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空間:農門醫女攜寶闖古代 第26章 契機與抉擇
濟世堂後院起火的訊息,像一陣風似的刮遍了青溪鎮。藥材被劫、被告發,錢東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四處奔走打點,再也無暇他顧。原本緊繃的、針對仁心堂和蘇清鳶的壓力,驟然一鬆。
周老郎中抓住時機,聯合了幾家平日受濟世堂排擠的中小藥鋪,將收集到的一些濟世堂以次充好、欺行霸市的證據,巧妙地遞到了縣衙幾位與錢糧師爺不甚和睦的佐官手中。
官場上的事,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錢糧師爺雖然有些權勢,但也不敢在風口浪尖上明目張膽地再為濟世堂出頭,采購和藥捐的事情暫時被擱置了下來。
仁心堂的危機,算是暫時解除了。
周老郎中對蘇清鳶更是刮目相看,不僅是因為那精巧的水車模型,更是因為她在這件事中表現出的敏銳和果決。他愈發覺得,這個農家女絕非池中之物。
而蘇清鳶獻上的改良水車模型和圖樣,也經由周老郎中的友人,順利呈送到了楊縣丞的案頭。
起初,楊縣丞並未太過在意,隻當是某個老農或工匠的些許改進。但當他仔細觀看了模型的演示,又翻閱了那份條理清晰、資料詳實的文書後,神色逐漸變得嚴肅和驚訝。
文書不僅詳細說明瞭水車的結構原理,還列出了與傳統水車在效率、耗力、適用地形等方麵的對比資料,甚至預估了推廣後可能帶來的糧食增產幅度。思路之清晰,考量之周全,遠超尋常匠人,甚至不像是一個整日田間勞作的農夫能寫出來的。
「此物……果真是桃花村一個叫蘇清鳶的農家女所獻?」楊縣丞難以置信地問幕僚。
「回大人,確是如此。據仁心堂周大夫的信中所言,此女於農事上頗有天賦,之前稻田豐收,便因其改良種法所致。此番改進水車,亦是其潛心鑽研所得。」幕僚恭敬回答。
楊縣丞撚須沉吟,眼中光芒閃爍。他想起前些日子下鄉體察時,那個麵對差役搜查鎮定自若、言之有物的少女,又看了看眼前這精巧的模型和遠超期待的文書,心中不由生出愛才之心。
「若此物真能如文書所言,於灌溉大有裨益,乃利農之良器。」楊縣丞當即吩咐,「著工房吏員按圖試製一架實物,於官田試用。若效果確鑿,本官必為其請功!」
幾天後,一架按照蘇清鳶圖紙製作的實物改良水車在縣衙管轄的官田架設起來。試用效果驚人,原本需要三四個壯勞力辛苦踩踏半天才能灌溉的田畝,如今隻需一人搖動齒輪,不到一個時辰便能完成,且提水高度遠超舊式水車!
訊息傳回縣衙,楊縣丞大喜過望!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政績!
他立刻再次召見了呈送模型的周老郎中的友人,詳細詢問了蘇清鳶的情況,並表達了想要見一見這位「奇女子」的想法。
訊息傳回桃花村時,蘇清鳶正在教明宇辨認新一批采收的草藥。
「縣丞大人要見我?」蘇清鳶聽到裡正帶來的訊息,心中雖早有預料,仍不免有些緊張。這一步走出去,就真的不再是普通的農家女了。
「是啊丫頭!」裡正蘇德厚滿臉紅光,比自家得了嘉獎還高興,「楊縣丞對你造的那個水車讚不絕口!說是要重重嘉獎你呢!這可是天大的臉麵!你快準備準備,過兩日我便帶你去縣衙拜見縣丞大人!」
林氏又喜又憂,喜的是女兒得到縣官老爺的賞識,憂的是怕女兒應對不當,惹來麻煩。
蘇清鳶安撫了母親,心中快速盤算起來。見麵是必須的,這是一個重要的機會。但見麵之後該如何表現?是藏拙守成,還是適當展露鋒芒?
