶江榮廷”,邊緣還鏨著巡防營的簡單紋路,遞了過去:“巡防營江管帶的人,送批物資去東邊,這是江管帶的隨身腰牌,你驗驗。”
那士兵接過腰牌,借著日光看了看,又抬頭打量了萬福兩眼,知道江榮廷在這一帶的威望,連忙把腰牌遞回來,態度立馬軟了:“原來是江管帶的人!俺們就是按規矩問問,這就放行。”
旁邊的另一個士兵趕緊搬開路障,萬福衝他們點了點頭,沒多話,轉身跳上馬車。隊伍繼續往前走,趙二湊到萬福身邊,小聲說:“頭,還是江管帶的腰牌管用,這卡子跟自家門似的。”
萬福瞪了他一眼:“少說話,前麵還有俄國人的卡子,彆露了馬腳。”
又走了兩個時辰,隊伍在一片樹林裡歇腳,瓦西裡給萬福遞了塊黑麵包:“再往前走就是卡子了,是我認識的人,你們彆說話,我來交涉。”
萬福接過麵包,咬了一口,乾得噎人,點了點頭:“行,都聽你的,俺們弟兄不插嘴。”
歇了半個時辰,隊伍再次出發,沒走多久,就看到前麵的官道旁搭著個木棚子,三個俄兵背著步槍站在棚子外,看到隊伍過來,立刻端起槍,用俄語喊:“站住!出示證件!”
瓦西裡催馬上前,從懷裡掏出個小本子遞過去,嘴裡嘰裡呱啦地說著俄語。萬福坐在馬車上,雖然聽不懂,但能看到那幾個俄兵的表情從警惕變成了放鬆,其中一個還拍了拍瓦西裡的肩膀,像是在說笑。
沒過一會兒,瓦西裡回頭衝萬福揮了揮手,示意可以過。萬福心裡鬆了口氣,指揮馬車慢慢往前走。路過棚子時,一個俄兵好奇地往馬車上看,瓦西裡趕緊擋在前麵,又跟他說了兩句,那俄兵才收回目光,擺了擺手放行。
等隊伍走遠了,趙二才小聲問:“頭,他們說啥呢?咋這麼快就放行了?”
萬福搖了搖頭:“誰知道,反正瓦西裡能搞定就行。記住管帶的話,少打聽,多盯著物資。”
接下來的十多天,路就順了些,先過了兩個巡防營的卡子,萬福都是掏出江榮廷的銅腰牌,士兵們一看是的寧古塔巡防營的,都沒多攔。隻是過第三個俄卡時,出了點小插曲——那卡子的領頭是個新調來的少尉,不認識瓦西裡,拿著證件翻來覆去地看,還指著馬車上的物資問東問西。
瓦西裡臉色有點沉,從懷裡掏出個銀元,悄悄塞給那少尉,又在他耳邊說了幾句,大概是提了彼得羅夫的名字。那少尉一聽,眼睛立馬亮了,把證件還給瓦西裡,笑著說了句俄語,揮揮手就讓隊伍過了。
萬福看在眼裡,心裡暗道:這俄國人的卡子,還是得靠錢和人情。他轉頭叮囑身邊的弟兄:“都精神點,離海參崴越近,卡子可能越嚴,彆大意。”
天快黑的時候,隊伍到了一處山坡,瓦西裡說要在這兒紮營,明天一早再走——前麵就是俄國人的主要防區,白天走更安全。萬福沒意見,讓弟兄們輪流守夜,自己則去檢查物資:布包都沒動,糧袋也完好無損,心裡踏實了不少。
夜裡,萬福坐在篝火旁,瓦西裡湊過來,遞給他一瓶伏特加:“萬,明天過了最後一個卡,就到海參崴的地界了,那邊有人接貨,咱們的生意就成了。”
萬福接過酒瓶,沒喝,隻是放在手裡轉了轉:“隻要能順利把貨送到,就行。江管帶還等著咱們的訊息呢。”
瓦西裡笑了笑,沒再多說,轉身去跟自己的人交代事情。
萬福看著跳動的篝火,想起江榮廷出發前的叮囑:“這批貨主要是探探路,要是順利,以後就能多走幾趟,賺了錢,能給咱們巡防營多添彈藥和糧食。”
晚風卷著林子裡的寒氣過來,萬福緊了緊衣襟,手不自覺摸向腰間的短槍——槍柄磨得發亮,他望著黑沉沉的河麵,心裡歎口氣:想再多也沒用,明天的路,隻能攥緊槍,盯著貨,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