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第一章想當精英,先克服心理問題
-
想當精英,先克服心理問題
職場是一個讓人成長的地方,同時卻也是念摧毀人的地方。身處職場的種種心理壓力,通常是人們身心衰老的重要原因。在成功麵前,心態決定一切。“走得慢的人,隻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毫無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因此,生活有時並不公正。然而,希望的大門對每個人總是永遠敞開的。當一個人把生命和精力集中到一點上時,就可能做出令自己吃驚的事業。那麼成功的基礎必然就是良好的心態。在工作麵前,心態決定一切。冇有不重要的工作,隻有不重視工作的人。不同的心態,成就不同的人生,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為,從而決定不同的結果。
一、端正自己的價值觀
每個人都必須知道他到底要的是什麼、他最想要的是什麼以及他第二想要的是什麼。支柱型員工必須在這一點上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他必須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們對人生價值的總的、根本的看法。對價值觀評價的標準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是否有利。對我們個人而言,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在符合法律和社會道德規範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儘量多的社會財富,並在此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要使生活有意義,生命有價值,我們必須作出正確的人生價值目標的選擇,而這個正確的目標就是正確對待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係,把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結合起來,在為社會利益、為人民服務中實現個人利益,又以個人的發展和完善去促進社會的發展。人們所從事的事業不下千百種,但不論人們選擇了什麼樣的事業目標,隻要人們選擇了正確的價值目標,個人的生活事件就有一貫之的“靈魂”,冇有價值目標的人生,是庸碌的人生、盲目的人生。錯誤的人生價值目標則把人生導向錯誤的方向,必然受到客觀標準的限製,直至受到社會的懲罰。
每一個人,都應有正確的、崇高的價值觀。為崇高的價值目標奮鬥,即是為社會的美好也是為個人的美好而奮鬥。美好的社會條件和豐富的物質生活條件都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人們創造的勞動結果。人格的崇高和人品的至善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實踐中養成的。個人在為社會的完善過程中完善自我,
也就是價值觀的實現過程。當然,這一社會完善和個人完善的過程是永遠不會完結的。價值觀的實現,不論從個人還是從人類總體來看,都是無止境的。無止境的追求,這就是人生價值之真諦。無論是為個人還是為公司無止境的追求,隻能說明你明確了目標,而作為一名支柱型員工,真正的價值是要為公司實現應有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而得到認可,這就是你在公司存在所具有的價值。
為了要做到這一點,支柱型員工必須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也就是時常聽到有人問:“一生當中到底什麼對你纔是最重要的?”也許你的價值觀看起來不是那麼光輝四射,但那也是你的價值取向。隻要你覺得正確,符合法律和社會道德規範,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不會有阻礙,那麼,這就是你的正確的價值觀。
四年前,小李剛從北京某名牌大學畢業。那時候對他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成功。事實上他現在這個想法有很大改變,他現在覺得健康是最重要的。如果他不健康的話,鐵定不能很好地去工作,更談不上有工作的最大激情,也同時會影響他工作以外的部分。因此,他覺得健康對他而言應該是最重要的。
每一個人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他的工作就是要完成他工作上的使命,就是要為社會做有貢獻的事情。同時適當的休閒娛樂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會去看電影、看書、遊泳,去上些課程幫助自己放鬆。他覺得人生不應該每天過得很緊張,他必須要努力,同時他必須要很輕鬆地過他想要過的生活。這是成功的第三步,也就是明確個人的價值體係。
設定價值觀的規則在於:要設定自己能夠主控的價值觀,不能主控的價值觀是冇有意義的;要設定很容易達成的價值觀,所設定的價值觀能夠輕鬆達成的,就能夠使人快樂;每一天都能做得到,每天都有一個小小的進步。價值觀的正確設定至少有三項標誌,以標誌為導向,從而獲得階段性的成功。
價值觀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事情,它是一種感覺,用形容詞來表示如健康、快樂、安全、感恩、幸福、進步等。人生的價值觀和思想都表現在行動上,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信念,我們纔會有好的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