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故事編輯部 第684章 表白
鄭銀華家裡,第七編輯組的幾個女孩正在日常聚餐。
“需要幫忙嗎?”
李子懿看著廚房裡段穎的背影問道。
“不用,我自己就可以。”
段穎答道。
“沒想到......程雲居然死在了這個故事裡。”石琳冰看著手機有些傷感地說道:“我記得他是在《遊戲》那個故事加入編輯組的。《遊戲》裡他和李旭一起去鬼屋冒險,後來在《一念之間》裡,孫哥從他那裡.....”
石琳冰的話還沒說完,對麵的陸蔚音身體顫抖了一下,站了起來:“那個,我,我去幫段姐姐做飯。”
說完,她快步向廚房走去。
鄭銀華本來想說什麼,但是看著陸蔚音離開的背影終究沒有說。
不光是她,第七編輯組裡很多人都知道,或許是和在《一念之間》中扮演兄妹有關,陸蔚音一直把孫鷹視為自己的親哥哥。孫鷹的死,她是最不能接受的人。
“編輯部裡,總是會有人離開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帶著他們對生活的憧憬活下去。帶著他們對未來的幻想,走出這個編輯部。”
鄭銀華說完,拍了拍石琳冰的肩膀,走到窗前點了一支煙。
一旁的李子懿摘下眼鏡,揉了揉眼睛,沒有說話。
客廳裡一時間變得很安靜。
“冰冰,冰糖放在哪裡了?”
段穎的聲音從廚房裡傳來。
“冰糖在櫃子上麵的那一層。我去給你拿吧。”
說著,石琳冰起身向廚房走去。
“我也去幫幫忙。”
李子懿戴上眼鏡,也跟了上去。
徐檸的餘光不經意間從放在茶幾上的石琳冰的手機上掃過。手機螢幕上是一張照片——不久之前第七編輯組的成員在一次聚餐時的合影。照片上,程雲站在一個角落,默默地感受著聚會的氛圍。
幾分鐘的沉默後,徐檸開口了。她像是在和窗前的鄭銀華說話,又像是自言自語,聲音一如既往地冰冷:
“李子懿後來無意中查到了程雲的身世。他是個孤兒。他的生日是10月14號。本來李子懿和段穎已經商量好了今年要給他過生日,到時候給他一個驚喜。”
鄭銀華彈了彈煙灰,微微點頭。她的腦海中也出現了那個在聚會中總是默默地坐在角落裡的男生的樣子。
“啊”!
廚房裡突然傳出了石琳冰和李子懿的驚叫。接著就是陸蔚音的聲音:“華姐、檸姐,油鍋著火了!”
鄭銀華回頭看了看徐檸:“剛才我就想說,不要讓陸蔚音進廚房。她會把我家廚房給點了。”
……
“昨日,新樂市泰恒小區一名男子意外從高層墜下,當場死亡。經現場檢查,排除他殺可能。該男子隨身證件顯示,其姓名為程雲......”
李旭點點頭,把手機放在了一邊。
雖然已經經曆了很多人在故事世界中死去,但是看到程雲的死訊,他還是心裡一陣難過。
“彆難過了。你已經做得很好了。這次的鬼實在太隱蔽了,而且還有常丹的加入。我們幾個人能活著出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唐音輕聲說道。猶豫片刻後,她把手輕輕地放在了李旭的手上。
李旭看了看唐音白皙的手背,用另一隻手點了支煙:
“其實已經習慣了,隻是想到他要留在那個莊園裡,就有些傷感。但也要謝謝你,如果不是你說出了鬼尋找的是殺死她的人,我也要留在那裡了。”
“你把我救出來之後,我正好在大廳的電腦裡發現了證據,所以才能猜到這個結果的。”
唐音停頓了一下,咬了咬嘴唇。但沒等李旭說話,她又繼續說了下去:“看到你留在那裡之後,我就想,不論如何我都要把你救出來。《迷失》那條船上,石琳冰捨命跳進海裡,鄭銀華陪你詛咒複蘇。如果,如果是我,我也能做到的!”
說話間,唐音的手無意中緊緊地握住了李旭的手。
李旭微微動了一下,發現不能把手抽出來後,也就任由唐音握著自己的手了。
在唐音看向自己的眼神中,他明白了唐音的意思。但是一時間,他卻又不知道應該怎麼回應。
短暫的沉默後,他換了一個話題:“你最後能找出‘斷頭魔’的真實身份,這個推理很厲害。”
“這個,也是受到了你的啟發。因為你推理出來有兩隻鬼,所以我才會去想既然故事裡的鬼是‘斷頭魔’,那為什麼還要有兩隻鬼。然後就想到了,可能隻是一個,一個特殊的說法而已。其實,我覺得......嗯......我覺得這個推理也是我們兩個之間的一種默契吧。就像在《他是誰》、《守候》那些故事裡,你讓石琳冰去執行你的推理一樣。”
說完,唐音鏡片後的目光期待地看著李旭,在等待著某個她希望得到的答複。
房間裡再次陷入了沉默。李旭手裡香煙的煙霧散開,環繞在兩人周圍。
李旭默默地坐著,像是在思考著接下來的某個決定。而唐音則靜靜地在身邊看著他。
香煙燃儘,又過了一會兒,李旭才說道:“其實,我能夠接受你的想法。你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是嗎?真的嗎?!”
唐音立刻從椅子跳了起來。看得出來,她等這句話已經很久了。
“你不知道,其實我一直羨慕鄭銀華和石琳冰!不光是因為她們能和你一起冒險,更是因為她們能和你在一起!我一直都希望自己能有機會和他們一樣......”
唐音的話還沒說完,幾聲敲門聲響起,接著諸葛墨軒推門走了進來。
“華姐和石小姐怎麼了?”
諸葛墨軒一邊問,一邊在李旭身邊坐了下來。他在門外沒有聽清。
“她們......你......”唐音下意識地跺了一下腳:“你怎麼這個時候來了?”
“啊?”諸葛墨軒低頭看了看手錶:“我沒遲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