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第198章 春啟伐木
江榮廷帶著妻兒從吉林返程,馬車剛進碾子溝,就見劉紹辰站在會房院外的老槐樹下等候。車簾掀開,江榮廷先抱靖安下車,劉紹辰連忙上前,笑著拱手:“分統,您可算回來了!都等著您回來定伐木的事呢。”
江榮廷點點頭,把靖安遞給迎上來的丫鬟,一邊往屋裡走一邊說:“伐木的關鍵在‘軍用采伐許可’,你現在就擬份申請文書,理由往‘修繕兵營、加固哨卡’上靠,順便提一句‘自用有餘時少量外銷,貼補軍費缺口’,這樣舒副都統那邊好批。”
劉紹辰應了聲“好”,立刻到外間桌前鋪紙磨墨。江榮廷坐在裡屋的暖爐邊,又補充道:“再加一條,申請采伐稅減免。就說這批木材是軍用,不圖盈利,要是按3%的稅率繳,反而加重軍費負擔,求舒副都統把稅率降到0.5%,能省不少銀子。”
劉紹辰筆尖一頓,抬頭笑道:“分統想得周全,這稅一降,每年至少能省三百兩。”他麻利地寫完文書,反複核對幾遍,確認措辭懇切又不失分寸,才遞到江榮廷麵前。
江榮廷接過一看,文書裡把修繕兵營的緊迫性、哨卡加固的必要性寫得明明白白,外銷補軍費的說法也留了餘地,既不張揚又合情理。他滿意地點頭:“就按這個遞,你親自去寧古塔一趟,見了舒副都統,多說幾句咱們護防區的難處,他心裡有數,不會卡咱們。”
次日一早,劉紹辰帶著文書啟程。江榮廷沒閒著,叫人把王猛找來——王猛早年在山場子待過,認識不少懂伐木、會看林子的老手,是個靠譜的漢子。
王猛很快趕來,身上還沾著訓練的汗味,見了江榮廷就拱手:“分統,您找我有事?”
江榮廷指了指身邊的椅子,遞給他一碗熱水:“喝口暖暖身子。我打算開後山的林子伐木,你在山場子認識的老手多,幫我請幾個過來——要懂怎麼選樹、怎麼伐不毀林,還得會安排人手,彆到時候亂砍一通,反而惹麻煩。”
王猛眼睛一亮,放下碗就說:“分統放心!我認識三個老把頭,都是在牡丹江伐了半輩子木的,選樹、下斧、捆木排樣樣精通,我這就讓人去請,最多三天,保準把人帶來。”
江榮廷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請人的時候說清楚,管飯管住,每月給五兩銀子,要是能把伐木的規矩立起來,年底再給分紅。”
王猛笑著應下,轉身就去安排人送信。接下來的三天,江榮廷每天都去後山檢視——後山的林子不算密,但鬆木、樺木長得結實,都是做兵營梁木、哨卡柵欄的好料,偶爾還有幾棵百年老樹,能做些精細的木工活。他讓人在林子邊緣畫了道線,叮囑後續伐木隻在劃線內進行,彆往深處砍,免得破壞水源和山民的獵場。
第三天傍晚,劉紹辰從寧古塔回來,一進門就舉著手裡的許可文書,臉上帶著笑:“分統,成了!舒副都統看了文書,當場就批了,還說咱們護防區辛苦,稅也降到0.5%。”
江榮廷接過許可文書,見上麵蓋著寧古塔副都統衙門的紅印,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剛把文書收好,王猛就帶著三個把頭來了——為首的是個六十來歲的老漢,姓周,臉上滿是皺紋,另外兩個是他的徒弟,一個叫老秦,一個叫老吳,都是四十多歲的年紀,看著就沉穩乾練。
周老漢見到江榮廷,連忙拱手:“小老兒周大山,見過江分統。王兄弟說您要開林子伐木,還請咱們來幫忙,小老兒們就特意趕過來了。”
江榮廷起身迎上去,給三人倒了熱茶:“周把頭辛苦了,你們是行家,往後伐木的事,還得靠你們多費心。咱們的規矩是:隻伐成材的樹,小樹留著長,每伐十棵,補種三棵樹苗,不能把林子砍禿了;伐木的弟兄們要按規矩來,不許私藏木料,更不許偷砍山民的樹。”
周大山點點頭,接過熱茶喝了一口:“分統這規矩好,砍樹得留根。小老兒們在山場子時就這麼乾,保證把林子管得妥妥帖帖。”
江榮廷聽得仔細,又問:“人手方麵,你看需要多少人?怎麼安排?”
“初期一百人足夠了。”周大山掰著手指算,“二十人清林選樹,五十人伐木,二十人把木料運到山下的場子,剩下十人管工具、看場子,等後續木料多了,再添人運木排也不遲。”
江榮廷當即拍板:“就按你說的來。人手讓劉紹辰從之前登記的農戶裡挑,工具方麵,斧頭、鋸子、繩子都讓鐵匠鋪趕製,你列個單子,我讓人去備。”
接下來幾天,伐木的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推進。劉紹辰從登記的農戶裡挑了一百個身強力壯的漢子,一個個都乾勁十足。鐵匠鋪連夜趕製了五十把斧頭、三十把鋸子,還編了二十捆結實的麻繩,都送到了山下的臨時場子。
開工那天,江榮廷特意去了後山。周大山帶著弟兄們先在林子口擺了桌供品,點上香,對著山林拜了三拜,嘴裡唸叨著:“山神爺保佑,咱們砍樹留根,補種樹苗,不擾您的清淨,求您讓弟兄們平平安安,木料順順利利。”
拜完山神,周大山一聲令下,弟兄們立刻忙活起來。清林的漢子們拿著鐮刀,把林子裡的雜枝亂草割得乾乾淨淨,開出一條條小道;選樹的人手裡拿著紅漆,在碗口粗以上的樹上畫圈;伐木的漢子們兩人一組,一人扶鋸,一人拉繩,隨著“吱呀”的鋸木聲,一棵棵鬆樹、樺樹應聲倒地。
江榮廷站在一旁看著,見周大山來回巡查,時不時糾正弟兄們的姿勢:“下鋸要靠下,彆太高,不然木料浪費了;拉繩要穩,彆讓樹倒偏了,砸著旁邊的樹!”老秦和老吳也沒閒著,一個盯著運木料的漢子,讓他們把木料按粗細分類堆放,一個檢查工具,把鈍了的斧頭、鋸子挑出來,讓人送去磨。
到了中午,夥房送來熱騰騰的饅頭和燉菜,弟兄們圍著暖爐吃飯,一個個吃得滿頭大汗。
劉紹辰那邊,已經跟吉林的幾家木行聯係好了,每月送兩百棵木料過去,每棵二兩銀子,月底就能拿到第一筆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