燼餘玉:孤影亂世情難全 第144章 歲寒
時令已近臘月廿三,空氣裡彷彿都提前飄起了若有似無的灶糖甜膩氣息,卻又被上海冬日特有的、濕冷入骨的寒風迅速吹散。
街麵上的行人似乎比平日更多了些,臉上也或多或少帶上了幾分匆忙而期待的喜氣。
臨街的店鋪早早掛起了紅燈籠,貼上了寓意吉祥的招貼,玻璃櫥窗擦拭得透亮,裡麵陳列著琳琅滿目的年貨:蘇州的糖果、南通的年畫、金華的火腿、甚至還有來自異域的洋酒罐頭,竭力渲染著一派太平年景的富足與喧囂。
沐兮坐在黃包車裡,裹緊了身上那件顏色依舊不算鮮亮的大衣,沉默地看著車窗外流動的風景。
那些牽著孩子、提著大包小包滿載而歸的笑臉,那些為了一副春聯價錢與店家爭執不休的煙火氣,那些空氣中越來越濃的年節味道。
像一根根細小的針,無聲地刺著她心上那片早已結痂的荒蕪。
往年的這個時候,沐家公館早已是另一番熱哄景象。
母親會親自指揮著傭人們掃塵除舊,每一個角落都要煥然一新。
父親雖忙,也會抽空過問年禮的清單和祭祖的準備事宜。
廚房裡整天飄著誘人的香氣,蒸年糕、炸春捲、燉肘子。
她會被母親拉著試穿新做的錦緞棉袍,顏色總是最鮮亮討喜的那種。
哥哥沐景明若是在家,會偷偷塞給她外麵買來的新奇玩意兒,或是帶著她溜到後院,點燃一小串鞭炮,惹得母親又好氣又好笑地嗔怪……
那些記憶中的光影、聲音、氣味,此刻變得異常清晰,帶著溫暖的底色,卻又因為永遠的失去而變得尖銳刺痛。
家破人亡後的第一個春節,像一道驟然裂開的深淵,橫亙在她麵前,寒冷而黑暗。
這滿城的喜慶,於她而言,不過是鏡花水月,襯得她形單影隻,愈顯淒清。
黃包車在霞飛路公寓門口停下。
沐兮付了車資,推門下車。
與街上的熱哄相比,公寓樓道裡顯得格外安靜冷清。
她一步步走上樓梯,高跟鞋敲擊地麵的聲音在空蕩的樓道裡回響,顯得格外孤單。
拿出鑰匙開啟房門,一股冰冷乾燥、缺乏人氣的空氣撲麵而來。
房間裡收拾得整潔,卻毫無生氣。
沒有等待她歸家的溫暖燈光,沒有廚房飄來的飯菜香,沒有家人的笑語喧嘩。
隻有冰冷的傢俱、寂靜的空氣,以及窗外隱約透來的、屬於彆人的團圓聲響。
她站在玄關,沒有立刻開燈,任由暮色一點點吞噬房間裡的光線,也將她纖細的身影逐漸吞沒在昏暗裡。
一種巨大的、幾乎要將她壓垮的孤寂感和悲傷,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來,瞬間淹沒了她平日裡的所有偽裝與計算。
何景聽到動靜,從廚房旁邊的傭人房裡無聲地走出來。
他依舊穿著那身漿洗得乾淨卻難掩舊色的布衫,身形筆挺,沉默得像一道影子。
他看到沐兮獨自站在昏暗的玄關,背影透著一種罕見的、毫不設防的脆弱,腳步不由一頓。
“小姐,您回來了。”
他低聲開口,聲音在寂靜的房間裡顯得格外清晰。
他走上前,熟練地接過她脫下的大衣,觸手一片冰涼。
“灶上溫著熱水,給您倒一杯?”
沐兮緩緩轉過身,臉上沒有淚痕,甚至沒有什麼明顯的表情,但那雙總是藏著無數心事的清亮眸子裡,此刻卻盛滿了濃得化不開的哀傷和疲憊,像蒙上了一層江南冬季的霧靄。
她搖了搖頭,目光掠過窗外彆人家窗戶裡透出的溫暖燈光,輕輕開口,聲音有些飄忽:“何景,外麵真熱哄啊。”
何景沉默著,沒有接話。
他深知這份熱哄於她而言意味著什麼。
他隻是更緊地握住了手中冰涼的大衣。
沐兮慢慢走到客廳中央,環視著這間冰冷、空曠、隻是她暫時棲身之所的“家”。
她看到玻璃窗上模糊映出的自己孤單的身影,與窗外世界那片模糊的暖光形成殘忍的對比。
靜默持續了很久。
忽然,她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猛地吸了一口氣,轉過身看向何景,眼睛裡那層霧氣似乎被強行逼退,閃爍起一種近乎固執的、想要抓住點什麼的光芒。
“何景”
她的聲音提高了一些,帶著一種刻意為之的、試圖打破沉寂的努力,“明天……明天我們出去采購東西吧!”
何景微微一怔,似乎有些意外。
小姐最近一直深居簡出,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露麵。
沐兮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慮,嘴角努力向上彎了彎,想擠出一個輕鬆的笑容,卻顯得有些生硬和蒼白:“年總是要過的。我也好久沒去街上好好逛過了。看看有什麼可買的,對聯、福字…”
“或許,再買點桂花糖藕?我記得你好像也挺喜歡吃的?”
她的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和一點點笨拙的、試圖與人分享的意味。在這極致的孤獨裡,眼前這個沉默忠誠的仆人,似乎成了她唯一能短暫靠近、汲取一絲人間暖意的物件。
何景看著她強裝出來的輕鬆,看著她眼底深處無法掩飾的傷感和渴望,心臟像是被什麼東西狠狠刺了一下,泛起密密麻麻的酸澀痛楚。
他知道她並非真的有多想吃什麼糖藕,也並非真的在意那些過年的形式。
她隻是太冷了,太孤單了,想要抓住一點什麼,哪怕隻是模仿著尋常人家的樣子,製造一點虛假的、過節的熱哄氣息,來對抗這蝕骨的寒冷和令人窒息的回憶。
他垂下眼睫,掩去眸中翻湧的複雜情緒——那裡麵有憐惜,有忠誠,有無法言說的痛苦,還有那份新近得知身世後帶來的、更加沉重和洶湧的守護欲。
再抬頭時,他的目光已經恢複了平日的沉靜與順從。他微微躬身,用一如既往平穩可靠的語調回答道:
“是,小姐。明天我陪您去。我知道有幾家老字號,年貨備得最是齊全地道。”
窗外,彆人的燈火依舊溫暖。窗內,主仆二人在這冰冷的公寓裡,定下了一場試圖驅散歲末寒意的、略帶傷感的采購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