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三、以合適的心態工作和生活
-
三、以合適的心態工作和生活
職場中人一定要有好的心態,才能勇敢地迎接困難和挑戰,走向成功的彼岸。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展現我們的心態,無時無刻不在表現希望或擔憂。我們的聲望以及他人對我們的評價,與我們自己的自信有很大的關聯。如果我們自己都缺乏自信,那麼彆人不可能相信我們,如果彆人因為我們的思想經常表現出消極軟弱而認為我們無能和膽小,那麼,我們將不可能被提升到一些責任重大的高級職位上去。
如果我們展示給人的是一種自信、勇毅和無所畏懼的印象,如果我們具有那種震懾人心的自信,那麼,我們的事業就可能會獲得巨大的成功。如果我們養成了一種充滿必勝信心的習慣,那人們就會認為,我們比那些喪失信心或那些給人以軟弱無能、自卑膽怯印象的人更有可能贏得未來,更有可能成為一代富有者。換句話說,自信和他信幾乎同等重要,而要使他人相信我們,我們自身首先必須展現出自信和必勝的精神。
以勝利者心態生活的人和以征服者心態生活在世界上的人,與那種以卑躬屈膝、唯命是從的被征服者心態生活的人相比,與那種彷彿在人類生存競賽中遭到慘敗的人相比,是有很大區彆的。
像比爾·蓋茨這樣每個毛孔都熱力四射的人,這樣總給人以朝氣蓬勃、能力超凡印象的人,與那種膽小怕事、自卑怯懦的人,與那種總是表現得軟弱無能、缺乏勇氣與活力的人比較一下吧!他們的影響有多麼大的不同啊!世人都珍愛那種具有勝利者氣度的人,那種給人以必勝信心的人和那種總是在期待成功的人。
麵對滾雪球一樣滾大的中國富豪群體,我們不能隻是羨慕,隻是眼紅,隻是嫉妒,而應該深思:為什麼他們能夠富起來,而我們卻還在貧困線上掙紮呢?像當年陳勝、吳廣所說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今天我們也不禁要提出類似的疑問“發財致富寧有種乎?”
大家都生活在同一時代,看見的和聽到的都是一樣的事物,機會也一樣地擺在人們麵前,為什麼我們在財富上卻截然不同呢?不是他們有特殊的本領,也不是他們有特殊的家庭背景,相反,他們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的。多的靠一兩千元起家,少的隻靠幾十元。許多人致富之前甚至比我們的條件更差,隻不過他們比我們先行了一步。過去有過去賺錢的機會,現在有現在賺錢的途徑。實際上,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我們未來賺錢的機會更多。對此,我們完全應該充滿自信。正如大陸首富、新希望集團總裁劉永好認為,隻要有勇氣投入到新的生存方式中去,就可以顯著地改善自己的收入狀況。
包玉剛一條破船闖大海,當年曾引起不少人的嘲弄。包玉剛並不在乎彆人的懷疑和嘲笑,他相信自己會成功。他抓住有利時機,正確決策,不斷髮展壯大自己的事業,終於成為雄踞“世界船王”寶座的名人钜富。他所創立的“環球航運集團”,在世界各地設有20多家分公司,曾擁有200多艘載重量超過2000萬噸的商船隊。他擁有的資產達50億美元,曾位居香港十大財團的第三位。
包玉剛不是航運家,他的父輩也冇有從事航運業的。中學畢業後,他當過學徒、夥計,後來又學做生意。30歲時曾任上海工商銀行的副經理、副行長,並小有名氣。31歲時包玉剛隨全家遷到香港,他靠父親僅有的一點資金,從事進口貿易,但生意毫無起色。他拒絕了父親要他投身房地產的要求,表明瞭欲從事航運的打算,因為航運競爭激烈,風險極大,親朋好友紛紛勸阻他,以為他發瘋了。
但是包玉剛卻信心十足,他看好航運業並非異想天開。他根據在從事進出口貿易時獲得的資訊,堅信海運將會有很大發展前途。經過一番認真分析,他認為香港背靠大陸、通航世界,是商業貿易的集散地,其優越的地理環境有利於從事航運業。37歲的包玉剛正式決心搞海運,他確信自己能在大海上開創一番事業。於是,他拋開了他所熟悉的銀行業、進口貿易,投身於他並不熟悉的航海業,當時人們對他的舉動紛紛譏笑諷刺。的確,對於窮得連一條舊船也買不起的外行,誰也不輕易把錢借給他,人們根本不相信他會成功。他四處借貸,但到處碰壁,儘管錢冇借到,但他經營航運的決心卻更加強了。後來,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他終於貸款買來一條20年航齡的燒煤舊船。從此,包玉剛就靠這條整修一新的破船,掛帆起錨,躋身於航運業了。
包玉剛的平地崛起,令世界上許多大公司家為之震驚:他靠一條破船起家,經過無數次驚濤駭浪,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終於建起了自己的王國,結束了洋人壟斷國際航運界的曆史。回顧一下他成功的道路,他在困難和挑戰麵前所表現出的堅定信念,對我們每個人都有有益的啟發。
在困難和挑戰麵前表現出好的心態,表現出堅定信念,是公司對支柱型員工的要求。如果你希望在公司中有所作為,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員工,那麼你準備好了好的心態嗎?
-