她想起空間裡那些知識,想起濟世堂的威脅並未根本消除,想起這個時代女子立足之艱難……最終,她下定了決心。
既要表現得謙遜恭順,符合這個時代對農家女的期待,又要恰到好處地展現出自己的價值和潛力,讓縣丞覺得她「有用」,值得庇護和投資。
兩日後,蘇清鳶換上了一身半新不舊的細布衣裙,頭發梳得整整齊齊,跟著裡正,坐上了前往縣城的牛車。
這是她第一次進入青溪縣的縣衙。青磚灰瓦,衙役肅立,自有一股威嚴氣息。她深吸一口氣,垂下眼簾,跟在引路的書吏身後,步履平穩,姿態謙卑卻不怯懦。
在後堂書房,她見到了身著常服的楊縣丞。
「民女蘇清鳶,叩見縣丞大人。」蘇清鳶依禮下拜,聲音清晰柔和。
「不必多禮,起來回話。」楊縣丞語氣和藹,目光落在堂下的少女身上。隻見她身姿挺拔,麵容清秀,眼神澄澈平靜,並無尋常村婦見到官員時的畏縮之態,心中不由又添一分好感。
「謝大人。」蘇清鳶起身,垂手侍立。
楊縣丞問了些關於水車改進的想法,又問了問田間耕種之事。蘇清鳶一一回答,言語樸實,卻總能切中要害,偶爾提及的「祖輩經驗」和「自己瞎琢磨」的點子,都讓楊縣丞覺得新穎實用。
「你識字?」楊縣丞注意到她言談間的條理和偶爾流露的文雅氣度,訝然問道。
「回大人,家父在世時曾教民女認得幾個字。後來弟弟入學堂,民女也跟著偷學了些,勉強能看懂淺顯的書信。」蘇清鳶謹慎地回答,將自己識字的原因歸結於家風和自學,合情合理。
楊縣丞點了點頭,心中更是驚訝。一個農家女,能有如此見識和心性,還能識字,簡直是鳳毛麟角。
「你獻上的水車,於農事大有裨益,本官已上書府衙,為你請功。按律應有賞銀賜下。」楊縣丞道,「此外,本官見你於稼穡之事頗有靈性,日後若再有此等利國利民之巧思,可直接來縣衙稟報。」
這就是明確的賞識和許諾了!
蘇清鳶心中一定,再次躬身行禮:「多謝大人厚愛!民女愧不敢當。民女隻是儘了本分,能得大人青眼,已是天大的福氣。日後定當儘心竭力,若有愚見,必先稟報大人。」
她態度恭順,言辭懇切,絲毫沒有居功自傲之色,讓楊縣丞十分滿意。
又勉勵了幾句,楊縣丞便讓她退下了。賞銀需要等府衙批複,稍後會由裡正轉交。
走出縣衙,蘇清鳶才緩緩鬆了口氣,後背竟已滲出細汗。與官打交道,如履薄冰,每一句話都得仔細斟酌。
裡正早已等在門外,見她出來,忙問情況。聽聞縣丞大人十分滿意,還要請功賞銀,裡正笑得合不攏嘴,連聲道:「好!好!丫頭,你可是給我們桃花村長臉了!」
回去的路上,蘇清鳶看著道路兩旁豐收在望的田野,心中漸漸明晰。
縣丞的賞識,是一把保護傘,也是一個跳板。她暫時安全了,但也走到了台前。
接下來,她不能隻守著那一畝三分地了。她需要做出更多的「成績」,來鞏固這份賞識,並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空間和話語權。
改良農具?推廣種植技術?還是……其他?
她摸了摸袖中那枚一直隨身攜帶的雲紋玉佩。或許,是時候考慮一下蕭九留下的那個「機緣」了?不是去求助,而是……去青州城看看?那裡應該有更大的市場,更多的機會。
一個新的、更大膽的計劃,在她心中慢慢成型。
風起於青萍之末。她這隻小小的雛鳥,終於要試著振動翅膀,飛向更廣闊的天空了。而第一步,或許就是走出青溪鎮,去看看外麵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