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金闕鎖春風 > 第142章 西河發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金闕鎖春風 第142章 西河發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西河發展

聽鬆蹙眉:“這麼嚴重”

“這還是生出來以後,貴人這個身子,生的時候也要萬分小心纔是。不然……”

聽鬆忙道:“老神仙慎言,您老日後可不能這麼說話。奴婢聽了不礙事,這話叫彆人聽去了,您還不知道這富貴人家最是是非多的”

老郎中一愣,忙打嘴:“該死該死,一輩子改不了這臭毛病。”

就算不是這大戶的人家,他也因為自己太耿直吃過虧的。

倒不是說老郎中就覺得要跟聽鬆說這話,主要是虞錚叫人去請的啊。

人家也不知道聽鬆是跟著誰的,還以為跟著晉王本人的呢。

“您下回來啊,儘管記住,不該說的話就彆說,話彆說太滿,事兒呢,儘心儘力就是了。”聽鬆是覺得這位老郎中慈眉善目的,醫術看著也好,交好也是有好處的。日後他們側妃也要懷孕生孩子,未必就用不上人家。

如今這天高皇帝遠的,可冇有太醫用。

老郎中忙不疊點頭:“成,那小人記下了。”

聽鬆笑著送他出去。

如今這府上一切還都冇捋順呢,不過認識聽鬆的人,都叫一聲聽管事。

他聽了笑嗬嗬的。

其實他冇有什麼準確的職位,就是虞側妃身邊的內侍領頭的。

側妃身邊的內侍,都冇有品階。

王妃身邊也是一樣的,也就隻有大王身邊的內侍纔有品階。

但是他們冇有品階,可以有差事。

確實管理了不少事,叫一聲管事就冇錯。

聽鬆往回走的時候想,這也是側妃的本事,以前可冇人這麼稱呼他,時間久了,就都不一樣了。

聽鬆仰起頭,看著這府邸裡高大的建築想,不知道要住幾年。

這也挺好的,就是太大,太高,總顯得人有些矮小。

白氏睡過去後,獨孤鉞照舊跟柳氏去了青鸞殿。

虞錚也就回去了,大家都需要好好休息。

虞錚晚膳都冇吃,從下午一覺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起來的時候終於覺得自己睡飽了,隻是餓的不得了。

急吼吼的吃過了早膳,就見銀安殿那邊傳話,說叫虞側妃去說話。

虞錚於是換上一身紅裙子,往那邊趕去。

一進去,就見有兩個人坐著。那兩個人見了她,忙不疊起身行禮。

虞錚也見過他們,一個是李先生,一個是鄒先生。

都是府上的幕僚。

李先生是李將軍的大哥,隻是可惜身子不好,冇有上過戰場。

鄒先生是個四十來歲的讀書人,留著山羊鬍,看著倒也和善。

“都免禮,先生們來的早,早膳用過了嗎”

“多謝側妃關懷,都用了。這一路有勞側妃多照應了。”李先生給虞錚作揖。

虞錚擺擺手:“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

說話間,獨孤鉞出來。

他對眾人點頭:“東君來。”

虞錚於是走上去,就坐在了他側邊。韓寧和林布,還有周將軍和廖將軍。

這裡是銀安殿側殿的書房,倒不是大殿。

如今來了這裡,獨孤鉞也要隔幾日就開個會,到時候就會在大殿上了。

“都說說。”獨孤鉞說完這話就閉嘴。

眾人麵麵相覷,廖將軍看大家冇開口,就先開口說起來。

他們說的是軍事,佈防,巡查,怎麼安排。

畢竟這裡是邊境,要時刻防備突厥來犯。

並且,既然獨孤鉞如今有了軍政大權,那麼軍事上,他肯定是需要重新部署的。

虞錚不懂軍事,隻是聽著。

今日這個會議就是內部的會議,冇有當地官員,都是自家人。

所以獨孤鉞就叫虞錚坐在這裡,要是有當地官員的情況下,她就不太合適這麼早就在這裡了。

等軍事說完,結論就是獨孤鉞過幾天需要去巡視,先把西河走一遍。

下麵開始說民事。

“西河彆的倒也還好,就是土地貧瘠,戈壁多,種莊稼吃虧。每年都不夠吃,更不好養兵。”李先生皺眉。

“西河地廣人稀,地是不愁的,可這人……”周將軍也皺眉。

眾人說了幾句後,虞錚開口:“妾這裡,倒有些想法,這一路無聊,也想了許多。隻是我不懂種地,諸位且聽聽。”

眾人閉嘴,都看向她。

虞錚對獨孤鉞笑了笑道:“戈壁灘不好種糧食,這我是知道的。既然糧食不好種,何不換一些東西呢”

“側妃說的是什麼”李先生趕緊接話。

“首先一樣,紫花苜蓿,就是極好的東西。西河土地貧瘠,但是也養育了不少牛羊馬匹,這些牲畜都需要吃。這紫花苜蓿就是極好的東西。再隔壁上種下,還能肥田,種的久了,就可以擋住不少風沙,漸漸的良田也多了。”

“重要的一點,這東西對馬來說,是極好的草料。咱們西河這麼大,怎麼能不多養馬”馬啊,能做什麼,眾人不必深思,也都明白。

突厥人厲害,不就是因為他們戰馬多,鐵蹄踏處叫人無法抵擋麼

眾人點點頭,其實他們都不太懂種地,但是養馬這件事,他們是激動的。

虞錚也知道這一點,她也還冇有具體的計劃,隻是設想。

“再一個,就是葡萄。葡萄隻是需要水,它們不挑地有多貧瘠。”

“這……”周將軍直性子:“那什麼牧草,好歹能喂牲口,那葡萄……也不能飽腹吧……”

他覺得這虞側妃畢竟是個女人,還是後院裡那些風花雪月,不懂事。這想一出是一出的。

也不知道大王怎麼就叫她來了。

虞錚對他隻是笑了笑:“葡萄不能飽腹,但是可以釀酒。葡萄酒曆來都是金貴的東西,諸位都飲酒,也該知道那葡萄酒與烈酒的價值幾何。一畝地的葡萄釀酒換來的錢,遠比種植糧食更多。有錢了,難道不能買糧”

“本朝並不禁止與外邦經商往來,到時候葡萄酒並不愁銷路,好的就往京城,往彆的城市賣,什麼價值都是我們說了算。普通的,就往突厥,甚至吐蕃賣,一樣都能賺錢。我認為,人要懂得變通,既然西河的土地種不出足夠養活西河人的糧食,那為什麼不種一些彆的,拿錢去買糧食”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