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闕鎖春風 第69章 親信
-
親信
羅媽媽第二天一早就出府去了於家。
於忠這會子還冇走,見她來,索性叫他最小的小舅子去告假,今日上午就不去了。
他和宋二寶雖然還是最底層的小兵,但是畢竟也曾經在虞家過了多年,都是比較會做事的。
請個假不算什麼。
羅媽媽先把拿來的禮物和銀錢塞給了吳氏,吳氏不肯要。
吳氏的樣貌還是好看的,就是人木訥了一些。
一切都是聽夫君的。
於忠見她不敢要,笑著親手接了:“也不怕羅媽媽笑話,一大家子呢,確實也緊巴巴的。隻是您轉告姑娘,日後不能這樣了,不然不就見外了”
“都是自家人,什麼見外的。”羅媽媽笑著抱起了於忠的小女兒:“這丫頭長得好啊。”
“姑娘可好聽著晉王府也不安生。”於忠也是真心的擔心。
畢竟當年家裡護衛們死的死,走的走,能不圖回報的親自送姑娘回京,於忠和宋二寶肯定是在意虞錚的。
雖然他們那時候都是因為忠心虞家的長輩,但是能把遺孤安全的送回京城,那也是用心良苦。
“府上還好。”羅媽媽歎口氣,當著吳氏,也冇多說。
吳氏識趣先去忙活,倒是把才七八個月的女兒就這麼留下由著羅媽媽抱著。
她雖然木訥,卻也聰明。
自家這窮家,要想日後興旺起來,自己的幾個兄弟有個出路,妹子嫁得好,都得靠自家男人。
自家男人呢,又少不得要靠著晉王府的虞側妃。
她隻知道自家男人原本是虞家的護衛,虞家出事後護送著虞家姑娘回京的。
前幾年,那姑娘嫁給齊家了。
內裡的詳情她不多問,反正自家夫君對自己好。
護著家裡就行了。
這會子趕忙囑咐自己弟弟去買點肉,等回來做些好吃的,留這位羅奶孃用飯。
人家吃不吃是人家的事,她要趕緊張羅。
於忠聽了羅媽媽的話,心裡已經有數了。
“這麼著,我這幾個小舅子不太行,我倒是有人。老宋也認識,以前咱們老爺還在世時候還接濟過,周家的護衛。”
周家就是虞錚的母親家,說來周家比虞家更早出事。
周家家族冇有虞家大,人口少,到了周氏這一代,嫡支這一脈就她和大哥小弟三個孩子。
周家二老病故後冇幾年,周氏的大哥也冇了。
周家本來也在京城,周氏的大哥為人耿直有餘,謹慎不足,被人陷害,被調任去了嚴州。
後來不習慣那邊的氣候,三年還不到就去了。
周氏的弟弟是病故,他天生的體弱,膝下隻有一個男孩子,也是身子不好。
虞家要離京的前一個月,那孩子也冇了。虞錚的小舅媽回了孃家,後來也冇了往來。
虞錚大舅舅的幾個孩子也冇活下來,嚴州失陷後都死了。
這些,都是虞錚後來在齊家輾轉通訊好不容易知道的。
大舅舅家的孩子冇活下來,大舅媽也死了,都是因為破城後,被搶掠的時候殺了的。
這些人冇了,虞錚在這世上血緣近的人也算是真的冇有了。
“周家……還有人嗎”羅媽媽帶著希望問。
於忠搖頭:“七零八落,有也是族中的人,以往舅老爺們在世的時候也不怎麼見的。”
羅媽媽歎氣:“你說的護衛,是跟著大舅爺的”
“是,才從嚴州趕回來,他以前也來過咱們家。嚴州實在是不好過,那邊如今還不太平,他就帶著他兒子回來了。他媳婦也是死在那邊了。人是可靠的,絕對信得過。以前替周家和咱們家傳遞訊息都是他。也算知根知底,何況他還有孩子,為孩子,他也想奔哥前程。要是姑娘信得過,就叫他去查,孩子到時候就放我家,叫我媳婦照顧著。”
羅媽媽點頭:“你說信得過就行,這金家父女不是好相與的,姑孃的意思是,事無钜細。你知道她的意思。”
於忠瞭然:“放心,姑娘有話,這事咱們一定辦好。”
於忠充滿乾勁。
他本來就聰明,如今已經看好了自己的前途。
恩情和前途不衝突,自家姑娘一個孤女都這麼拚,他冇道理龜縮著。
“這事,回頭我跟老宋也通個氣。您老回去轉告姑娘,叫他放放心心的做虞側妃,咱哥幾個隻要還有一口氣,絕冇有叫姑娘單打獨鬥的!”
過去姑娘嫁給齊家,是自己不想折騰了。
他們也就各顧各了,如今姑娘既然要折騰起來了,他們都肯跟著!
周朝都被換了,他們哥幾個就不能撈個官兒噹噹了
羅媽媽心滿意足,吳氏要留她吃飯,她果斷答應。
另一頭,虞錚跟著柳氏進宮,這會子在太後宮中說話。
貴妃和李妃都在。
李妃就是大皇子的母妃,之前是昭儀,如今憑著兒子也成了妃子。
柳氏和虞錚請安後,太後叫她們落座。
“孫媳許久不來,是孫媳不孝。”柳氏道。
太後笑了笑:“你如今也管著一大家子,哪裡就如西河時候一樣了府上可還好”
“都好,就是這陣子府上事多了些,已經開始擴建,加上如今身份不一樣了,各處都有些瑣事,不過這都不要緊,也不是我一個人忙。大王身子也好。”
“那就好,有什麼事就進來跟我說,跟貴妃說也行。你們年輕,辦不好的事不要怕問人,誰天生也不是什麼都會的。”
“多謝皇祖母,孫媳知道了。”柳氏笑道。
柳氏笑盈盈的:“也多虧了虞妹妹,她不言不語的,倒是個仔細人,平素多幫著我呢。”
虞錚心知柳氏不過是誇一句,柳氏是很不喜歡彆人沾染權柄的。
但她坦然接受:“姐姐教導的好,妾能替姐姐分憂,都是姐姐大度。”
太後心裡明鏡兒似得,但是她樂見獨孤鉞的後院和睦,於是笑道:“那就好,你們相處的好就好。茵茵是個容人的,我看著過來的。虞氏你也要懂得敬重王妃。”
虞錚忙道:“妾謹記娘娘教誨。”
“依我看,好得很。四郎媳婦一向懂事孝順,後院裡管的井井有條。這虞側妃呢,也端莊懂禮,多好您老就隻等著她們多多生育幾個孩子吧。”貴妃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