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逝水 第2章 (2)簡直是白月光PLUS版
-
(2)簡直是白月光ps版
翌日一早,柏康與常玉竹相約,辰時出發,踏上前往涼州的馬車。
涼州位於大寧國西北部邊塞地區,遠離京城,又與漠北國接壤,為羌人聚集之地,神秘莫測。常玉竹見柏康出遠門還帶著那個長得有點像陳鳳蓮,名字又叫蓮子的小侍從,壞笑一聲:“還說不喜歡,怎麼帶出來了?”
“帶個人隨行,方便罷了。”柏康皮笑肉不笑,強迫自己忽略常玉竹那帶著探究的熾熱眼神,對蓮子道,“你去後麵那輛馬車坐著。”
蓮子委委屈屈地應了一聲。
膽兒還挺大的。昨兒還在他們麵前裝小可憐,今天就委屈上了。常玉竹也覺得這人挺有意思的。
是不是長得像先帝的,都這麼有意思?
初春天暖,冰雪消融。城關之外,潺潺流水聲清澈悅耳,馬車穿行過林中小徑,跋涉過塞外金色草原,終於到達了涼州城外。這裡的景色蒼涼壯麗,晚霞如織,與遠處的群山、長城交相輝映。
邊關的古道上行人稀少,隻有遠方傳來的,塞外商隊的馬蹄聲和駝鈴聲,悠揚遼遠。已是數日過去,春雨湍急,腳下的土地已化成一路泥濘。馬車在城內轉了幾圈後,柏康命車伕停下,撐起一把泛黃舊傘,打開車門看了看外麵景象。
“這雨恐怕一時半會還停不了。”柏康擡頭望著天邊夕陽,指著隨行的小廝吩咐道,“你去那家客棧問問,如今可還有空閒房間?”
小廝得了吩咐,立馬去了。常玉竹連聲歎氣:“這邊與我想象的全然不同,早知道不穿這身出行了。這可是宮裡賞賜的料子,價值千金!”
柏康粗略看了一眼,實在分不清他身上的衣料和自己的短打有何不同。小廝很快回來,說對麵的客棧正巧剩了兩間上房,他想著天氣惡劣,便替主子做主,將兩間房定了下來。
“好小子。”柏康讚他一句,讓車伕快些過去。一路淋了雨,就算是在涼州這樣的地界,他們都覺得身上潮濕難忍。偏偏西北少水,派小廝去問過小二,得到的回答是,水要過一會兒才能送來。
“你們怎麼做事的!”常玉竹氣得抓著小二的衣領,扔了好幾塊銀錠子過去,“掌櫃的不是說你們客棧是你們這兒最大最豪華的嗎?怎麼連個洗澡水都冇有,莫不是誆騙我們的?還是看我們是外來的,故意怠慢?柏康咱們走!我就不信這附近連家燒得起水的客棧都找不到!”
小二手忙腳亂地接了銀子,卻冇敢往自己荷包裡塞,連聲討饒道:“兩位貴人息怒啊!不是我們怠慢貴客,事實上,我們涼州,已經連著三個多月冇有下雨了!”
常玉竹一愣,鬆手把人放下。柏康也擰著眉毛看過來。小二斷斷續續道:“涼州素來乾旱少雨,但今年更是乾旱得古怪!我們客棧的確是涼州城中最大的客棧不錯,即使如此,現如今住客也少,全是因為旱災,來涼州做生意的商隊更少,營生不好啊。今年收成不好,生意不好,被餓死的災民不計其數啊!”
“竟有這事。”柏康和常玉竹對視一眼,柏康道,“你聽說過這事嗎?”
常玉竹在戶部任職,雖然還隻是個員外郎,但他出身世家,奉承他的人多,瞭解到的事情也多。更何況戶部掌管賑災漕運要事,就算常玉竹再吊兒郎當對職務不上心,涼州乃邊塞要地,旱災三月,怎麼可能絲毫不知情?
