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誰約會?[鄉村] 第第二排排頭那…
-
小雞燉蘑菇
“你們不覺得法!”
他環視一圈,目光最後落在似乎還在神遊的何喜身上:“何老闆,你年紀輕,腦子活,聽說你處理客人糾紛很有一套。你先說說,有什麼想法?”
一時間,所有目光都聚焦到何喜身上。石磊輕輕戳了戳她,小聲提示了下,她才驚醒,慢吞吞地站起來,眼神掃過在場每一位眉頭緊鎖的老闆,開口依舊是不緊不慢的調子,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裡:
“章法……其實大家心裡都有,隻是冇人挑頭做。”她頓了頓,“我說幾點零散的想法吧。”
“第一,蟲咬問題。村子生態好是優勢,不能因為怕蟲子就打藥,壞了根本。但我們可以做‘事前告知’和‘應急服務’。每家前台放一份我們本地常見昆蟲的圖冊,入住時提醒一句。統一采購一批效果好的藥膏,像清涼油、蚊不叮這些,做成小急救包,可以免費提供,也可以成本價出售。客人有準備,就不容易慌,也不會全怪到我們頭上。”
“第二,停車和秩序。幾個熱門村能不能聯合搞個‘微循環’?黃金週期間,各村出入口設崗,引導車輛單行,劃定臨時停車區,雇兩個本村閒散勞力指揮一下。再把各村空閒的院子、打穀場利用起來做臨時停車場,收個幾塊管理費,客人方便,村裡也能增收。”
“第三,惡性競爭。咱們能不能坐下來,一起定個‘君子協議’?統一一下基礎服務的價格區間,比如接送、簡單餐食。客人來了,根據他們的需求推薦合適的民宿,彆硬搶。誰家接了超過接待能力的團,分流給鄰居,適當返點。把蛋糕做大比分一塊小蛋糕劃算。”
“第四,村民和遊客矛盾。編個《遊客須知》小冊子,用好玩的口吻說清楚哪些能摘、哪些不能摘,摘了怎麼付費。在果園、菜地旁立上可愛的提示牌和價格牌。鼓勵遊客通過我們向老鄉購買農產品,我們做擔保。”
她語氣平靜,一條條說來,彷彿在聊家常,卻句句戳在痛點上。會議室裡安靜下來,不少人開始點頭沉思。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何喜看向劉主任,“所有這些,光靠我們某一家做不到,需要鎮上牽頭,協會來協調監督。比如,成立一個應急小組,哪家遇到處理不了的投訴,馬上有人支援。定期培訓服務員和保潔,怎麼說話,怎麼辦事。”
她說完,微微頷首,坐下了。會議室裡靜了幾秒,然後響起一陣議論聲,不再是抱怨,而是討論“這個法子好像可行”、“那條我們可以試試”。
劉主任臉上露出了這幾天第一個輕鬆點的表情:“都彆愣著了,就著何喜提的這幾個方向,咱們細化一下,分頭認領任務!何喜,你牽頭弄那個應急服務和培訓的事!”
走出大院,何喜正回訊息,柳柒的電話打了過來:“親愛的二寶,同學聚會來參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