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警花她從地獄來 > 第172章 逃出大山的孩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警花她從地獄來 第172章 逃出大山的孩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許梅已經死了。

不管她活著的時候是否雙手血跡斑斑,從易唸的手機裡還留著她的電話號碼也能看出來,這姐妹之間的感情,是不一般的。

連景山說:“你們姐妹的感情很好嗎?你一直以她的身份在天盛集團活動,不怕被人查到。”

同卵雙胞胎雖然是小概率事件,但這是瞞不住的。

梅姐是道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各種對她感興趣的人一定數不勝數,難道就不曾查過。

“還真不怕,因為我和許梅,我們倆根本就沒有感情。我妹妹姓許,叫許梅,因為她父親姓許。可是我姓易啊。”

連景山頓時想起上一次去京市。

紋身有經驗的老師傅說。

易念雖然是京市人,可她是孤兒院的。

這其中,還有什麼隱情。

關於身世,關於過去,易念其實不想多說。

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但都是已經過去的事情,總說出來,好像是要博取誰的同情一樣。

但今天既然已經說了,多說幾句也無妨。

易念說:“我們家在一個山村裡,村子挺窮的,村裡的人重男輕女。生下兒子,就像是得了多值錢的寶貝,生了女兒,便覺得是賠錢貨,覺得晦氣。有很多人家,會將女兒溺死。”

“這樣時間一長,村子裡的女孩子越來越少。村裡的人家突然發現,娶媳婦變的非常困難。”

“本村的適齡的女孩,許多死在繈褓中。十個裡活不下一半。那剩下可不是至少有一半的男青年無人配對。想從其他村子找,可偏偏附近村子都差不多。都覺得女兒是給彆人養的,誰也不願意吃虧。”

“因為這樣,他們開始從外地買人。拐賣婦女,關在村子裡,給他們延續後代,繼續生兒子。我媽,就是被拐賣進村子裡的一個受害者。”

連景山沉默不語。

易念說的這種事情,作為一個刑警,他自然不陌生。

拐賣婦女的事情,在有一段時間非常猖獗,猖獗到令人發指的地步。後來國家雷霆出擊,嚴打了好一段時間,這才遏製住這股風氣。

當然那麼大的地方,有那麼多偏遠地區,想要完全杜絕也是不可能的。

隻是沒想到,易念竟然有這麼一個曲折的身世。

連景山心裡有些難受,可是他甚至不敢關心的問一句,阿姨現在還好嗎?

顯然是不太好。

要不然,易念也不會在孤兒院長大。

“我媽在許家,很快就懷孕了。許家的人很高興,覺得我媽懷孕了,不會跑了,就對她放鬆了警惕。然後,在生產前夕,她終於找到了機會,跑了。”

易唸的神色暗淡下來。

“可惜,那是山裡的山,群山延綿,在那種地方,想要逃跑談何容易。更何況她還大著肚子,沒跑上大路就出了狀況,她就在路邊,把我生了下來。”

連景山心中驚濤駭浪,隻能努力保持平靜。

“生下我之後,村子裡的追兵就到了。我媽將我放在路邊,咬牙又往前跑了一段……雖然我沒見過她,但是我能理解她。許家村對她來說,是虎穴蛇窩,但凡是有一絲可能離開,寧可死,也不要回去。”

“我被留在了外麵,而我媽,被抓了回去。回去的路上,就生下了許梅。我媽也因為大出血,死在了回村的路上。”

易念垂下眼眸:“我命大,在那十天半個月也見不到一輛車的地方,有一輛外地的車路過,發現了路邊的我。”

“他是京市人,我便被帶到了京市。後來幾經輾轉,被送進了孤兒院,在孤兒院長大。我這個姓,是孤兒院的院長給的,她說我生的不易,希望我所有的苦難在出生時都已經結束,這輩子能活的容易一些。”

竟然,是這麼來的。

不過院長的期盼可能落了空,易念這一生,也不容易。

連景山點了點頭:“原來如此,所以說,許家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你的存在。”

“沒錯。村裡的醫療水平非常差,沒有醫院沒有衛生所,赤腳醫生都沒有一個。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我媽懷的是雙胞胎。根本沒有人知道我的存在,許梅也不知道。”

“無論是救了我的叔叔,還是孤兒院的人,沒人知道我是怎麼會突然出現在大山裡的,所以我的童年其實很平靜,我隻是努力學習,上了警校。但我不在京市上學,從大學起,我就在偏遠的城市。一直到大三那年,我回京市辦事,碰巧遇見了趙局。”

那是易念人生的轉折點。

那時候,易念甚至都還沒畢業。

她永遠都忘不了,趙局見到她的一瞬間,臉上那種匪夷所思,就好像見了鬼一樣的表情。

她甚至有一瞬間在想,這該不會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吧?

就像是小說裡的情節一樣,比如,她的臉長的和趙局女兒小時候一模一樣這種狗血情節?

萬萬沒想到的事。

現實比小說更狗血。

趙局知道她是警校來辦事的,第一時間就把她叫住了,然後仔仔細細的打量她,又拿了照片對比,最終,問了她詳細的資訊。

易念回憶起當時,歎了口氣。

“那段時間,我平靜的人生真遭遇了顛覆的驚濤駭浪。趙局跟我說,我有個雙胞胎的姐姐或者妹妹,現在是走私集團二把手,已經快要死了。他有一個計劃,問我願意不願意執行?”

趙局腦子可真好使。

當時易念隻是個青澀的生瓜蛋子啊,甚至大學都沒有畢業,他怎麼敢的。

“我也有責任。”易念說:“當時我也是初出茅廬,熱血青年,一腔熱血報效國家。一聽趙局說有一個隻有我才能完成的任務,那怎麼可能不答應。我當時就跟趙局說,國家需要,我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

沒想到這條船,上了,至今也沒下去。

看見了易唸的決心,調查了她的身世和這些年的表現,考察了她的品性,趙局放了心,計劃正式開始實施。

同時,趙局也派人去了許梅的老家,也就是易唸的老家。

村子還是那個村子,雖然拐賣人口的事情已經被嚴打的不複以往了,但當時許家發生的事情,村民還是知道的。

易念知道的關於母親的那些事情,也是這麼一半靠村民回憶,一半靠推理,拚湊出來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