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 第168章 糧順布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第168章 糧順布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天剛矇矇亮,碾子溝的糧場就騰起了薄霧。李玉堂帶著二十名巡防營弟兄守在糧垛旁,粗麻繩捆紮的糧袋碼得齊整,一千五百石糧食在晨光裡泛著麥香。不多時,彼得羅夫的馬車隊就出現在溝口,二十多輛馬車上蒙著帆布,車輪碾過露水打濕的土路,留下兩道深轍。

“江管帶,按約定,四百五支莫辛納甘步槍,十萬發子彈,都在後麵車上。”彼得羅夫跳下車,藍眼睛掃過糧垛,語氣帶著幾分催促,“糧食可得夠數,要不我可不好交代。”

江榮廷靠在馬鞍上,指尖叩了叩槍套,語氣沉穩:“李玉堂,帶弟兄去驗槍,每支都得試試,子彈也得一箱箱查。”他瞥了眼彼得羅夫,“你也去點驗糧食,一袋糧食不少,德盛糧行的火漆印在糧袋角上。”

李玉堂領命上前,掀開馬車帆布,烏黑的步槍碼在木架上,槍身閃著冷光。弟兄們輪流拿起步槍拉動槍栓,“嘩啦”聲在晨霧裡格外清晰;另一邊,彼得羅夫的人也蹲在糧垛旁,拆開幾袋糧檢視,指尖劃過糧袋上暗紅的火漆印,確認是德盛糧行的標識,才放心地點點頭。

半個時辰後,雙方驗完貨。彼得羅夫搓著手笑:“江,你果然靠譜,下次有糧,我還找你。”

“再說吧。”江榮廷揮手讓弟兄們幫著搬糧,語氣帶著幾分冷淡,“記住規矩,你的人彆在碾子溝地界晃悠,要是敢動老百姓一根毫毛,彆怪我不認‘朋友’的情分。”彼得羅夫連忙應著,指揮馬車隊載著糧食往北去,馬蹄聲漸漸遠了。

李玉堂捧著步槍清單過來:“管帶,槍和子彈都夠數,都是新出廠的,沒毛病。”

江榮廷接過清單掃了眼,疊好塞進懷裡:“好,把槍和子彈運去軍械庫,讓龐義點好,彆出岔子。”他望著馬車隊消失的方向,眉頭微蹙——劉紹辰說的沒錯,日俄的動靜,怕是真要大了。

剛安排完糧彈的事,馬翔就捧著一封信跑過來:“管帶,寧古塔糧行的馬掌櫃來信,是給夫人的。”

江榮廷捏著信封,轉身往家走。吳佳怡正坐在堂屋縫補孩子的小衣裳,見他進來,吳佳怡放下針線迎上去:“交易順不順利?”

“順利,都是新家夥。”江榮廷把信遞過去,“寧古塔那邊來的信,你看看。”

吳佳怡拆開信封,嘴角漸漸揚起來。信上是馬掌櫃的字跡,一筆一劃寫得規整:“夫人,上月捎來的二十匹布,在糧行門口擺了個小攤子,沒出三天就賣光了。舒副都統的夫人托人來訂了兩匹青布做冬衣,還有駐軍的家屬,說要訂十匹粗布做被麵。糧行旁邊的鋪子正好空著,我已經跟房東談了,月租五兩銀子,盤下來開布莊正合適。”

“你看,”吳佳怡把信遞給他,眼裡亮著光,“當初就是想著糧行客人多,順帶賣賣紡織坊的布,沒想到這麼受歡迎。舒夫人都來訂,往後布莊的生意肯定差不了。”

江榮廷看完信,笑著拍了拍她的肩:“盤鋪子、雇人,缺啥就跟馬翔說,巡防營的人幫你跑腿。”

“不用那麼麻煩。”吳佳怡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紡織坊的方向——隱約能聽到織布機的“哢嗒”聲,“前幾天剛接了寧古塔駐軍的被服訂單,要兩百套棉衣的裡布,還有周邊幾個屯子的冬布訂單,我一個人確實忙不過來。昨天我讓人去二道河子找香姐了,想請她來幫忙,她懂生意,正好搭夥。”

江榮廷愣了愣,隨即點頭:“香姐精明,在二道河子開了那麼多年客棧,迎來送往的,懂人心,有她幫你,我也放心。她答應了?”

“剛讓人捎回信,說今天就過來,估計快到了。”吳佳怡拿起桌上的布樣,有青灰的粗布、淺藍的細布,還有兩塊帶暗紋的花布,“這些是紡織坊新織的布,粗布耐穿,適合老百姓和駐軍;細布軟和,能做裡衣;花布是給姑娘們準備的,馬掌櫃說寧古塔城裡的姑娘就愛這種。”

正說著,院外傳來陳媽的聲音:“夫人,邱掌櫃來了。”

吳佳怡連忙迎出去,邱玉香穿著一身青布短褂,肩上挎著個藍布包,見了她就笑:“佳怡,你這日子過得紅火,連布莊都要開了。”

“就等你來呢。”吳佳怡拉著她的手往堂屋走,順手接過她的布包,“快進來,我給你說說布莊的事。”

兩人在堂屋坐下,吳佳怡把馬掌櫃的信和布樣都遞過去:“布莊就開在寧古塔糧行旁邊,馬掌櫃會幫著看鋪子,你主要管定價和進貨——定價得實在,老百姓能接受,駐軍那邊也不能貴;進貨就從紡織坊調,你要是覺得哪種布好賣,就跟我說,我讓婦工們多織點。”

邱玉香翻著布樣,手指摸過粗布的紋理,點頭道:“放心,這點事難不倒我。比寧古塔城裡的布莊好,還便宜,肯定好賣。”她頓了頓,又道,“不過紡織坊擴得這麼快,棉花夠不夠?我聽說奉天的棉花最近漲價了,要是不夠,我去二道河子找相熟的貨商問問,能便宜點。”

“夠用到年底,前陣子讓李玉堂去奉天買了,都存在糧行的倉庫裡。”吳佳怡想起什麼,眼睛更亮了,“等寧古塔的布莊穩當了,咱再去吉林開一個,吉林城大,人多,生意肯定更好。到時候紡織坊再擴點人,讓更多戰死弟兄的家屬有活乾,也能多織點布。”

邱玉香笑著點頭:“好啊,榮廷護著這地界,你又帶著婦人們掙飯吃,碾子溝的日子,真是越來越有奔頭了。”

三天後,寧古塔的馬掌櫃又捎來訊息,說鋪子已經打掃乾淨,招牌也做好了,黑底金字的“德盛布莊”掛在門口,路過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兩眼。還有幾個駐軍家屬特意來打聽開張日子,說要等著買布做冬衣。

吳佳怡拿著訊息,和邱玉香坐在紡織坊的院子裡,看著婦工們忙碌的身影,嘴角都帶著笑。邱玉香忽然說:“佳怡,你說咱這布莊,往後能不能把布賣到吉林、奉天去?讓更多人知道咱碾子溝的布好。”

吳佳怡望著遠處的山,眼裡滿是期待:“能,肯定能。隻要咱布織得好,價格實在,總有一天,‘德盛布莊’的名字,能傳遍東北。”

夕陽落在院子裡,織機聲、說笑聲混在一起,連靖安的咿呀聲都透著暖——碾子溝的日子,就像這新織的布,厚實、溫暖,還帶著無限的盼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