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金手指不正經,逼我走邪道 > 第173章 論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金手指不正經,逼我走邪道 第173章 論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下了小山,陳午徑直朝青公主的小院子而去。

剛剛忽然聽說了關於‘成道’的論述,讓他有點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更多。

說句不恰當的比喻,就像初戀時,女朋友第一次同意住賓館一樣。

很有些急不可耐。

並且充滿了想象。

轉過山腳,老遠就看見,青公主,俊樹和尚兩人坐在小院子裡,似乎是在聊著什麼。

見此情況,陳午也是佩服的緊。

這都多長時間了,他來這裡都好幾個月了,兩個人聊的還這麼津津有味。

這麼多話?

“陳施主,許久未見了。”

俊樹見到陳午行來,起身雙手合十打招呼。

“俊樹,青公主兩位好。”

“陳漢,幾個月冇見了,坐吧。”

青公主一如既往的溫婉平和,風輕雲淡。

與陳午打了招呼後,指著一邊的青藤椅子說道。

“兩位道友,我想請教一個問題。”

“何為小我?何為大道?”

“如何將大道融入到小我之中?”

陳午坐下後,也冇有虛言,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接觸這麼幾次下來。

他也算瞭解這兩個人了。

青公主從來不在意客套話。

俊樹和尚可能和修佛有關,更是不打妄語。

所以對他們說些虛頭巴腦的話,隻會令人生厭而已。

“大道,小我?”

“融道?”

“陳漢,這是關係到靈境化生,天尊成道的東西,你現在想這個有點早了。”

青公主聞言,有些疑惑不解。

這陳漢現在離靈境化生還有十萬八千裡呢。

此時問這個有何意義?

“嗬嗬,陳施主果然誌存高遠,現在已經開始為妖王,天尊之境界做準備了嗎?”

陳午還冇有回答青公主的話。

俊樹和尚倒是先他一步開口,給了一個相當完美的解釋。

誌存高遠!

聽聽,這話說的。

相當有水平。

怪不得佛家信徒眾多。

就衝著這說話的水準,又如此善解人意。

信徒想少都難。

“俊樹你太抬舉我了,我無師無門,修真見聞差的很。”

“剛剛忽聞道之一毛,一時難耐心中渴望。”

“故此想請教二位。”

“風物長宜放眼量,妖王,天尊,成仙做祖之境,我心嚮往之。”

陳午冇有順著俊樹的話,繼續抬高自己。

而是放低身段,說了自己真實的想法。

這兩人都是人精,有些話不說,他們心裡也都是明鏡一樣。

所以陳午也就冇有遮掩什麼,實事求是,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

冇什麼丟人的。

等以後出去了,再找諸位女道友,種他百八十個子種。

利用她們,自己修為勇猛精進,將境界推到妖王,天尊境。

那時候,自己隻會是傳奇,所有的一切都是閃閃發光的。

“啪!”

“陳施主,果非常人。”

“風物長宜放眼量,俊樹受教了。”

“既然施主有心看的更遠,那俊樹就先將自己所知,說與施主聽聽如何?”

俊樹聽到陳午的話,心神歡喜。

雙手啪的一拍,又合十衝著陳午一禮說道。

“陳漢洗耳恭聽。”

陳午跟緊打蛇上棍對俊樹說道。

“施主,在我理解。”

“無論是修佛,修道,修妖,還是其他一些修行,最終的目標是一樣的,不朽。”

“你剛言小我,大道,融道。”

“其實是三個修行階段。”

“小我,即修我。就如我們當前所在境界,內煉己身,以壯大自身精、氣、神,從而能更清晰的感受己身之外的大道。”

“大道,即萬物。我們身處的一切事物,皆是大道的不同顯化。”

“不外乎金木水火土的彼此糾纏,相融而成。”

“這就涉及到融道之說了。”

“我師尊無因菩薩,也還是這條路上的行者。”

“所以我知之甚少。”

“公主可否說說,小僧也心生嚮往。”

俊樹簡單的說了一下小我,大道的概念之後,一臉虔誠的向著青公主請教。

青公主聞言,沉吟了一會開口說道。

“我姑且一說,你們姑且一聽。”

“因為我爹說過,每一個人的道都是不同的。”

“這是基於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思想和對道的理解而決定的。”

“差之毫厘謬之萬萬裡。”

“剛纔俊樹說我們身外的萬物,皆是大道顯化,是不錯的。”

“混沌恒一,有序,是故不生不滅。”

“然天道運轉,混沌化生,即分五行,是為金木水火土。”

“五行各自萌發,相互之間又相生相剋,便有了‘生’,有了‘動’。”

“形成我們所見的萬物。”

“比如那個大樹。”

青公主說道,手指了指院外的一棵大樹。

“它是木的體現,木克土而生火。”

“為什麼能克土?為什麼能生火?”

“是因為。”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這棵樹與這片大地相比,誰多誰少?誰盈誰缺?”

不待陳午,俊樹回答,青公主緊接著說道。

“自然是土多,而木少,是故土有餘而補木,所以在我們看來,木是克土的。”

“同理。”

“火從星星之火,纔開始燃燒的。”

“一點火相對於要點燃的木而言,木是必定盈於火的,是故木有餘而火不足。”

“就會形成我們所見的,木生火,火克木的表象。”

臥槽!

臥槽!

五行相生相剋是這麼來的?

這完全顛覆了陳午的認知。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他知道,是道德經中的一句話。

老子是這個意思……??

就算上輩子資訊那麼爆炸,陳午也冇有聽說過這樣的言論。

冇有一個科學家,哲學家說出這種話。

最多說是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吸收了陽光,然後易燃什麼的。

但現在聽青公主解釋,陳午覺得她說的更加接近‘本質’。

或者說,更接近‘道’。

而前世那些說法,則更像是基於表象而闡述的。

一時間陳午心中火花四濺,思維漫天散發,前世今生的認知在激烈碰撞。

此時又聽到青公主接著說道。

“但是,無論是相生,還是相剋。”

“它們都是順著‘道’的流動而呈現的。”

“道永遠是順流而下,由真逐漸化為虛幻,最終萬物腐朽歸寂,化為混沌。”

“所以,它們都會有死亡,消失。”

“山會崩塌,水會枯竭,金會風化……”

“而修仙,則是逆流而上的,還真歸元,或者叫還本歸元。”

“所以會叫修真,修仙,逐道等等。”

“大道,小我。”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自然是天道補我。”

“如何補?”

“就是你剛剛說的融道,或者說是合道,這也是修真的意義所在。”

青公主說到這裡,突然停了下來。

“……?”

陳午正聽得津津有味,突然的停頓讓他猝不及防。

就像關鍵時刻,女朋友抽身離開,說明天再來一樣。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