“涼州的知府是去年上任的,估摸著正好是五個月前。”常玉竹說。
換言之,極有可能是新任知府怕新官上任就偶遇大災,朝廷問罪,瞞下了此事。
“出去看看。”柏康道。
儘管他心裡已經認同了小二的說辭,他一介平頭百姓,又不知曉他們的身份,冇必要在這種事上撒謊。但具體如何,他們也要去城內打探了才知道。
若是城中真的已經因旱災餓殍遍地,此事就必須儘快上報朝廷了。
常玉竹回頭看了一眼聲淚俱下的小二,有些心軟,便道:“剛纔的銀子賞你了。”
小二大喜過望,磕了兩個頭,才揣著熱乎的銀錠子跑了。柏康取了雨披鬥笠,下樓後,纔對常玉竹歎道:“大少爺,你身上有多少錢?”
常玉竹一臉懵地晃了晃鼓鼓囊囊的荷包。
“有錢打賞我點兒唄。”柏康扯扯自己身上陳舊的衣裳,“人生地不熟的,你就敢露那麼財,也不怕來倆人把咱們打劫了。”
“幾塊銀子,就要打劫?”常玉竹大驚。
柏康又歎了口氣。
他冇再和常玉竹掰扯,抓起佩劍匆匆要出去。常玉竹跟在他身後,兩人剛準備離開客棧,身後又冒出來一個瘦弱的身影。蓮子打著傘,慌張地追上來:“大人,外麵雨大,您要去哪?”
“出去看看!”柏康頭也不回地揮揮手,“彆追上來!”
城中倒不似他們想象那般餓殍遍地,饑民無家可歸。隻是路邊的許多店鋪都已經關閉了,門上的招牌殘破不堪,字跡模糊,有的已經搖搖欲。路上的行人倒是多,都拿著木桶、木盆,或是其他能接水的容器,連傘都顧不上打,站在路邊,接天上的雨水。
他們拉住一個老嫗詢問,確定城外如今的確像小二說的那樣,旱災持續的幾個月,涼州雖不完全靠農業過活,但的確餓死了一批人。
“這涼州知府,在其位卻不謀其事,我要去會會他!”常玉竹聽得氣憤。柏康拉住他:“你想怎麼會會他?咱們如今是告假前來,又冇有朝廷禦令,送上門讓他提高警惕啊?你寫一封信寄回京城,讓你爹和祖父把這事上報,派人過來處理。”
常玉竹一拍腦袋,覺得有理。又讓小廝去涼州知府府上送拜帖,說他們從京城前來探親,想趁機拜會一下知府。
“巴納……額……顯靈,是她在保佑……”方纔回答他們問題的老嫗突然開口,渾濁的雙眸中滿是敬畏和仰賴。她拄著木柺杖,踉踉蹌蹌扶著木桶向前兩步,說話的聲音很小,柏康和常玉竹還是聽清了。
“那是什麼?”常玉竹小聲問。
柏康搖搖頭。他也不知曉,也許是涼州人特有的信仰。他們冇太在意,準備回去了。又走了幾步,雨小了些,路上的行人更多。快到客棧門前時,他們看見一圈人圍在那裡,正說著什麼。
走近一瞧,一個一身縞素的少年跪在地上,泥水臟汙了他的衣襬。他身邊放置著一卷草蓆,青黑色已經開始腐爛的腳露出來。草蓆旁的木板上,用遒勁有力的字跡寫著“賣身葬父”四個大字。
少年身形極為瘦弱,儼然也是忍饑捱餓許久。周圍人打量著少年,不住地議論,卻冇有人願意上前施以援手。
“我家倒是缺個仆役,可惜手頭也冇錢,買不下他。”
“唉,這世道,養活自己都難。有冇有人可憐可憐這孩子,買下他啊!”
柏康聽到身邊的男人罵道:“你發善心你去買!”
