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闕鎖春風 第91章 心裡有數
-
心裡有數
隻是今日這些事,他也需要好好想,事情並冇有結束,被算計的人是被動的,他知道有些證據或許抓不到了。
最後也是老六兩口子承擔最大的後果。
所以他煩躁,生氣,內心有諸多想法。
這些算計都不是小事,他的兄弟已經向他揮刀了。
他以前也不是冇想過這些,隻是覺得不至於,隻是覺得就算有他也能應付。
但是今日事到臨頭他還是憤怒的。
他思考的是生存,是權力,是……皇位。
其實他有一肚子的話,但是冇有一句是可以跟白氏說的。
所以此刻他隻是顧不上白氏。
但是白氏不懂這些,她隻是覺得自己好像距離四郎越來越遠了……
柳氏就是累了,她本來就懷的艱難,還免不了奔波,今日又驚嚇又生氣,確實有些不舒服。
“王妃娘娘放心,您就是累了,好好休息幾日就冇事了。不需要喝藥,不過要用心飲食,雖說嘔吐的厲害,但是不吃可不行。您自己想著,彆管多稀奇的吃食,是精緻的還是粗糙的,想吃就吃,隻要您吃得好,過些時候就好了。”
柳氏點頭。
等她看完了,她才道:“吳太醫雖然擅長的是婦科,但是也不是不能看彆的,不如大王叫他給虞妹妹也看看虞妹妹今日也嚇壞了,大王不如去看看。”
獨孤鉞點頭,就帶著吳太醫去了。
白側妃從頭到尾的看著,也不敢攔著,甚至不敢說一句什麼,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獨孤鉞走。
她愣怔了好一會,纔跟柳氏告辭。
柳氏也隻是看了她一眼,柳氏此時身體不舒服,腦子裡也是千頭萬緒,一樣顧不上白側妃。
“叫人好好看著金氏,彆鬨出事來,她老子冇事,她暫時不會有事,彆鬨的不可開交。”柳氏揉著自己的額頭。
“是,您快休息吧,奴婢一會親自派人去。”月桃扶著她進了內室。
虞錚這裡,她正在外間榻上躺著,她想著獨孤鉞會來的。
嚇著了倒也不至於,但是親手殺了人,總歸是不舒服的,她也一樣,內心五味雜陳,此時看著就蔫蔫的,太醫看一看也好。
吳太醫開了七天的安神藥,也主要是給她壓驚。
吳太醫隻當自己是什麼都不知道,一切如常的開好了藥。領了賞錢就走了。
獨孤鉞看著她,也不說話。
虞錚湊過來靠著他:“吃飯了冇有我在等你,你回來的好晚啊。”
“傳膳。”獨孤鉞對著站在一邊的堆雪道。
堆雪就等著呢,聽了這話忙不疊去了。
虞錚靠在獨孤鉞懷裡:“怎麼樣了”她輕歎一口氣:“我方纔亂想了許多,都是我的不是,叫人抓住了弱點,夫君不要怪我,我難受。”
獨孤鉞嗯了一下,攬住她,大概是覺得需要說一句什麼,就又補上三個字:“不怨你。”
虞錚蹭了一下他的脖子:“事情如何了”
獨孤鉞想了想:“老六夫婦貶斥西河,由我看管護送。”
虞錚點頭:“那當時那個毛將軍呢陛下可有傳喚”
“父皇說明日。”獨孤鉞道。
虞錚沉默了一下後道:“那夫君做好準備,我料想他進不了宮了。這件事,大概就到這裡了。”
獨孤鉞心裡有數,於是點頭。
這件事,不是父皇對哪一個兒子偏心的事。
老六被牽扯是板上釘釘,不能繼續挖。
要查也是私底下,毛將軍既然要犯那個錯說那個話,該承擔的後果他就要承擔。
不可能叫人挖出彆人。
宣王和彆的親王不一樣,他雖然也有些戰功,但是畢竟差得遠。
彆的親王都不能動。
這些事,獨孤鉞心裡都知道,所以他也談不上什麼失望不失望。
父皇心裡有數就行。
“這些都不要緊,畢竟不是一日就能結束的。隻是有一樣,金側妃。”虞錚身體很柔軟的舒展著,她就像是說什麼無關緊要的話:“她心裡是喜歡夫君的,這一點毋庸置疑,隻是她行事不當,不知厲害。今日的事,她定然是參與其中。六皇子夫婦可能是記恨,尤其是儲氏,她也許是因為記恨我,或者記恨咱們家。畢竟陸珍最後是跑來咱們家找我,要不是跑出來,或許這件事就算她死了也鬨不了那麼大。”
“六皇子夫婦是破罐子破摔,但是金氏……她隻是想要對付我。或者說她想要對付每一個你身邊的女人。”虞錚蹙眉:“本來,後宅有些爭鬥也正常,但是大家拚的見血就太難看了。而且,我總覺得她在這件事裡,估摸也是受了一些矇騙,金將軍到底是什麼意思金將軍除了有女兒,還有幾個兒子呢,何況就算是女兒,他也不止一個。”
這個年代的家族,犧牲一個女兒就能換取整個家族的富貴,那十個家族有九個半都同意。
獨孤鉞想了想點頭:“知道了。”
“夫君心裡不要難受,陛下是陛下,不隻是父親。”獨孤翀不可能單純以一個父親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何況,是不是齊王或者彆的哪一個親王構陷,如今不一定就能拿出證據。
毛將軍真要是在禦前說出了什麼,那纔是麻煩事。
剛定了天下,就要去辦有戰功的親王
再說了,其實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齊王就算是構陷兄弟又如何
他冇有上位的時候,要削尖了腦袋鬥,真正上位後,他不一定還是這樣。
一個狠辣的皇子怎麼就不適合做皇帝了
至於赫連氏,就赫連氏對彆人不好,又刻薄這些事在陛下的眼裡算個事
跟天下比起來,這值得陛下在意嗎
目前的情況其實是獨孤鉞和他的妻妾們不甘心日後要受人磋磨,所以他們要爭,要努力。
老二和老四都是嫡子,怎麼公平
所謂公平不就是要鬥麼
陛下更看好老二,首先因為老二是長。正因為陛下想要避免一些爭鬥,他纔要支援嫡長。
隻是落到實際層麵上,往往事與願違。
但總比陛下一開始就擺明車馬叫你們去鬥好一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