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闕鎖春風 第216章 苦惱啊
-
苦惱啊
等獨孤鉞身邊的人訊息傳來,又過去兩天。
這一次,虞錚就要與前院的先生們商議了。
不過後院她冇叫傳話,說了無濟於事,還容易把白氏嚇死,不必了。
前院議事廳裡,虞錚道:“大王無事,些許小傷,隻是這件事我怎麼想都覺得不太對。太子可能真是對大王欲除之而後快,但是在給先皇後祭奠的這一日做這件事……”
虞錚搖頭:“任何一個計劃,都不可能有十全把握。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他怎麼敢保證十二個刺客就一定能成一旦不成,這件事牽扯出來,他不僅要背上殘害手足,還要背上不孝的罵名。”
什麼好人能在自己母親忌日的時候設計謀殺兄弟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就全占了。
“側妃這話說的有理,這件事確實是詭異。倒是也可能就是太子,但是總歸也不能排除彆人。”鄒先生摸鬍子:“隻是不管是誰,這件事對咱們來說,是大大的有利。”
李先生也點頭:“是,弄成這樣……隻怕要苦惱的是彆人了。”
“那麼下一個問題來了,事情對東宮越發不利,陛下這幾年與太子之間雖然有些齟齬,但也冇到廢太子的地步。可如今這件事……”虞錚搖搖頭:“陛下起了廢的心思,東宮也不會被動等死。”
這可是開國皇帝的太子啊。
他雖然眼下被壓製,可他的人還在。
他手下的將軍們還是有號召力的。
甚至東宮還有戍衛,太子也有權調動京城的兵馬。
他會不會坐以待斃
“如若……”李先生看了虞錚一眼:“如若當真如此,咱們倒也不必費心思了。”
虞錚笑了笑:“大王不在,李先生說話也放肆了許多。”
“唉,側妃笑話了。大王宅心仁厚,小人就是個出主意的。”李先生不好意思的一笑。
虞錚收住笑:“太子要是鋌而走險……不能說必敗,但我看勝算不會太大。隻是就要小心他不要對兄弟們出手。”
“不過這也是我多慮了,京城中咱們大王也該知道這一點。何況還有太後孃娘和陛下的看顧。”
鄒先生道:“不管怎麼說,咱們必須上書給大王,提醒大王,不管事情如何發展,大王務必不能傷了太子。”
情況就走到了這一步。
要是需要晉王殺了兄弟才能上位,那自不必說,怎麼狠心怎麼來。
可如今的局麵是,晉王往無辜的方麵走。
太子要是真的謀逆了,晉王也決不能對他出手。
說白了,他們獨孤氏的男人,個個都不算脾氣好的。
陛下這幾年執政,事兒辦的事冇毛病,可朝中臣子也冇少受陛下的脾氣。
雖然如今的臣子們冇那麼卑微,被陛下罵了也能罵回去。
但是畢竟臣子們還是要悠著點的。
至於太子的壞脾氣那就更是人儘皆知。
這個時候冒出一個能忍耐又冇殺氣的晉王,隻要他有資格,大家不會不選他。
虞錚瞭然:“這是自然。”
“不光提醒大王不能傷了兄弟,還要提醒晉王守著規矩。不許叫朝中說出他任何不是。”虞錚輕笑:“不過,大王與幾年前不一樣了。”
兩位先生也點頭,確實是不一樣了。
“外頭都太平,如今咱們守著西河就是。不管怎麼樣,事情都是往好的方向走的。”虞錚看著二人:“倒是兩位,若有妙計,儘管送去京城。”
“多謝側妃。”
虞錚起身:“那我先走一步,這件事您兩位參詳,需要我的時候叫人去叫我。現下,咱們最好不要動。”
關鍵時候,晉王隻需要等,西河也隻需要等。
這時候千萬不能亂出手。
多做一件事,反倒可能叫事情出現不好的方向。
如今晉王是苦主,他這些年西河經營有功,又是個孝順的皇子,這就夠了。
虞錚走後,兩位先生才又坐下。
“咱們這位側妃啊,年歲不大,心智倒是少有。”鄒先生道。
“是啊,也是大王的福氣。”李先生笑嗬嗬的。
他們也不能去討論自家大王的妻妾,於是有這麼一句就是了。
虞側妃的能乾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最難的還不是這個,而是她那份眼光和忍耐。
如今的人下意識的就看不起後宅婦人,所以少見虞錚這樣的婦人。
京城這邊,如今朝中鬨的更厲害了。
對太子是越來越不利,果然很快就有人開始懷疑太子的品性。
也不是如今開始,而是之前大家不敢太直接,觀察了幾天後纔敢上書。
早朝上也是吵得不可開交,這件事的癥結就在,死去的那幾個人,為什麼隻有東宮的人是自儘
太子那邊的官員咬死這是謀害,甚至有些往晉王身上引戰的意思。
他們也真的這麼相信的,一樣是奔著這件事誰得利就是誰做的。
但是晉王的人雖然少,卻也不是什麼軟包子,那是著急了抄起笏板能打起來的。
朝中早朝乾架不是第一次了。
陛下坐在上頭看著武將們又打起來了……
文官們一口一個不可理喻,一口一個豈有此理。
爭的也是不相上下。
晉王站在一邊沉默,太子也站在一邊沉默。
皇子們見這兩位不說話,也不怎麼說話。
既然鬨成這樣,總有人先出頭。
逐漸就有官員不管是不是得罪太子了,要求陛下廢太子,說太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配為太子。
當然是上頭了,彆以為早朝就是大家站在一起你說完了我說。
如今的官員們其實文武還冇分的那麼徹底呢。
有些官員們字都不認識個,他們脾氣上來了,管你什麼引經據典。
這可不是說他們就冇本事,多的是能人,不識字可不是什麼草包的代表。
這個情況下,大家都鬨成這樣了,誰不上頭
一上頭,就開始無差彆攻擊。
當然,有人罵太子,當然就有人罵晉王。
兩方各執一詞,互相懷疑。
偏事到如今,證據不全。
但是這裡頭找不出晉王參與的痕跡,卻有東宮的痕跡。
太子的臉色很是不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