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 第134章 金匣赴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第134章 金匣赴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這前後加起來,竟是一萬五千兩往上。劉紹辰心裡盤算著,倒不擔心拿不出——這兩年碾子溝金礦的產能一直很高,庫裡存著不少,江榮廷早說過,隻要是為了弟兄們的將來,該花的錢絕不含糊。他更擔心的是,這些銀子送出去,能不能真起作用。

“這些都是明麵上的開銷,”舒淇看出他的心思,“我知道數目不小,但朝廷辦事就是如此。若捨不得這點錢,將來弟兄們沒個正經名分,哪天蘇將軍真派大軍來剿,損失的就不是萬兩銀子了。”

劉紹辰點頭:“都統說得是。這事我回去定當跟把總細細盤算。隻是……送禮總得有個由頭,貿然送過去,怕是會惹禍。”

“這你放心。”舒淇起身走到案前,提筆寫了兩封短箋,“我給你寫兩封引薦信。李幕僚那裡,你就說是我故人的賬房,來給將軍府送些‘金礦章程’的參考文書;柳夫人那邊,你托人說是我托江南的朋友捎來的‘年節賀禮’,她見了信,自然明白。”

他把信箋吹乾,遞給劉紹辰:“文書我明日就差人送出去。回去以後,你們把禮備齊了。”

舒淇又拍了拍劉紹辰的肩膀:“劉先生,實不相瞞,我盼著你們歸順,不是為了朝廷那點糧餉,是想讓關外多支能打仗的隊伍。俄人在琿春那邊又增兵了,倭寇也在南邊轉悠,多個人手,就多份底氣。”

劉紹辰心裡的石頭落了大半。他起身告辭:“那劉某就不多叨擾了,這就回去複命。”

舒淇送到門口,又叮囑道:“告訴江把總,事在人為。隻要蘇將軍那邊批了,我保你們人馬不動、編製不拆,其餘的,咱們慢慢磨。”

出了官署,雪不知何時停了。劉紹辰捏了捏懷裡的引薦信,心裡盤算著:隻要按著舒都統的法子,拿著引薦信去送禮,該是穩妥的。最好能在年前送到,借著年節的由頭,更顯自然。

他翻身上馬,對團勇道:“走,儘快回碾子溝,當家的還等著回話呢。”

馬蹄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寧古塔的風裡,似乎也帶著些說不清的意味,有官場的油膩,也有幾分讓人期待的光亮。劉紹辰知道,這趟寧古塔沒白來,招安的路,算是真正踩出了第一步。

劉紹辰趕回碾子溝時,天已擦黑。江榮廷正在會房等著,桌上擺著剛溫好的燒酒,見他進來,忙起身掀了棉簾:“可算回來了,路上沒耽擱?”

劉紹辰跺掉腳上的雪,搓著凍紅的手進屋,接過江榮廷遞來的酒碗,一飲而儘,才把寧古塔的情形細細說了一遍,末了道:“舒都統說,李茂文最少得五千兩,柳夫人那邊一萬兩才夠看。還說柳夫人偏愛足金實銀的首飾,越沉越上心。”

江榮廷手指在桌上輕輕敲著,沉默片刻道:“五千兩太少,李茂文是蘇和泰的左膀右臂,這事能不能成,他的嘴最關鍵。給一萬兩,讓他覺得這樁事值得他在將軍麵前下力氣周旋。”

劉紹辰一怔:“一萬兩?這比舒都統說的翻了倍。”

“寧肯多花銀子,也不能出岔子。”江榮廷語氣果決,“弟兄們跟著我在金溝裡刨食、在戰場上拚命,圖的是什麼?不就是想堂堂正正活下去?招安這事,成了,咱們就能脫了‘匪’的名頭,家眷孩子也能抬頭做人;不成,咱們還得縮在這山溝裡,哪天官府騰出手來,就是刀兵相向的日子。這點銀子,買的是將來。”

他頓了頓,看向窗外飄落的雪:“至於柳夫人,舒都統說她愛金銀,今年又是兔年,咱們就投其所好。讓人去銀匠鋪,打一尊足金兔子——要巴掌大,兔子耳朵上嵌兩顆紅寶石;再打一尊小金佛,得有香火紋,看著就吉利;一對龍鳳呈祥的金鐲子,要實心的,最少得五兩一個;在打一支鳳凰銜珠的金釵,鳳凰翅膀用細金絲編,眼珠嵌藍寶石。”

劉紹辰在心裡默算,這幾樣首飾,單是金子就得用掉近百兩,再加上寶石,配上一萬兩銀票,總花費怕是要兩萬兩往上,不禁咋舌:“當家的,這手筆是不是太……”

“兩萬兩,值。”江榮廷打斷他,“柳夫人受蘇將軍寵信,她一句話,頂得過李幕僚十句。這些首飾看著沉,拿在手裡有分量,比銀票更紮眼,也更合她的性子。你讓人盯著銀匠鋪,連夜趕工,務必打得分毫不差——兔子的絨毛要刻得根根分明,金佛的衣紋要流暢,鐲子上的龍鳳得活靈活現。”

“我這就去安排。”劉紹辰起身要走,又被江榮廷叫住。

“讓銀匠把這些首飾裝在紫檀木匣裡,鋪著紅絨布,外頭再套個描金漆盒。銀票單獨封在錦袋裡,跟首飾一起送。”江榮廷補充道,“舒都統給的引薦信你收好,去吉林後,先見李茂文,再去將軍府見柳夫人,按他說的由頭行事,彆露了咱們的底。”

接下來的三日,碾子溝的銀匠鋪徹夜燈火通明。三個最老手的銀匠圍著炭火,手裡的小錘敲得叮當響。金兔子的耳朵要彎得恰到好處,小金佛的眉眼要慈和,金鐲子的龍鳳紋路得對稱,金釵的鳳凰尾羽要展開得自然——稍有差池,江榮廷便讓人重打,半點不含糊。

冬月十八這天,首飾終於趕製完成。紫檀木匣開啟時,滿室金光晃眼:金兔子蹲在紅絨布上,紅寶石耳朵透著喜氣;小金佛眉眼低垂,彷彿真有佛光流轉;金鐲子扣在一起,撞出沉悶的聲響;金釵上的鳳凰銜著珍珠。

劉紹辰帶著兩個穩妥的弟兄,趕著一輛蓋著厚氈的馬車,往吉林去。車廂裡,首飾匣和裝銀票的錦袋被小心地裹在棉絮裡,生怕顛簸壞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