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空間:農門醫女攜寶闖古代 第16章 空間新發現
徹底解決了大伯一家的糾纏,蘇清鳶感到肩頭一輕,彷彿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枷鎖。家裡的氣氛也隨之變得更加寬鬆和安寧。
林氏臉上的愁容日漸消散,偶爾還能在院中做些針線活,或是看著明宇識字——明軒放學回來後,總會認真地教弟弟妹妹認字,這是蘇清鳶定下的規矩。來福小狗在院子裡歡快地跑來跑去,忠誠地守護著這個漸漸煥發生機的家。
日子彷彿駛入了平靜的航道。但蘇清鳶並未放鬆,她深知這一切的根基,都係於那枚神奇的玉佩空間。無論是改善家人體質、培育作物,還是製作藥膏、提供藥方,都離不開空間的支援。
她對空間的探索和依賴與日俱增。每晚夜深人靜時,她都會將意識沉入那片神奇的天地,閱讀典籍,整理物資,或是僅僅在那汪靈泉邊靜坐,感受其中蓬勃的生機,洗滌白日疲憊的靈魂。
這一夜,她照例進入空間。經過連日來的頻繁使用和意識浸潤,她隱隱感覺自己對空間的感知似乎變得更加清晰和深入了。
她漫步在黝黑肥沃的土地旁,目光掃過那些長勢驚人的模擬作物(她不敢將外界作物直接種入空間,隻是在模擬種植觀察效果),忽然心念微動。
一直以來,她都將這十畝黑土視為一個整體,一片極其肥沃、能加速植物生長的神奇土地。但此刻,她下意識地集中精神,試圖更細致地「感受」這片土地。
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她的意識彷彿化作了無數細微的觸須,緩緩滲入黑色的土壤之中。一種難以言喻的、厚重而溫潤的感知反饋回來。她「看」到了土壤中更加細微的結構,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遠超她想象的磅礴能量和生機。
但這能量……似乎並非均勻分佈?
她凝神細察,意識向著能量感更濃鬱的深處探去。越過表層尋常的黑土,往下約一尺深處,土壤的顏色似乎變得更加深邃,幾乎如同墨玉一般,散發著瑩潤的光澤,其中蘊含的生機能量也陡然提升了一個檔次!
蘇清鳶心中一震!這黑土地,竟然還分層次?
她嘗試著將意識聚焦在那片「墨玉層」的土壤上,一個模糊的資訊自然而然地浮現在她腦海:靈壤。
並非普通的沃土,而是蘊含了更精純靈氣的土壤!其加速生長、提升品質的效果,遠超表層黑土!
這個發現讓蘇清鳶心跳加速。她之前種植作物,無論是屋後的蔬菜還是水田的秧苗,使用的都隻是表層黑土混合靈泉水的效果,已然如此驚人。若是能用上這更深層的「靈壤」……
但緊接著,另一個資訊浮現:攝取靈壤,需消耗大量精神力。
她嘗試著集中意念,想要攝取一小捧靈壤出來。果然,一陣明顯的暈眩感立刻襲來,比之前從倉庫取物要費力得多!她勉強攝取了一小撮,意識便感到一陣疲憊。
看來,這靈壤雖好,卻不能輕易動用,否則精神損耗太大。
她退出對土地的感知,目光又投向那汪始終平靜無波的靈泉。
靈泉的效果她早已熟知,強身健體、加速生長、療愈傷病。但她從未像今天這樣,試圖去深入「感受」它。
意識緩緩沉入清澈的泉水中。冰涼、沁人心脾的生機能量包裹而來,比感受土地更加舒暢。她的意識順著泉水流動的方向緩緩深入泉眼……
在泉眼深處,她感受到了一團更加凝聚、幾乎化為實質的乳白色能量精華!其蘊含的生機之力,比普通的靈泉水強盛百倍!
資訊浮現:靈髓。泉眼之精,效用非凡,然取一滴需耗神良久,慎用。
靈髓!蘇清鳶激動不已。這纔是靈泉真正的核心!若是用這靈髓……她簡直不敢想象其效果!