常玉竹忍不住歎息一聲。柏康拍拍身邊的人,示意他們讓開位置。那人一瞧便知性子火爆,回頭想罵他,一見柏康格外高大挺拔的身形,頓時慫了,老實讓出位置。
“常玉竹,你積攢功德的時候到了。”柏康捏了一把常玉竹的錢袋,揶揄道,“掏錢吧。”
常玉竹聞言也不惱。這次他不敢露財了,掏出兩塊碎銀子,湊到少年麵前小聲問:“這些夠嗎?”
少年顫抖著雙手接下,擡起頭,露出滿是感激的,濕漉漉的眸子:“夠,足夠了!恩人大恩大德,我冇齒難忘!”
周圍人見到真有好心人出現,頓時覺得無趣,也有人替少年欣慰,紛紛離開。常玉竹看著少年的臉,卻是倒吸一口涼氣。
像,實在是太像了!
若說那三個蓮隻有三四分相似,空有美麗的皮囊卻冇有神韻,麵前的少年卻是與靈帝陳鳳蓮有九成的像。不隻是清純無辜的樣貌相似,就連那有些倔強的眼神也十足的像。
更重要的是,廢帝死時,年僅十八歲。麵前的少年,看模樣也隻十七八歲的樣子。
不能讓柏康看見!
“恩人,我願跟著你,做牛做馬報答恩人!”少年還在磕頭,感謝常玉竹的慷慨。常玉竹卻道,“不用不用,你快走吧,快走就是報恩了!”
少年:?
原來天下竟有如此善良之人嗎。他更為感動,連連說著一定要報答他。一來一回的,柏康也覺得不對,更重要的是他有點等不及這兩人扯皮了:“說什麼呢,為什麼不走?你不是說府上缺個小廝嗎?”
他說完,大步走到兩人身側。常玉竹想擋,已經來不及了。少年那張與故人相似的臉,完全暴露在柏康麵前。
因為太像,以至於柏康真的愣神了一瞬。看他的表情,常玉竹就知道要完。
還說不喜歡,還說不惦記。怎麼一看到長得像的,就又愣住。
柏康很快回神,咧嘴笑了:“看來蓮子又多了個弟兄,走吧,帶回去給他瞧瞧。”
他語氣稀疏平常,常玉竹卻總覺得他是在故作冷靜,心裡頓時後悔起自己多管閒事了。但這少年的確可憐,他也不好再驅逐,便叫了小廝,來幫少年一起安葬他的父親。
“你叫什麼?”柏康問。
“我叫江庸,家乃涼州靈伽山人。”江庸道。他脖子挺得直,雖然說要跟著常玉竹報答他,卻冇有半分卑躬屈膝之感,柏康覺得這人很是不錯,突然神神秘秘道,“你乾活麻利嗎?”
江庸以為他想讓自己做仆從的活,也不覺得屈辱,大大方方道:“尚可。”
“我把那倆蓮借給你,你把這人給我吧。”柏康道,“我看他乾活麻利,讓他去幫禮部的老頭子搬卷軸,挺好。”
常玉竹笑罵道;“他說要跟著我,不應該去戶部跟我乾活?”
江庸冇出過涼州城,但也讀過書,是知道戶部禮部的。他這才驚覺麵前的貴人是兩位大人物,不免有些慌張,腳下踩到水窪,自己絆了一跤。
對麵正過來一頂金燦燦的轎子,由六名轎伕擡著,兩名小廝跟隨左右。他一個趔趄,差點撞倒轎伕,被小廝揪著罵道:“長冇長眼睛啊!”
“對不住。”江庸低頭。
“他冇有真的撞到你們,為何如此咄咄逼人?”常玉竹不滿。
“我們這是貴人的轎子,萬一傷到貴人,你們幾個窮鬼擔當得起嗎?”
小廝翻了個白眼。這三人裡,江庸他瞧見了,是個窮鬼,那個高個子的黑衣男人,穿著普通。就這個公子哥還算有錢,但看著也不是大富大貴。
聽了這話,柏康額頭突突直跳。他有點想打開轎門看看是哪家的紈絝,竟然如此囂張。但他們在涼州人生地不熟,要儘量避免多事。柏康忍了這口氣,道:“咱們走吧。”
說完,便拽著常玉竹和江庸走了。小廝哼了一聲,吩咐轎伕前行。後麵還能聽到常玉竹的叫罵聲:“他們理虧,你什麼時候這麼能忍了!”
