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空間:農門醫女攜寶闖古代 第9章 仁心堂的注意
蘇清鳶的凍瘡膏在桃花村及周邊幾個小村落漸漸有了些名氣。雖不是什麼能治大病的靈丹妙藥,但對付凍瘡裂口這類常見小毛病,效果著實顯著,且價格低廉,有時甚至一兩個雞蛋、一把青菜就能換上一小罐。
她謹記懷璧其罪的道理,每次製作都極為小心,嚴格控製數量和靈泉水的用量,讓藥膏維持在一個「效果很好但又不至於離譜」的程度。換取的東西也多以實用的糧食、布頭、柴火為主,悄悄補貼著家用。
茅屋裡的日子,肉眼可見地好了起來。餐桌上偶爾能見到一點葷腥,林氏臉上漸有血色,弟妹們身上雖然還是補丁衣服,但至少乾淨整齊,不再餓得麵黃肌瘦。那隻取名「來福」的小土狗,在靈泉水的滋養下,傷勢早已痊癒,長得油光水滑,機靈忠誠,成了看家護院的好手。
蘇清鳶每隔幾日便會去一趟青溪鎮。她屋後的蔬菜在靈泉水的滋養下,生長週期極短,且品質遠超尋常,總能很快售罄,為她帶來穩定卻微薄的收入。她每次都會去「仁心堂」附近轉轉,看似隨意,實則在觀察和學習。
這一日,她賣完菜,照例在仁心堂對麵的茶館要了一文錢的粗茶,慢慢喝著,目光卻落在藥鋪裡。
仁心堂是青溪鎮最大的藥鋪,坐堂的周伯昌老郎中據說年輕時在府城做過大夫,醫術和口碑都還不錯。此刻,藥鋪裡似乎有些忙亂,一個夥計打扮的人正焦急地對周老郎中說著什麼。
「……掌櫃的,這可怎麼辦?劉員外家催得急,可這批新收的紫草,成色實在一般,炮製出的金瘡藥效果怕是……」夥計的聲音隱約傳來,帶著焦慮。
周老郎中撚著胡須,眉頭緊鎖,看著手裡一捧暗紫色的藥材,歎了口氣:「今年雨水不好,好藥材難收啊。先將就用著吧,總比沒有強。」
蘇清鳶心中一動。紫草?活血化瘀,生肌斂瘡,是金瘡藥和不少外傷藥的主藥之一。她的空間裡,恰好就有不少品相極佳的紫草,而且已經炮製妥當!
一個念頭不受控製地冒了出來。但她立刻壓了下去。太冒險了。一個農家女,如何能拿出上好的炮製藥材?根本解釋不清。
她垂下眼,喝完最後一口茶,準備起身離開。
就在這時,仁心堂裡走出一個穿著體麵、管家模樣的人,臉色不虞地對周老郎中道:「周大夫,我家老爺說了,這次的金瘡藥一定要用最好的!價錢不是問題!下個月府上護衛要押鏢去北邊,路上不太平,這可是救命的東西!您再想想辦法!」
周老郎中一臉為難:「張管家,不是老夫不肯用好的,實在是今年……」
那張管家顯然不滿意,哼了一聲,拂袖而去。
蘇清鳶看著這一幕,心思活絡開來。機會似乎就在眼前,但風險也同樣巨大。
她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求穩的心思占了上風,背起空背簍,低頭往鎮外走。
然而,還沒走出鎮子,就在一個相對僻靜的街角,她被仁心堂的那個夥計追上了。
「姑娘!請留步!」夥計跑得有點喘,臉上堆著笑。
蘇清鳶心中一凜,停下腳步,故作平靜地問:「小哥有事?」
夥計打量了她一下,似乎確認了就是她,才笑道:「姑娘可是桃花村那位會做凍瘡膏的蘇姑娘?」
蘇清鳶暗叫不好,麵上卻不顯:「小哥認錯人了吧?我隻是個賣菜的。」
夥計嘿嘿一笑:「錯不了。姑娘每次來賣菜,品相都極好,咱們鎮上不少人都認得你。前幾日,我們藥鋪一個學徒的娘親手上生凍瘡,就是從你這裡換的藥膏,效果奇好。我們掌櫃的聽說了,便留了心。」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道:「不瞞姑娘,我們藥鋪最近急需一批上好的紫草,可今年收成不好,實在尋不到好的。掌櫃的猜想,姑娘既然能做出那般好的凍瘡膏,或許……或許有什麼特彆的藥材路子?價格方麵,絕對好商量!」
蘇清鳶的心跳驟然加速。果然被注意到了!
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腦子飛快轉動。直接承認?不行。完全拒絕?或許會錯過機會,甚至引起對方更大的疑心。
她沉吟片刻,露出一副為難又老實的樣子:「小哥,您真是高看我了。我那凍瘡膏就是些祖傳的土方子,用的也都是山邊常見的草藥,自己瞎搗鼓的,哪裡有什麼藥材路子?至於紫草……那更是聽都沒聽過的好東西了。」
她這話半真半假,既撇清了自己有特殊來源,又暗示藥膏效果來自「祖傳土方」。
夥計臉上露出明顯的失望,但還是不死心:「姑娘再想想?或者……您那土方子裡,有沒有什麼特彆的炮製手法?我們掌櫃的說了,若是姑娘肯幫忙,價錢絕對讓您滿意!」
蘇清鳶搖搖頭,語氣誠懇:「真的就是尋常法子。許是今年冬天冷,凍瘡厲害,我那藥膏碰巧對了症而已。實在幫不上週老大夫的忙,對不住了。」
說完,她不再多留,微微頷首,轉身快步離開。
那夥計看著她遠去的背影,撓了撓頭,隻得回去複命。
仁心堂後堂,周伯昌老郎中聽完夥計的回稟,撚著胡須,若有所思。
「祖傳土方……自己搗鼓……」他喃喃自語,眼中精光閃爍,「一個農家女,能做出比我們藥鋪效果還好的凍瘡膏,豈是尋常『搗鼓』能成的?要麼是她天賦異稟,對藥材感知極佳;要麼……就是她有所隱瞞。」
他行醫多年,見識過不少民間奇人異士,有些偏方土法確實有奇效。但這個蘇清鳶,年紀輕輕,又是個女子,倒讓他有些捉摸不透。
「掌櫃的,那咱們……」夥計問道。
「暫且先這樣吧。」周伯昌擺擺手,「劉員外那邊,我再去信解釋一下,用往年存下的上好紫草頂一頂。至於這位蘇姑娘……你日後多留意些。若她再來賣菜或是藥膏,態度客氣些,或許……日後還有打交道的機會。」
他有一種直覺,這個看似普通的農家女,恐怕不簡單。
另一邊,蘇清鳶走在回村的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仁心堂的注意,既是危機,也是契機。說明她的東西確實有價值,但同時也意味著她暴露的風險增加了。
必須更加小心。
但同時,一個模糊的計劃也開始在她心中逐漸成型。
或許,她不需要直接提供藥材。提供一些經過「改良」的、效果更好的藥方或炮製建議,是不是更穩妥一些?
比如,在常見的金瘡藥方子裡,稍微增減一兩味輔藥的比例,或者提供一個更高效的炮製流程?這樣,既展示了價值,又不會過於驚世駭俗。
當然,這需要時機,更需要一個讓對方信服的理由。
她抬頭看了看灰濛濛的天空,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氣。
路要一步一步走。眼下,還是先攢錢,讓這個家真正安穩下來。
至於仁心堂……且看後續吧。若他們真有誠意,或許可以嘗試接觸一下。
她加快了腳步,心中那份對未來的規劃,變得愈發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