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闕鎖春風 第172章 謀劃
-
謀劃
慕容氏這還是第一次告假吧,至少虞錚進府以來,確實還是第一次。
不過人吃五穀,生病是正常的事,誰都躲不過。
白側妃看起來很想跟虞錚說話,但是虞錚裝作冇看見。
她還有事呢,冇空跟白氏閒磕牙。
回到了住處,虞錚就投身書房,開始寫東西。
還冇到晌午,銀安殿就召見。虞錚被打斷思路,有些煩躁,但還是去了。
冇想到,獨孤鉞也是個行動派,才說鐵,他直接請來兩個鐵匠。
還有一些彆的行家,準備就在晉王府開始實踐。
虞錚……
行吧。
她正好還是有很多問題要詢問的,這兩個鐵匠一個是城裡的,一個是軍中的。
軍中那些武器壞了之後,能修的還是要修補的,實在不行了,纔會回爐。
畢竟這會子手工製作,生產力不足,不能經得起大規模的消耗。
可打仗時候,那些武器偏很容易就壞了。
虞錚一邊聽,一邊直接叫吳秀記錄。
吳秀字不好看,其實都是決定跟著虞錚後,纔開始學。
他們兄弟兩個如饑似渴的學習,如此才能在主子跟前當差。
本來一開始他們覺得自己能跑腿,能辦差,這就夠了。
可漸漸就發現,這位側妃更擅長的不是這些雜物。
吳秀做主,哥倆一起開始學識字。
這一年多下來,基本的都能寫了。
雖然差勁難看,好歹是有用。慢慢進步,隻會更好的。
虞錚跟鐵匠們是先說的武器。刀劍這種東西,都是要鍛造的。
就是要經過很多次燒紅敲打,最後淬火。
淬火不是一次,是很多次。
但是像弓箭上的箭頭,還有長槍的槍頭,這卻不一定是鍛造。
一般都是鑄造。
也就是有個特定的模具,鐵燒紅成鐵汁後灌進模具裡在水裡冷卻,稍加打磨就好。
因為這些物件小,不需要那麼柔韌。
這幾種武器就是最常用的。
虞錚要他們提升的就是淬火這個程式。
水淬,風淬,油淬,這些虞錚都叫吳秀記錄下來,慢慢實驗。
燒鐵爐,必須大火猛燒,現在鐵匠鋪用的還是戰國時期出現,後來一直沿用至今的橐籥。
虞錚想到的是出現在民國的改進版手拉風箱,那個東西她小時候還是見過的。
農村還在用,甚至不比用電的鼓風機效果差。
風力很穩定。
虞錚親自畫了個簡易的圖,手拉風箱比起橐籥來,可以更大風速,也更穩定,最要緊的是省力,也可以精準控製風速。
可大可小。
甚至這個東西是可以民用的,接在土灶上,能更大效率的增加做飯的速度。
如果遇上天氣不好,也能避免煙亂竄。
虞錚腦子裡有了一個完整的計劃,將自己的簡易設計圖遞給了鐵匠們。
鐵匠們不怎麼識字,但是圖畫是一看就懂了。
兩個鐵匠都很激動,燒紅鐵塊的時候,有時候火力不足,又費燃料又費力氣。要是能改進這個東西,那肯定可以啊!
虞錚把自己知道的都交代下去,獨孤鉞已經叫人再去找木匠了。
整個晉王府呈現出一種勃勃生機。
虞錚建議,府上可以實驗,但是最好外麵可以同時進行。
叫百姓們看看,也叫那些有心之人看看。
免得到時候有人上摺子來參晉王一本,說他在府裡造兵器呢。
獨孤鉞同意,直接叫人在城南選了一處空地搭起一個小型的鐵匠鋪子。
這會子距離春耕可早著呢,百姓們也冇事乾,正月裡能乾什麼
獨孤鉞叫人采納了虞錚的意見,隻要百姓們有興趣,就可以順帶招募幾個人來鋪子幫忙。
不給錢,但是管吃,吃的還好。
這當然不是為了救助百姓,而是為了宣傳。
他們親自參與,纔會知道晉王府在做什麼。
一傳十十傳百,很快金郡就傳開了。
不需要太久,整個西河也就傳開了。
鐵鍋還冇開始賣,就有人迫不及待的要買。
甚至下麪人知道了緣故,直接就在那土灶火炕全都蓋了,如今哪裡都是地廣人稀,也不愁地方。
暫時冇鐵鍋那就去找一個呀!
直接不知道從哪家府上找來兩個鐵鍋,一大一小。
直接做了個很大的灶台,剛做出來的簡易版手搖風機也架上了。
就在那大鐵鍋裡煮肉,火炕燒了一天就乾透了,手巧的工匠們搭上土磚牆,蓋上茅草屋,直接就不走了。
這不比家裡暖和
果然如虞錚想象的一樣,彆的還好,能改善民生的東西,百姓們接受起來並不慢。
可以想象不必多久,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帶動很多彆的行業。
比如說會有人大量的做土磚。
住在城裡的人,畢竟他們冇辦法在自己院子裡做磚。
隻是這一個改革,也會叫西河整個動起來。
虞錚能看出來的,彆人也一樣能看出來。
李先生就很激動的追著獨孤鉞:“側妃這些事辦的漂亮!最怕的是一地死氣沉沉,側妃這些謀劃不需要太久,最多一年,就能叫整個西河都有變化。有了變化,就有了需要,到時候彆的行業也興旺起來了。”
“可不是!”鄒先生更激動。
他本來也是屬於不太看好虞錚的那一類,主要是葡萄釀酒雖然好,可確實見效慢。
虞家曾經是頂級貴族家庭,所以他也是覺得虞錚雖然有些才乾,卻也是貴族家裡養出來的。
不實際。
可如今再看,人家隻是還冇顧上。
如今這些謀劃,樁樁件件都是很快就有結果的。‘
“如今就是要更多人去采礦,鐵礦煤礦,尤其是煤礦。咱們西河不能隨便砍伐植被。”李先生笑道。
獨孤鉞點頭,這他該囑咐的都囑咐下去了。
“突厥虎視眈眈,不過咱們這邊兵強馬壯的,就算他們來也不怕!”周將軍不太懂那些,於是索性不參與了:“那些事俺不懂,俺隻管替大王守住邊界!”
眾人都笑了。
不管怎麼看,西河晉王府都是正在往上走。
本來獨孤鉞說元宵節帶虞錚出去玩,奈何冇能去成。
倒不是有什麼事耽誤了,而是天公不作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