轎中突然傳出一聲輕笑。
“公子笑什麼?”小廝疑惑地問。
“我笑那人,性子竟收斂了。”轎中人極輕聲地歎道,聲音如鶯啼般婉轉動聽,卻不嬌媚,讓人一聽便知,定是位風姿綽約的俊秀少年郎。
小廝奇怪道:“公子認識他?”
“不認識。”轎中人的聲音又迴歸冰冷。小廝哦了一聲,他們公子雖算不上喜怒無常,但情緒總是一時一變的,讓人拿捏不準。現在聽上去,似乎心情很好,他便繼續奉承道:“那樣的人,傾家蕩產都不配見公子一麵。公子不必將他們放在心上。”
他的話逗笑了轎中人,一隻素白的手伸出來,扔了幾枚錢給他:“說得好,賞。”
小廝得了賞,更為賣力地催促轎伕:“都快點!天兒這麼冷,還不快些回樓裡!凍著公子你們擔當得起嗎!”
蓮枝冇有管小廝不斷地斥責轎伕的聲音。那些話,他也認同。從前他乃萬人之上,金尊玉貴。如今屈居一個小小涼州城,隻有六個人給他擡轎子,實在是委屈他了。他抱著金絲軟枕,換了個姿勢躺下,卻還是覺得轎子太小,皮毛太硬。
這可惡的春風樓,竟隻拿得出金絲枕頭,他想念他鑲了寶石的玉枕了。
“你認識他。”對麵異族打扮的男人突然出聲。
蓮枝睜開眼,看了對方一眼。
“你們很熟。”對方又道。他以為那人是蓮枝從前的熟人,又怕蓮枝不安分,還想求相識救他出去,冷然道:“不論如何,你必須去接待貴人。大人說,京城的貴客已經秘密前來,你就算看不上之前那些人,這次也必須去了。”
“我不要。”蓮枝說,“京城的貴客就很厲害嗎?我說過,就算給我萬兩黃金,我也隻獻藝。”
他是被他的義父,也就是新上任的涼州知府送到春風樓的,進樓之前,義父就和管事的說好,他隻獻藝,接待人的事一律不做。
義父說,他長得很像一個人。憑藉這張臉,他一定會名動涼州城,甚至名動整個大寧國。至於蓮枝這個名字,也是義父起的。
涼州知府說的人是誰,他豈會不知,他剛醒來時無依無靠,流落街頭,就聽到了許多坊間傳聞,關於他,關於那個“與他相似的人”。
涼州城都已流傳甚廣,更彆提京城,天子腳下。那些逆謀叛上的傢夥,真敢用這種方法詆譭他。
“我認真的!”對方急了,蓮枝這性子,哪是給他們增添助力,應該說領了個祖宗回來纔對,早知道就不該把蓮枝帶回來!他道:“那位貴客對知府和大人很重要,他很喜歡那位,那位和你長得像的大人物。隻要你拉攏住貴客,想要什麼,知府和大人都會給你,你必須辦成此事!”
很喜歡他啊。
那就不是柏康了。
蓮枝本來還有點興趣,一聽這話,頓時又神色懨懨。他想了想:“真的什麼都會給我?”
“當然。”對方承諾。
他如今無權無勢,孤兒一個,說好聽點,在春風樓受儘追捧,被人稱一句公子;說難聽了,不過是知府為他造勢,費心捧出來的玩意兒。蓮枝自知結果必定是他要去見那位貴人,不如現在給自己討點好處,就說:“嗯……你先發誓,立字據,我便同意。”
對方見他鬆口,頓時鬆了口氣,當真立下字據,又寒著臉看他:“明晚,我們就會送你前去。你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