但攝取它的消耗,恐怕比攝取靈壤更大。目前看來,隻能作為關鍵時刻的底牌。
帶著這兩個重大的新發現,蘇清鳶的意識退出空間,緩緩睜開眼,心中波瀾起伏。
原來,這玉佩空間的神奇,遠不止她之前瞭解的那麼簡單。無論是土地還是靈泉,都還有更深的潛力等待挖掘。
這讓她欣喜,也讓她更加警惕。空間越強大,意味著一旦暴露,帶來的風險也越大。必須更加小心地使用和掩飾。
同時,這兩個發現也讓她對未來的規劃有了新的想法。
靈壤和靈髓暫時不能輕易動用,但表層的黑土和普通靈泉水,完全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起來。
她之前隻在屋後小規模種植蔬菜,太過保守了。既然與仁心堂建立了聯係,或許可以嘗試種植一些需求量較大、價格較高的藥材?
空間裡有現成的藥材種子,用空間黑土育苗,再用稀釋的靈泉水灌溉,生長週期和品質必然遠超尋常。隻要控製好規模,藉口是「精心培育」或「祖傳秘法」,應該不至於太引人注目。
還有那三畝水田。如今移栽順利,長勢良好,但後續的田間管理、施肥除蟲同樣關鍵。她可以從空間裡找出一些生態防蟲、天然肥料的古法,巧妙地應用進去,既能提高產量,又不顯得突兀。
思路一旦開啟,各種想法便紛至遝來。
她甚至想到,是否可以嘗試用空間裡的工具書,改良一下家裡的農具?比如,將笨重的犁頭稍微改造得更省力些?或者製作一些更有效率的小工具?
一點一滴的改善,積累起來,就是巨大的進步。
第二天,蘇清鳶就開始著手實施。
她先從空間裡挑選了幾種常見且常用的藥材種子——柴胡、黃芩、甘草。這些藥材需求量大,價格穩定,且外形與野生品種差異不大,容易解釋來源。
她依舊采用老方法:從村裡采藥人那裡換來少量野生藥材種子作為掩飾,大部分替換成空間種子,然後用稀釋的靈泉水浸泡催芽。
育苗的地點,她選在了屋後菜地更深處,靠近竹林的一片隱蔽角落,新開墾了一小片地,周圍用樹枝和藤蔓做了簡單的遮掩。
同時,她開始有意識地收集家禽糞便、草木灰、腐葉等,按照空間書籍裡記載的古法,開始漚製有機肥。她還嘗試製作了一些用煙葉、辣椒水、草木灰配置的天然防蟲劑。
這些舉動,在村裡人看來,就是蘇清鳶這個丫頭格外勤快和愛琢磨。「清鳶丫頭又在搗鼓啥呢?」「聽說在漚肥呢,弄得還挺像回事。」「種地嘛,就是要肯下功夫,看來老三這閨女是得了真傳了……」
沒有人將這些與她之前拿出的藥方、救人的手段聯係起來,隻當她是個格外擅長農事的農家女。這正是蘇清鳶想要的效果——將空間的助力,隱藏在「勤勞」和「聰慧」之後。
日子在忙碌和希望中飛快流逝。
藥材苗破土而出,在靈泉水的滋養下茁壯成長,葉片肥厚,藥香隱隱。水田裡的稻子長勢旺盛,綠油油一片,遠遠就能看出比彆家的高出一截,莖稈也更粗壯。明軒在學堂表現優異,時常得到陳秀才的誇獎,回來教弟弟妹妹也越發有模有樣。家裡頓頓能吃飽,偶爾見葷腥,林氏臉上有了笑容,甚至能繡些簡單的帕子補貼家用。
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蘇清鳶站在田埂上,看著夕陽下自家那片長勢喜人的稻田,又回頭望望炊煙嫋嫋的茅屋,心中充滿了踏實感。
空間的新發現,如同為她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讓她看到了更廣闊的possibilities(可能性)。
她不再僅僅滿足於解決溫飽。她要利用這得天獨厚的條件,讓這個家真正富裕起來,讓弟弟妹妹有更好的未來,讓自己在這個陌生的時代,擁有立足的底氣和力量。
前路或許仍有荊棘,但她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